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一种人生境界。树有千姿,花有百态,光有七色,乐有八音。社会生活,异彩纷呈。包容,就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莫将自己心田昧,休把他人过失扬。”包容,就是心存容人之量,常为他人着想。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才能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有位智者同一友去旅游,经过山谷,智者失足滑落,幸友人相救才得以生还。于是,智者就在附近的石头上刻写:某年某月某日某友救我一命!事毕,二人继续前行,但却因一小事而争吵,朋友就打了智者一巴掌。而智者就跑到有沙滩的地方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某友打了我一巴掌!事后有人问智者,为什么要将救你事情要刻写在石头上,而打你的事情要写在沙滩上呢?智者回答:我永远感激我的朋友救我一命,他打我的事情,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消失,从而忘得一干二净。
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谈论他人的是非,只会蒙蔽自己的心性,妨碍解脱之道。在谈论是非之时,内心呈现的是纷扰的情况、不安的状态。而且,“说人者,人恒说之”。若是不知道谨言慎行,可以预见,这个人将会很难挣脱是非的困扰。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悄悄地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于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向怨恨的人行布施,而不说怨恨的人的坏话,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这种“不念旧恶,不怨恶人”的行为,唯有菩萨的“等念怨亲”的观念才能做到。然而,有许多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那就无法正确地对待他人,更谈不上尊重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缺乏包容心的人来说,他们总是喜欢盯着他人的隐私和缺点不放,并大做文章,开口就会讲出伤人的话;而包容心强的人则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夸奖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他们能够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1)不涉及对方的错处
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自己就会感到难堪或者恼怒。因此,包容者在交际中,一般都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2)不张扬对方的失误
在社会交往中谁都可能会出点儿小失误,比如念错了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对方的姓名或职务,礼节有些失当等。当包容心强的人发现对方出现这类情况时,只要是无关大局,就不会对此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使本来已被忽视了的小过失,一下变得显眼起来。更不会抱着讥讽的态度,以为“这回可抓住他人的笑柄了”,来个小题大做,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对方难堪,伤害他的自尊心,使他对自己产生反感或报复,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社交形象。
(3)不让对方败得太惨
在社交中,常会进行一些带有比赛性、竞争性的文化活动,比如棋类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尽管这只是一些文娱活动,但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胜利者。有包容心的社交者,在自己绝对能够取胜的情况下,往往不会使对方失败得很惨且显得狼狈不堪,反倒是有意让对方小胜几局,既不妨碍自己总体上的获胜,又不使对方太失面子。否则,计较起来,会给双方的情绪造成不愉快。
社会,就是不同物质和个体的和谐共存体,具体说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就需要将共性和个性分清,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又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且要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