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中有这样一对姐妹:她们很小的时候随母亲再嫁,进入一个新家庭,有了继父。继父忠厚老实,倒是个本分人,只是他有些重男轻女思想。不过因为很爱妻子,尽管对妻子带来的两个女儿不是很上心,他仍尽心去做父亲的角色。比如他从不会主动问女儿有没有吃饱穿暖,但如果妻子不在家,他也会给孩子们做顿饭;他从不会主动关心女儿学习成绩如何、作业做完没有,但如果遇上下雨天,妻子打电话来,他也会骑着单车去学校接两个女儿回家……
很多年以后,两个女儿已长大、嫁人,这位父亲已经去世。有一天,两个女儿回娘家,在母亲跟前回忆起继父。小女儿很感恩地提到当年继父如何照顾她们两姐妹,还记得继父有一次炒的蛋炒饭如何美味;大女儿却不以为然地说:“父亲眼里哪有我们这两个女儿,他只恨母亲没能为他再生个儿子。我记得如果我不跟他要饭吃,他从不会问我们饿不饿。”那位母亲本来一直没做声,这时却突然冒出一句:“你记得什么,你这辈子就有什么。”
那位小女儿跟我说起这事时,不胜感慨地说“从没想到母亲这么睿智”。我想或许这与“睿智”无关,而是我们常说的“过来人的阅历”吧。
现在习惯翻看微信的“朋友圈”,我觉得每个人在“发现”什么、“记录”什么,那便是我们的“阅历”,便是在标记着我们的人生里一直在乎着什么。比如有人是地道的“吃货”,每天吃过什么都会如头等大事般地去记录、公布,在这种积累下,这人便成了朋友圈中的“美食家”,朋友们想吃什么自然而然地都会去问一问她;有人是标准的“旅行家”,微信中,他发的每一张照片、每段文字都来源于他的旅行,当然他并没有天天在旅途中,但他似乎一直在全世界各地游走,他的爱情、成长,每一段领悟都来自于某天行程中的“偶遇”;有人就是个哲学家,生活中肯定有困苦、磨难,但他一直如黑格尔一般在自我辩论,似乎在用“心灵鸡汤”鼓励自己更“向阳”;但也有人很“腹黑”地每天诉说着别人的刻薄、社会的不公……看一个人的微信,绝对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我当然不是说他们的人生中就没有其他,但显然他们在面对人生时,都在努力地做出选择:将自认为重要的记住,其他的,能忘就忘掉吧。
我还是欣赏那位“小女儿”,她记住了善良,也享用了善良。或者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天晴还是下雨,却可以选择阴天出门要不要带伞。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