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
一个人进入了淡定的境界,他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对他人计谋的警惕、对名声大小的关注,都会变得很轻了。这种淡然、安定,似乎是一种闲散,闲散中有着无需和他人攀比的自傲;似乎是一种自然,天人合一,物我无别。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是血气方刚,不知道天高地厚,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中年后发现必须脚踏实地做点儿事情。如果没有成就,老的时候会后悔。而进入老年的时候,忽然感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定数,人生其实只是一个过程,每个人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宁静而致远”也罢,“难得糊涂”也罢,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内心其实已经是一种淡定。
所谓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 :“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 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时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那么,对于滚滚红尘中的人,学会舍弃、学会忍让、学会淡定,对于安定自己的心、安定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都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懂得,世间之事其实都是有舍有得的。舍和得都是一种选择。以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无限的知识、无限的事业、无限的物质,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舍弃,必然陷入贪婪,而贪婪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舍弃,是智者的选择,是自由的空间,是更高层次上的拥有。挣脱物役的枷锁,放飞自由的精神,这是靠权力和金钱能获得的境界吗?
退和让,更是典型的人类精神。一味拼,一味争,这是连动物都做得到的。在一定条件下,学会退一步、让一下,这才是人特别是胸怀宽广的人应有之举。没有退,就没有进;没有让,就没有和。市场经济强调竞争,这不假,但如不加以限制,单纯地强调竞争,强者之间争得头破血流,对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人性关怀,那世界将混同于动物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市场经济,越是不能不讲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功德无量,这对谁都是需要的;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恶斗,人们很容易看懂、记牢;而对于“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结局,人们往往看不大懂、记不太牢。正因为如此,今天常见的是“我不和也不让你和”的“麻坛”战法,而“只要我有干的,就不让你喝稀的”已成为“感动中国”的少有声音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拥有淡定的性情,那么人生必定释怀许多。淡定,不代表就是平淡,从某种意义上看,会是一种享受。进一步时山穷水尽,何妨退一步,把自己置身于执著以外,享受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不为物质生活所累。
淡定了生活,就不会那么躁动了,凡事都能心平气和了。事儿在心平气和中进行了,还能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淡定的人,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依然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淡定的人,不需再为金钱而疲于奔命;淡定的人,可以在自己劳累的时候劝解自己,停下来歇一会儿;淡定的人,在失利的时候,便可做到平心静气。面对这样淡定的人生,有谁会怀疑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幸福呢?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