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谦和是人生沉默的威信


谦和是人生沉默的威信

时间:2015-01-25 23:20:24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罗文博  点击数:226    

古人常以谦谦君子,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气度,谦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而言,谦和意味着修养,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支持。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如果谦虚一点,他就会“日三省吾身”。懂得谦和,是立身处世的一笔财富。要做到谦和,并不需要惊人的异举,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是谦和的最好诠释。

谦和,是一种人格之美,永远散发着馥郁之香。为人谦和,人必亲之;盛气凌人,大摆架子,人必远之。这就是姜子牙断言鲁国将来必将臣服于齐国的原因。其实不仅在为人处世方面的道理,傲慢只会将自己孤立起来。反之,尊重别人,谦逊温和,人们自然喜欢亲近你。

我认为:谦和的人,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谦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谦和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摩擦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对方;谦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

由此可见,谦和是无形的力量。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谦和的背后,蕴涵的是做人的真诚,展示的是人格魅力,放射的是人性的光泽。谦和是人脉的资源,给人以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谦和是人生自信,道德的自觉,人格的自尊,能力的自发,胸襟的自大,眼界的自高。

那么,人生怀有一颗谦和之心的人怎样去践行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格上应该要诚实。人,是活给自己看的。谦和是在追求最高尚的人生感觉。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人往往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诚实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诚实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所以,谦和是无形的力量。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谦和的背后,蕴涵的是做人的真诚,展示的是人格魅力,放射的是人性的光泽。做人要真诚、谦和,善待别人,温暖自己。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最后靠山就是真诚。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社会中人,时时处处都要与人谋面,跟人交往,和衷共事,谦和地笑对自己和笑对别人,便会把春天留住。谦和对己,是修养的花朵,谦和待人,是涵养的金果,对己待人,同时做到了谦和,举目展眉时,笑脸回首间,可以忘却刚刚发生的口角,泯掉陈年的怨怼,化严冰为春水,流通心扉与心扉的隔扇。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际上应该要尊敬。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差异何止千千万,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从客观的角度用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对方,并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参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态优雅举止从容,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审视旁人。所以会为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发出的高贵又平和的气息实在是让人向往予人吸引。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尊重别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每个人不尽相同的千千万万,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客观的角度、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对方,并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尊重别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尊重方法就是谦和。有真才实学的人,谦以待人,和以处事,时刻保持谦和之心。若想别人尊敬你,首先就要学会尊敬别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为人处世,要言而有信。需要长久的努力,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只要自己有信心,恒心,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由此可见,谦和,是伟人广阔的胸怀,是诗人浪漫的情怀,是成功者胜利的感怀。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品上应该要谦虚。谦虚,并不是不接受别人的夸奖,而是在面对荣誉的时候,不要骄傲自大,要自豪的面对。而且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有礼貌,要学会与别人和睦相处。要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是优胜劣汰的,倘若你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你遇到困难时,将会不知所措。一个人,活在世上,无非就是为了生存,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懂得为人处世的技巧,而谦虚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谦虚属于做人的高调,谦虚意味着沉下心来接受外部事物对自己的影响,谦虚就意味着对别人尊重,当你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尊重你的,此时会获得信心,从而自强。在人际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情上应该要宽容。宽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要做到心理相容,应注意增加交往频率;寻找共同点;谦虚和宽容。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只要干事业、团结有力,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宽厚则大众拥护:世间至宽至厚者,无如大地。因大地之宽,所以能涵容五道众生共居一处;因大地之厚,所以万物皆赖以生长。如果你待人处事宽厚,对人讲求道义,大家从你身上感受到了安心与欢喜,自然心甘情愿的来拥护你。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性上应该要低调。在心态上低调。要保持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当取得成绩时,要与人分享;受到重用时,要更加积极工作;受到冷遇时,不要怨天尤人。要淡泊名利,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在行为上要低调。“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要让自己始终处于冷静的状态,在“低调”的心态支配下,兢兢业业,才能做成大事业。在言辞上要低调。对别人的赞许,不能得意忘形,应谦和有礼、虚心,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别人说话时不可伤害他人自尊,要有分寸,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怀有谦和之心的人,在人际上应该要和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和为贵”,讲究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也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学人之长,容人之短,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不求全责备,不苛求他人,不用自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不求他人处处效仿自己,自觉尊重不同的意见和习俗,这是宽容待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团结友善的重要基础,更是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