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人生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人生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时间:2015-01-25 23:58:29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罗文博  点击数:8164    

谦逊之心,词典义就是:不自大或不虚夸;谦虚,不高傲,认为自己所做的或者所达到的水平与别人比着还是很一般的。有追求,低调,希望不断的进步,也不爱出风头。谦逊之心是做人的美德,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哲人对此十分崇尚。谦逊之心自古以来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人生如果心怀一颗谦逊之心,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欣赏,但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这颗谦逊之心的帮助下不断成长,进步,自我完善,令你获益匪浅。

老子的《道德经》第九章这样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就是说,自满过份,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势难保持长久。修颗柔软的心,得谦逊的胸怀。

《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谦虚意指谦恭,不自满,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而谨慎则是细致严谨,小心慎重。古来成功之士大多常怀谦虚谨慎之心,远有不耻下问的孔子,三顾茅庐的刘备;近有韬光养晦的曾国藩,鞠躬尽瘁的周恩来。在讲究内敛含蓄的东方文化里,谦虚谨慎既是一种美德和修养,也是从政为官的必备之德。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那么,做人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谦逊之心是一种涵养。谦逊自古以来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心怀一颗谦逊之心,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欣赏,但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这颗谦逊之心的帮助下不断成长,进步,自我完善,令你获益匪浅。谦逊的人,不但能给人留下亲切、随和、易于接近与交往的良好印象,直接有利于人际活动的顺利开展。谦逊的人,总是表现的随和、礼貌。他的语气的把握上显得温和,面带微笑自信而不傲慢。给人的印象则是谈吐不凡,举止大方,即使他没说一句话,别人也会这般认为。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谦逊之心是一种风度。谦逊,谦出修养,逊出性格。谦逊可以使人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自己的缺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把这种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意识里,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谦逊,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谦逊使我们有修养、有气质、有学问、有魅力,有自尊、有魄力、有胆略、有成就。谦虚也能消除人世间的猜疑嫉妒和憎恨,是人间变得更加美好。现在的社会中有的人过于骄傲一点也不谦虚这样他们便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是舍得自己批评自己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即使偶尔有之,也不会很彻底。于是有人说出自己的不足,就显得尤为可贵。

谦逊之心是一种情操。谦逊是一种灵魂的觉悟,使人淡泊;谦逊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使人敬畏;谦逊是一种心灵的信仰,使人美好。让不仅是一个人的一种美德;一种胸怀;一种豁达;一种无私的体现,而且更是一种境界。做人的境界之高低,常常会体现在你处理人际关系的不同方式、方法上。有的人善于化解矛盾,境界。有的人则往往会激化矛盾。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误会或争论,这很正常,关键是当事双方都应该学会克制自己,保持谦和、礼让。你谦让了对方,并非表明你不行或无理,而是一种气度!一种情操!从而折射出你做人的高尚境界。

谦逊之心是一种修炼。做人做事谦逊低调、不刻意显示自己,这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人格魅力。一个谦让的人,善于克己自律,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能够委屈自身,成全他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也是君子之道。谦让的行为,体现了克己利人的精神,如果人人都懂得谦让,做到谦让,无疑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们之所以会忘记谦逊,是因为他们不善于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面对别人的夸奖,不管是真心地称赞,还是善意的谎言,他们都会飘飘然,不做理性分析。真正的态度应该是:无论人家怎样夸奖你,你都要明白,你还远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你要懂得,人们称赞你,多半是要求你这样进行自我教育: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再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教育,那就是一种自高自大的表现。

谦逊之心是一种美育。“谦让也是一种美德。”它能扩宽人的视野,拓宽人生之路。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做人要懂得谦逊: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而决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谦逊是生活理想形成过程中的要素。一个人正确看待自己,冷静地估计自己能做些什么,在对未来提出主张和计划的时候,你越是谦逊,为克服苦难和达到似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时,你身上表现出来的毅力就越大。对于知识而言,凡是能够谦逊地估计自己能力的人,在掌握知识时都会获得很大的成就。

谦逊之心是一种清醒。古人云:“若争小可,便失大道。”是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假如在小利上争斗不休,就会失去大利,甚至有损道德。春秋时子路就指出:“见小利而大事不成。”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谦虚礼让、恪守达到情操、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典范。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方向,最后跌入贪欲的深渊。谦虚的深刻内涵在于自我提醒,但谦虚的态度在于内心而不在外表,真正的谦虚不是那种装傻行为,也不是那种故意外在示弱的虚假表现。

那么,做人应该保持一颗谦逊之心怎样去践行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做谦逊之心的人,应该耍有正确的认识。谦逊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外现。真正做到谦逊需要一定的知识修养,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些人看起来很谦逊,其实不是谦逊,而往往是虚伪的变种。一个不懂得谦逊的人,最易令人不容,不被周围所接受,不被他人所亲近,无法被认同,给人成见颇多。常怀一颗谦逊之心,才能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让自己真正脚踏实地干,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为不断突破自身极限提供先决条件。

做谦逊之心的人,应该要有平和的心态。只有虚心地、热情地学习一切先进的经验,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和别人友好地相处。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摩擦都是人性格偏激、狂妄引起的。如果抱有谦虚、谨慎之心,宽容的看待他人和自己,人际关系会变得和谐很多。有平和的心态的人,在别人说错时,不要急于体现自己的智慧,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只会被别人永远仇视。即使要提醒,也尽可能的委婉一些,给人一个台阶下,别人心底也会感激,否则就会四处树敌。

做谦逊之心的人,应该要有理智的态度。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人在征途上就能时刻前进。而有着骄傲、傲气或傲慢之类情绪的人,往往会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不去探索,很难有进步。自然界的万物是处在变化中的,必将有东西被淘汰有新的东西诞生。因此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学习对适应变化、前进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不讨厌人家就是真正的谦虚,尽可能满足人家的提问,必须自己是好学的人,才能做到。

做谦逊之心的人,应该要有厚实的内功。做人谦逊内敛不张扬,需要有厚实的内功做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为人谦逊内敛不张扬,也不是消沉、保守。而不张扬本身,是很有自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

做谦逊之心的人,应该要有谦逊的为人。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更能避免小人嫉妒。以谦逊的姿态出现,是对他人的尊重,凡是被人尊敬的人无一不是谦逊的人。做具有谦逊的人,往往做人做事从不张扬,既要开阔视野,博大胸怀,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又有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像古人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