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状态的好坏,决定你每天的愉悦值
同事小优恰如其名,是个工作提得起劲,做事麻利的能干女孩。作为一名90后初期的姑娘,她既有年轻人的活力和不错的知识基础,也恰到好处地拥有务实低调的做事格调。
认识一年多,作为合作多次的同事,从工作角度衡量,小优的确是个不错的同事。
但是,小优有个让我比较抓狂的特点,那就是当工作较为繁忙的时候,她的牢骚便与工作量同步增加,好几次,牢骚到一定程度,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堪比抓狂:一边埋头继续忙活一份又一份的材料,还要时不时打电话通知,同时,嘴上不时爆出牢骚话语,最重要的是她的表情里都大写着“不悦”二字,眉头紧皱,我能感觉到她的心情和整个身体状态都被画上了深深的皱褶,让人感觉到苍老而无力。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往往能产生磁场,对周围的人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排除那种实在淡定自若的高人以外),甚至影响周围人的情绪与精神状态,而我自然是排除高人之外的普通一员。
因为前段时间岗位调动,尚在适应新环境的我,原本内心就时不时纠结一番,所以当听到小优的满腹牢骚,感受到她扑面而来的抓狂状态所引发的磁场袭击时,内心一群草泥马就那样奔腾而过,留下呼啸后的尘土和满面伤容。
是的,或许是我原本心情就不佳,也或许是小优点燃了我的郁闷导火索,导致那一整天,我的工作状态一直处在烦躁之中。
尽管,我们并没有因为烦躁而停止手头工作,也依然接受一个又一个任务,并确保在截止日期前顺利完成工作。
但是每当一项任务完成后,我明显感觉到没有了以前那种释然的成就感,顶多只能说是卸下包袱松口气而已。并且只要一想到明天还有其他工作要忙活时,情绪炸弹又跃跃欲试,分分钟即可爆炸的状态持续着,内心的愉悦感完全被磨损殆尽。
当精神状态不在良好范畴,即使你依旧努力不停歇地在前进,哪怕是加速直追目的地,达到目标的时候,也分毫感觉不到成就感,更不用谈什么愉悦值了,更多的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机械而无情的任务感,让人加倍情绪低落,从而进行恶性循环。
2、不良的精神状态产生的恶性影响,实属不小
当不良的精神状态持续演变,继而产生更加可怕的扩展效应,当我带着这种颓废状态下班回家,便影响到了我的生活。
当家人和我说着他们的想法,或是征求我的意见时,仍旧处在不良状态里的我,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用我爱人的原话来说,那就是一脸大写的“敷衍”。
那样的我是看不到美好,想不出赞美的,貌似没有停过的手脚,依然做着之前每天忙活的事情,比如整理衣物、打扫卫生、聊天等,但是完全不走心,甚至是带着心不甘情不愿的让他人看起来不舒服的神情。
当孩子欢快地跑过来,想要和我一起玩玩具,我蹲下身,搭着他的肩膀说:“宝宝乖,妈妈很累,没心情玩,你自己玩可以吗?”他疑惑着望着我的眼睛,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
从工作到生活,因为不良的精神状态,让我完全陷入一种萎靡不振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一段经典话语,这样描述:铁打到基本程度或经过反复地冲压也会变形,它那难以穿透的分子被人纯化变成均质之后就分解了。铁不经熔化,就失去了原来的强度。
马蹄匠、铁匠以及一切与这种金属打交道的人,对这种现象起了一个术语,叫做:“铁浸渍了!”他们使用了加工大麻的专用语,因为大麻是用浸渍来分解的。那么,人类的灵魂,或者说躯体、心脏和精神三位一体的力量,也会由于是反复地打击处在一种与铁相似的状态。这时,有些人便会像大麻和铁那样浸渍。
不良精神状态里的人,就犹如“铁浸渍了”一样,身体里的愉悦分子和正能量源泉被不良情绪浸渍到隐形不见,或是犹如中了“化骨散”一般,浑身无劲。
纵然一身本事在手,即使加倍付出,当状态没有跟上行为的脚步,那么,再多的付出便会变得毫无意义,更谈不上打心底里享受愉悦了。
3、调整状态,关键在于自身的醒悟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信奉生活半对半的理论,一半比常态更美好,另一半则会更糟糕。我觉得,生活就像钟摆一样来回晃动,我们需要时间和阅历才能懂得生活的常态,也正是这样,我懂得了如何处变不惊地面对未来的一切。
这是摘自艾柯所著的《生活是一种态度》里的一段经典,也是我个人比较认同的观点,只是当同事的抓狂状态引发我内心的不良情绪后,理智被魅惑,颓废占据了心头,完全忘记了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是人生的正常遭遇,我们需要的是持以“懂得”的情怀去处理和调整,而不是满腹牢骚。
夜深人静,望着为数不多的寂寥星辰,那些读过的好书片段,那些励志而有理的人生故事与心得,犹如电影般一部接着一部在脑海里上演。
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怎么去选择。
同理,生活一直在继续,即使你每天忙忙碌碌不停歇,貌似仍在前进,但是精神状态与行为没有完美匹配起来,那么,做得再多,都是行尸走肉,甚至引发心理抑郁。
这也就是当我看到“你做事的精神状态常常与做事的行为同样重要”这句话时,身体之所以感觉到被击中要害般产生震撼的原因所在。
我的状态落在了行为之后,行为即使急速前行,而我的精神却停留在起点,固然,背影远去,徒留空悲伤。
回想这一周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开始毛骨悚然,也开始扪心自问,真的愿意让沮丧取代愉悦,抱着空影前行?
答案,当然是“NO”。
任何沮丧和纠结,只有从始作俑者的自身开解,才能真正引领出醒悟的苗头,并且需要自己精心灌溉,助推成长,让心释怀,让精神振奋,去追上行为的脚步,齐头并进,甚至超越行为,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4、走出不良状态,其实并不难
人的思想意识所蕴含的力量是比较强悍的,一旦将思想集中起来,那么想要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精神状态其实并非什么难事。
接下来的一周,在自我的默默鼓励后,我决定恢复正常,所做的其实并不多,但却收获不错的成效。
(1)明确微笑的力量不容忽视
塞缪尔说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新的早晨,作为今后生命里最年轻一天的开始,我们必须懂得它存在的价值。
当正视到它将不可能复始的实质,怀抱感恩与珍惜之情对它微笑,我们会感受到生命也会回赠于我更大的回报。
我微笑看着爱人和孩子,他们能感受到,同样投射过来的微笑和拥抱,让我更有力量去挑战每天的困惑。
哪怕你独处一身,至少你还有镜子,对着镜子微笑吧,内心的小人看得到你的勇气,会赐予你更多的力量。
都说会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而我想说,即使微笑并不一定会带来好运,但是却真的会带来愉悦。
因为当我微笑着对待同事和领导,微笑着忙活手头的工作时,我发现其实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或许微笑同样会产生磁场,让周围的人温暖,办事棘手时,我发现周围的同事更加愿意伸出援手,从而让我获得了更大的力量。
牢骚让人想要远离,那么微笑便是将人吸引。
(2)改变不了他人则顺其自然
因为同事小优的工作不良状态是我陷入困惑状态的导火索,她的状态较我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当我想要爬出不良状态的时候,我便也想到了她,我对她说:“既然目前无法改变这种工作模式,也不可能一时半会调离你所不乐意的岗位,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并用你的能力逐渐改变它,致使它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前进,所有的抱怨和不瞒,就暂且放在心里吧。”
智者,将嘴放在心里,而不是将心挂在嘴边。这是我当下的心境,也是我想对小优说的肺腑之言。
可是或许是因为年轻,小优并没有如我所愿,走出牢骚满腹的状态,她说:“默姐,我自知内心的不满比你多,一时半会不容易走出,只能尽量了。”说着,依旧一脸郁闷地低头做事,烦躁的神情依旧展现在脸上,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开了。
人各有志,也各有各的烦恼,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所以,每一种人生感悟也需要随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磨练,才能最终变成自己所真正掌握的思想。
小优还年轻,在我看来,她还有很多美好的前景,也需要在前行的路上慢慢磨合心志,找到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良好状态。
但目前,我不能强求,只是顺其自然。
当周围的一切并没有如你所愿,甚至反而可能影响你保持良好状态的时候,你最需要做的是保持自我,提醒自己不能被不良状态所牵引,更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更好的境界,产生更大更好的磁场,去削减“负能量”磁场效应,于人于己,皆有益处。
(3)期盼要根据自身实际来衡量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说,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可是要是他不懂得这种追逐的意义所在,这种毁灭性的结果所造成的平衡为什么有其必要时,他就会重回到孩提时代那样糊涂而又愚笨的状态。所以越是知道得多,越是想得多,也就越是糊涂。
很多时候,造成我们处在不良精神状态里的原因恰恰也是知道的太多,想的太多,亦或是奢求的太多。
追逐美好理想无可厚非,奢求更好生活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期盼和愿望再高大上,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马云说,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可是,梦想在高于现实的基础上,不能过度超越现实,否则欲速则不达。
很多时候,我们在拥抱梦想的同时,也需要务实生活,静下心来细想自己的计划或者想法是否可行,是否脱离了生活的轨道。
如果是的,请回到现实的可行轨道,或者把理想和计划分小段依次实行,不至于当你的现实情况明明还处在一阶段,可你的失落感已经在与四阶段相比较,忽略了其中的二、三阶段,势必带来加倍的失望和抱怨,致使精神状态持续不佳。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在你还没学会走的时候,虽然可以想着走和跑,但先别急着去飞翔,更不必因为没有飞翔成功而伤感、失望、抱怨,明确学好“走”才是眼前的重点。
(4)适当的喘息和放松至关重要
人的身体,从某种含义上来说,也是一台机器,即使你拥有相当高端的配置,储存了最先进的知识,可是就如最高质量的弹簧被无限、持续、长久拉伸后,回弹后的状态必然不是最初的样子。
当我们的精神状态跟不上行为的脚步时,也应该试着适当的喘息和放松。适度的休息,从长远意义来说,并不会影响总体进度,反而会增加能量值。
因为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精神状态的优劣与行为同等重要,就如“木桶理论”阐述的一样,当长短不一的木板组装成一只木桶后,决定它装水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当精神状态变成那块短板时,要的不是无限延伸行为的长板,而是修整状态的短板,那样才会增强个人关于“效率”“愉悦值”“成就感”等等容量。
实在不在状态时,喝口茶、听首歌、看场电影、吃点甜品(听说适当吃甜品能使人心情愉悦,至少口中的味道是甜蜜的)都可行。
而且,当我们偶尔松懈下心情,放眼眺望时,会发现很多人在努力地活着,这种所见所闻亦能使人振奋。
街边卖烤红薯的阿姨,顶着太阳每天出摊;汗如雨下的交警,一丝不苟地指挥着;校门口的老师带领着小朋友过马路,可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等着她去接;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忙忙碌碌发着宣传单,告知行人要文明出行,守护文明城市。
太多的人在忙碌,或是为了远方的理想,或是苟且于生活,但都在努力活着,而我们又怎能为了手头的一些麻烦而心生怨恨与悲凉。
眼光远了,心也就宽了,那么良好的精神状态也随之而来。
5、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为同等行为增值,为人生升华
马斯洛坦言,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这句话进一步阐明了最初的心态与最后的人生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所在。
人生在世,实在有太多繁杂和纠结。但是许多困惑,我们无法骤然间消除,许多遭遇,也不是我们的主观能够改变。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想法,而后根据自己的能力,逐步开展行动,循序渐进地实现梦想。
最关键的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让状态配上行为,为行为润色,为梦想增值。
王潇说,“世界上只有20%的人会时时反省,修行,自我鞭策;还有80%的人则混混噩噩,得过且过,周而复始。”
改变一种习惯,你将改变一种心态;改变一种心态,你将改变一种行为,改变一种行为,你将改变一种性格;改变一种性格,你将改变一种命运。
其实,命运就在你自己的手中,是好是坏,就从你习惯的精神状态开始斟酌和改变。
明日的天空,会因为你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分外晴朗。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