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平常人,平日里工作忙忙碌碌,偶有点闲暇还要被柴米油盐的家庭琐事所累,哪来的时间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古代的传统文化当代人了解已经很少了。我们所接触的传统只不过是现在能看得见诸如过年贴年画之类的与生活有关的传统文化了,至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也只不过是听听名词而已,对其中的深意除了那些专家、学者们好像没人去追究。其实即使想了解也没那个时间,终归不是生活所必需。再说真的翻一翻古文,当今的人也没有文言文的功底,看到那些“之乎者也”也是头昏脑胀。
要了解古代文化,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这是不懂得文言文的人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捷径。但这些研究成果也许带着研究者的成见和感情色彩,也不免有所偏差。不管怎样,总比一点都不懂要好些。中国古代留下了好多好东西,如果不学习、不了解岂不可惜?抱着这样的想法,有时也翻一翻有关这方面的书,感慨良多。在《三松堂小品》一书中,有一篇关于“庄子的寓言与人生智慧”的文章,文章说,道家出于隐士。在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变时期,奴隶主阶级里的没落分子以及不愿意与地主阶级合作的人,把自己隐蔽起来,被称为“隐士”。他们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免受地主阶级的迫害。他们保存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装疯卖傻,装无用之物。
这里作者是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庄周的哲学思想的。按这种观点来分析,庄周这样的古代思想家其实就是胆小鬼。这些胆小怕事的人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当然,在马克思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国度里,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是很伟大的了,庄周的人生哲学可不是马克思主义。文中说,《庄子》讲了些“无用之物”的故事。《山木》篇有一个故事:庄周带着他的学生在山里走路,看见一棵很高大的树,一个木匠坐在树的旁边,并不采伐。庄周问他为什么不采伐。木匠说:“这棵树虽然高大,但不成材,没有用处。”庄周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住,这棵树因为无用,才保存了它的寿命。”晚上,庄周住在他的朋友家里。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庄周带弟子上路,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无用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无用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材与不成材之间。”就是说,即不表现太有用,也不表现太无用。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