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读者留言问我:什么样的女人可以称作“会过日子”?十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从来不烫染护理头发,不精细护理指甲,从来不自己花钱在外面吃一次饭,家里从没买过花,买的东西全是实在又划算的,不乱花一分钱……算不算很会过日子?
我说不算,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会省钱。
大概是因为几千年来我们的物质太匮乏,人们必须省吃俭用,不浪费一粒粮食一分钱,才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所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总认为,只有精打细算才算会过日子,而形容一个女人节俭,通常会说她“会过”。
节俭=会过日子。
这个等式在过去可能是成立的。但是如今,大部分国人已经摆脱物质上的困窘,吃饱穿暖基本都不成问题,我们实在不该再把节省作为生活的准则,作为衡量女人会不会过日子的唯一标准。
一个女人,不买新衣服,不做头发,不用化妆品,不舍得吃好的,不舍得花钱看病,忽略自己的形象和健康,灰头土脸咬牙切齿地攒着钱,这样的节俭得不偿失,不算会过日子。
而不舍得出去吃饭,不舍得买花看电影,不舍得一家人去旅游,不舍得带孩子去一次游乐场,不舍得在非基本需求方面花一分钱
这叫不懂生活,不叫会过日子。
还有,路遇矿泉水瓶必须捡回家,买菜只买很便宜但烂掉了一半的,明明很忙却还为了省两块钱去超市排队一小时买鸡蛋。
这是穷怕了钻钱眼儿里了,跟会过日子挨不着边。
勤俭节约是美德,穷奢极欲是恶习,这无需讨论,但这也绝不意味着花钱就可耻,省钱就光荣。在经济条件尚好、赚钱能力也不差的情况下,一味地为了省钱而节衣缩食,降低生活质量,把本来可以宽松从容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苦苦哈哈,这难道不是对自己和家人生命的浪费吗?
真正的会过日子,是把穷日子过富。而这个富,应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要充裕,精神上也得丰盛才行。
根据自家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把生活打理得有品质、有情调、有意思,才是真的会过日子。
我们家楼前有块小空地,有年春天,一楼的邻居姐姐领着两个不到十岁的女儿把那地开出来,种上了菜,隔三差五带着孩子们去浇水、除草、捉虫。此举起初赢得楼里几位老太太的一致好评,赞美之词当然就是“会过日子”。
但是没多久,老太太们听说她光买菜籽就和肥料就花了二三百块,还一直用家里的自来水浇地,口风就变了。到菜成时,这块地已经成了笑话,“一共就结了仨茄子,十来个西红柿,”老太太们说,“都不够自来水钱。”
这是那代人的思维方式。
但是,一个妈妈让两个女儿经历了一次春播秋收,体验了播种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让孩子们看着自己种的白菜萝卜茄子西红柿一天天长起来,这种体验是几百块钱能买到的吗?这种收获,不是比那点农作物价值高得多?
还是那个姐姐,我常见她和老公骑着自行车,各带一个女儿,穿着好看的亲子装,兴高采烈地去游泳,去近郊玩,去看话剧。
我觉得这才叫会过日子。
无论男人女人,让自己和家人尽量多地享受优质美妙的好时光,才叫会过日子。
做得好饭,收拾得好家,处理得好亲戚邻里关系,才叫会过日子。
把六十分的日子,过出八十分的滋味,让一家人都过得神采奕奕丰盛饱满,才叫会过日子。
会赚钱,也能让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才是真的会过日子。
仅仅会省钱,为了省钱而毫无意义地亏待自己和家人,这显然不是“会过”,而是“不会过”。
人不能做赚钱的机器,更不要做省钱的机器。以浪费生命为代价的节俭,不值得提倡。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