朋友,你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吗?有没有像书里的主人公—--小矮人哼哼那样,因为你所珍爱的东西丧失而感到沮丧呢?
沮丧到底是什么呢?是对前途的悲观失望或绝望,是对困境的无能为力,对一切努力是否有用的主观否定,以至于感到疲惫不堪,使生活和生命丧失了意义和价值,因而自卑、怯懦、不思进取,什么事也不想做,更没兴趣去做。但是,这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不是丧失了什么,反而是什么都得到了。可是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后,他们不能体会得到的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同样会陷入沮丧的陷阱中。
容易感到沮丧的是各种弱型性格,其中,尤以抑郁性性格为最突出,这种人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持灰色人生观,终日愁眉不展,认为花开还要落,不如不开;人聚还要散,不如不聚。他们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怎能不沮丧!那么,怎样从沮丧的情绪中尽快地逃离呢?
1.停止:学会给自己的沮丧喊“停”。
2.延迟:现在先不想,等到有时间再去想。
3.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某件具体的事情或物品上,例如外出、集邮、绘画。
4.反驳:用理论去与不合理的信念斗争。
5.知足常乐:与生活更痛苦的人比一比,看看快乐是否被自己忽视了。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收藏文章
- 评论
8人参与,8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有一个人因为总控制不了放屁,来到医院检查。在候诊室等了20分钟,终于轮到了他。“大夫,您给我好好看看,我总是控制不了放屁。”“放屁?”“是啊,我经常出入社交场所,这不,前天还见了市长先生,可我和他会面时还是忍不住放了五个屁,当然没发出声响。还有,昨天晚上我和大使一块儿吃饭时还放了四个闷屁,甚至刚才在候诊室里还放了六个无声的闷屁呐!您看怎么办哪?”“这么办吧,您先到耳科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