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京,黄金地段。
开鸡蛋灌饼摊的大妈和顾客吵了起来。突然,大妈冲口说出了一句话:
“我月入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此言一出,立马震惊全国:月入三万!就凭这一句话,就该给这个上了年纪还奋斗在摊位前线、志气冲天的大妈一万个赞!
但评论最多的,还是他们的羡慕与失落。不少人惊呼,煎饼大妈的收入太高了,这不正常。
其实,不仅是和煎饼大妈比收入,和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比工资,也是不少人习惯性的举动。他们困惑,为什么农民工的收入,可以远远高于白领。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困惑,实际上已经说明,自己缺乏了人生最重要的三种能力。而缺乏这三种能力,你可能就像井底之蛙,将永远呆在社会底层。
一、不抱怨的能力
如果觉得煎饼大妈和农民工的收入不应比自己高,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抱怨。
这些抱怨者没有看到,煎饼大妈虽然月收入很高,但这是长年累月,起早贪黑辛苦工作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职场里,总是不乏抱怨之人,这种人也最招人烦。
他们智商够用,能力也不弱,但就是无力对抗心中的抱怨。要不就抱怨幼年爹妈对自己不好,要不就抱怨老公不够体贴、老婆不够温柔、孩子不够乖、家庭不够富裕、朋友不够义气、老板不够厚道、陌生人不够善良……
之前有个同事就特别喜欢抱怨,最近又在朋友圈抱怨了三件事。
第一件:抱怨出生不公。
“越看《欢乐颂》越沮丧,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奋斗的极限,不过是安迪、曲筱绡人生的起点。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公平,人出生那天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第二件:抱怨阶层固化。
他北漂了7年,依然无房。上周转了一条有关房价的新闻,附上一条评论说:
“房价已经固化了阶级,抽干了我的活力,我觉得努力工作失去了意义。”
第三件:抱怨新人超过他。
“我在公司努力干了6年,到现在还是一普通职员。一美女来了才两年,就升到了主管,若说没有潜规则,打死我也不信。”
我们身边总遇到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还不是有个有钱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这次升职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儿子读了省实验,不知道送了多少钱。”
......
生活中最令人厌烦的,莫过于那些动不动就抱怨这抱怨那的人了。
有位妇女向星云大师指点迷津。她抱怨自己的一生充满不幸,先是父母如何虐待她,嫁人之后先生如何冷落她,现在孩子在外工作,也没有多少时间理她。想想别人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她就这么不走运。
星云大师先问她:你会带着自己的粪便到处走吗?
妇女皱着眉头说:大师,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星云大师点点头:痛苦的过往对你来说就像粪便,你为何还要将往事到处向人家宣说呢?
一有事情就要找人抱怨的人,一定是不幸的人。他们由于过度偏离了自我本质,心中无时不刻充满烦恼,活得苦,活得累,徒然抱怨这个世界悲冷无情。
但他们永远不愿意想清楚,每个人都是在接连不断的伤害中成长,伤害事件不会影响到你的未来。影响你未来的,是你对事件的看法,是你那走不出去的、无休无止抱怨的情绪!你自己不争气,再抱怨别人也没用。
这种人很容易让人失去交往的欲望,不管倾听的人素质有多高。
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情感的宣泄,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习惯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过度抱怨是种灾难,它会让你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永远呆在社会底层。
人生最好的滋味是在苦与乐中调出来的。所以不要一味去苛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不要一味去抱怨命运多舛、天意弄人。关键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善,这样才能让你脱离底层。
二、“辛苦工作”的能力
你不能接受煎饼大妈的月入三万,也就是不能接受辛苦的工作。缺乏“辛苦工作”的能力,你的社会上升通道,很可能就要被关闭。
之前在一家单位工作,就遇到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听有时候要上夜班,立马就拒绝了这份工作。而在此前,他已经拒绝了一家要八点半上班的公司,一家离家坐公交不到半个小时的公司。随后整整两年,他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至今仍在家啃老。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讲这样的话:
这事不是我干不好,而是我懒得去干。
等我有空了,我就好好学英语。
如果我有这样的平台,我也一定能够做到。
要不是因为我英语差,我也能上清华北大。
......
世上哪有这么多你想当然的事,说白了,过不好这一生你就是怕吃苦。
电影《闻香识女人》有一段很精彩的话: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都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我们就是不去做,因为太苦了。
但现实中,没有一种工作不辛苦,不拥有“辛苦工作”的能力,你将举步维艰。
古人就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清康熙帝有言:“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世上的人都喜好安逸而厌恶劳苦,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真正的劳苦,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求进取,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安逸,因此一碰上劳苦的事情就觉得不能忍受。
《易经》也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圣人是把劳苦看作是福分,把贪图安逸看作是导致灾祸的起因。
一个人只有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方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三、打破学历崇拜的能力
学历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
有些人,之所以对煎饼大妈的月入3万耿耿于怀,不过是因为,他们心里依旧有着强烈的学历崇拜,他们不能接受,也不甘接受低学历的人收入比自己高。
安徽卫视一档节目,《学霸是怎么炼成的》。一位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小何,参加了150多场招聘会,每一场招聘会都投递了100多份简历,却大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小何问一位大型企业的人事部经理。该经理爆出招聘简历潜规则:
“因为收到的简历多、时间紧,所以大企业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把985学生的简历和非985学生的简历分开放,招聘会结束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而把非985大学生的简历丢到桌子上,让做清洁的阿姨直接清理掉。”
此语一出,网络上就炸开了锅。
学历固然重要。都说学历就是“敲门砖”,但工作越久,你就会发现,比起学历,更不可或缺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星云大师就说过:“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陈寅恪的正规学历是吴凇复旦公学毕业,但没有学位。钱穆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沈从文最高学历也只是小学。人民画家齐白石甚至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们却都能成为名家大家,除了历史原因外,这与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直接关系。
白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有些学历非常低的人,他们坚持丰富专业和学习能力,往往能一鸣惊人。
辍学后他在建筑工地做过体力活,在路边摆过地摊,开过二手书店,倒卖过中草药。
后来,他想成为新东方英语老师,但你可知道,在新东方招聘要求中,明白无误写着: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专业者优先。
罗永浩却说:“我觉得在不严重依赖天分的领域里,我基本上做什么都能成。”
于是他上英语培训班、看了 400 部英文电影、租住在三面漏风的回迁楼里苦学英语。
29岁那年,成为北京新东方学校的 GRE 讲师。
在这个 GRE 培训领域里他从来都是公认的一哥,从来没有当过二哥。
后来,罗永浩的录音在互联网上传开,“老罗语录”就这样红了起来。
俞敏洪这样评价罗永浩:
“当年这个年轻人走进我的办公室,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
可没多久,人们就看到一条劲爆消息,那个拿着百万年薪的新东方“老罗”,辞职了。
2006年,罗永浩和好友创办了一个网站,网站一度日访问量达百万人次。
2008年,罗永浩开办了自己的教育培训公司,刚开始盈利,罗永浩又不想干了。“因为我由衷地不喜欢那个行业。”罗永浩说。
再后来,罗永浩拉上一帮朋友做起了手机,才有了现在的锤子手机。
起点的时候,学历固然很重要,那你在爬坡过程当中,能力才是第一位。
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在上央视《开讲了》节目时他说:
“我毕业后换过很多行业,做过很多岗位,但一直过得不快乐。”
经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思考后,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是——播音主持。
于是他开始针对性的学习、弥补、加强,终于,他进了湖南电视台,成了湖南经视的一名小剧务。
“天天就是搬椅子、买盒饭,没意思。”
有的剧务干着干着,就泄气懈怠了。
但汪涵不,“因为喜欢,所有事情,我都全力去做。”
有一天,台长到现场看节目,突然叫汪涵:“小伙子,你过来。”
汪涵就过去了。台长说:“把两手伸出来。”
汪涵一伸手,两手特别红。台长说:
“你们看,多么地投入,鼓掌鼓得多卖力。”
于是,汪涵就升级做了现场导演。
做了现场导演,每次暖场,汪涵都尽心尽力,观众乐得肚子疼。
有一次,台里要搞内部晚会。有人推荐:“不妨让汪涵试试主持人。”
台长就问灯光师:“你觉得汪涵可以吗?”
灯光师:“不错,他太能暖场了。”
从此,汪涵就走上了主持之路。
现代社会是个学习型的社会,知识每年在以至少10%的速度增长。你如果没有打破学历崇拜的能力,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可能碌碌无为。
其实,并非缺乏不抱怨,肯吃苦和打破学历崇拜三种能力,就能让你脱离社会底层,再比如缺乏自律,不懂得自省,没有进取心等等,都能让一个人陷入困境。让人摆脱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这个世界认知心态的转变。
人这一生,要知愚而进,知惑而行,知不足而后学。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是他们事事伟大,只是他们善于剔除不堪。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不是他们没有伟大的梦想,也不是他们缺少伟大的行动。
事实上,越是普通人,往往会爆发出人性的光华。但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华,正如岩石中的美玉。价值虽高,却掺杂了太多的沙石。
美玉掺杂了砂石,那就是砂石。
正如一桶美酒,掺杂进一羹匙污水,那就是一桶污水。
剔除砂石,你就是美玉。剔除污水,你就是美酒。
我们一定要明白,改善处境,只能靠自己。洞察人性,体察人心,要相信人性中的善,正视人性中的恶。选择美丽的,剔除污秽的。选择正确的,剔除错误的。选择优秀的,剔除不堪的。选择快乐的,剔除忧郁的。选择智慧的,剔除愚昧的。只有剔除多余的污秽,才能摆脱底层困境,才会看到更优质、更美丽的自己。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