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英语课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英国思想家罗素的这个哲学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他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这三种激情就是一个人活着的原因吗?得到了爱情和知识又能如何,对世间苦难有怜悯的情怀又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吗?
在我身边,每天都是那么多的人,他们活得怎么样呢?他们的人生信仰是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是丰富多彩,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越发苍白,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我突然觉得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每个人看似都在匆忙地劳碌着生活,可是我们为什么而劳碌呢?每个人在百年之后都将不复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存在?于是我又回到了这个问题里,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如果说爱情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可是爱情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甜蜜的感觉,那么爱情为什么伤害了那么多的人?譬如爱情是甜蜜的,那么我们经营让自己劳累的爱情又有什么意义?如果说知识是我们活着的理由,那么没有知识的人不也照样活了一辈子吗?至于悲悯的情怀就更是扯淡,自己尚且搞不明白为什么而活着,如何去关注他人的生活。自己都没有了信仰,如何去告诉别人:哥们,你要好好活着?可是最怕的是他反问你一句,可是为什么呢?
长得越大,这个问题反而越来越让我迷惑了。我越是渐渐了解现在的社会,就越发对人的信仰不抱有多大的信心。如果我们这一辈子,活着就是为了金钱和名利,将是多么可悲。因为怎样的人生都能过一辈子,比如富人冠冕堂皇是一辈子,收废品的人匆匆忙忙地也是过一辈子。当他们都去世之后,他们并没有任何不同,因为谁都不能带走什么俗世的金钱名利和地位。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非常类似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金钱社会,一切的成果都是靠金钱来衡量。个人的努力是否能够弥补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距,这一点我们都不能够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如此功利化,交往的目的只在于对方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熟人很多,可是值得信任的人却是那样罕见。我们宁愿和一个陌生的网友聊自己的心情,也找不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去倾诉一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正像退潮的海水一般,不知道后退了多少。每个人似乎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私自利为半径来构建自己的交际圈。这是一个拜金主义的社会,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是可怕的,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如此的惨象,让我们怎么去寻找活着的信仰。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