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两个学生,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一个学生每节课都上,一个学生每节课都不上,你猜哪个学生挂科率高?
你一定猜错,因为,他们两个挂科率一样。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连我在内,所有的人都觉得很奇怪。那个每天都坐在课堂上的,不会拉下每一节课的学生,为什么挂科率跟那个天天逃课的家伙一样高,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学生,都不能算是好学生。
我细细地观察过这位每天都来上课的孩子,虽然他每节课都来,但不过是坐在后排打瞌睡,时不时地拿出手机上上网点点赞,并没有真正的做笔记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状态,和不在课堂上,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你一定会反对,说这是个例,因为一定有同学每节课都认真地做笔记,他们的学习成绩必须就很好。
也未必。
毕竟,大学的教师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层次不齐,不是每节课都应该去上,很多课去上了反倒是浪费时间。我曾经去过一所学校看到一位老师的教课状况,他在讲一门简称叫“马原”的课,有趣的是,他不过是在念书,有时还念错,下面的学生横七竖八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他只是念着书,不抬头。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需要评教授,可惜课时不够,就需要拿学生凑课,所以他并没有备课,倒霉的恐怕就是这些学生了。与其听他念书,还不如去买一本《资本论》自己在图书馆读读呢,还能跳着看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所以,大学的课堂上,最聪明的孩子,应该是知道什么课对自己有用,什么课对自己没用,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些每节课都不逃的孩子,归根到底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最后,看似每节课都上了,不过造成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假象,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控诉着自己怎么这么努力,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逃该逃的课,去上需要的课,哪怕这门课不是自己学校开的。
很早以前,我被人大的一个朋友拉到了金正昆教授的外交礼仪课堂,金老师讲的好,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课堂占座才能听到他的课。后来金老师在课堂上调侃,说,我这门课没有选这么多人啊,怎么这么多学生,还有站着听的。后来他一统计,校外的学生占了百分之五十。我的边上就坐着一位校外的学生,他是北师大的,坐了半个小时的车过来听,我问他你下午没事儿吗?他说,他逃了学校的课过来。
我说,为啥逃课啊,不怕被点名啊?
他说,学校那门课对我一点用都没有,我就逃啦,放心,老师点名的时候,同学会帮我答到的。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到金老师的课表。
他说完笑得很开心,但我一点看不出他是个坏孩子,因为在这个课堂上,他的笔记记得更认真,效率更高。可以想象,如果他在那个课堂上墨守成规的听着对自己没用的课,虽然没有了点名的风险,可是,不过是浪费了一下午时间,这时间,真不如去操场上跑跑步,精神一下自己。
其实清楚地知道什么课该逃什么课不该逃是一种智慧,因为走进社会之后,选择一直是每一位的难题。两个工作都不错,我应该选择谁;两个姑娘都很好,我应该跟谁处?可是,大多数人,总是在纠结徘徊中选错了,或者明明选对了,却后悔没有选择另一个。这世上哪有两者都兼顾的道理,哪有熊掌鱼翅兼得的哲学?选择了就坚持,放弃了就别后悔!
在课堂上,我无数次告诉学生,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学习,是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要知道自己缺什么,要不停地对自己发问,然后朝着目标接近。你要相信,高中的时候老师带着你走,而上了大学,老师只不过给你指出一条路,告诉你哪边可以走,甚至老师告诉你的路,走到头不过是一个丁字路口,向左向右,还是你自己决定。此时此刻,你是否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每次去一个大学巡讲签售,我最喜欢去的就是他们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去的次数多了,我发现了一个事实: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会每节课都听,相反,他们会经常私下问老师问题,解决自己的疑惑。大多时间,他们都在自习,优秀的学生,一定是自学的高手。
走入工作岗位更是这样,我遇到过许多找工作的孩子面试词都是这样:我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可以学。我自己的工作室就曾经招了一个姑娘,可惜的是,她真的什么都不会,她不停地告诉我,这个不会那个不会,一开始大家还有精力教她,后来忙起来都希望她自学,到了最后我们直接让我们小伙儿干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能自己在家琢磨一下,自己学学,有时候这都是小事,思考一下不就有了解决方案了吗?
她理直气壮地说,我要都自己能学会,为啥还来你这里实习?
这句话答得我哑口无言,因为让她干的事情,无非是把摄像机装上架子,买点合适的盒饭,打印两张字体稍大的台词等等琐碎、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自学能力要有多差,才能不停地让别人教呢。
工作后,没有人会像大学老师那样有义务、无条件地教你做这个做那个,独立思考的能力、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四年那些每天都期待老师把所有都讲完、讲到位,每节课都来傻傻地听课、从不在安静中独立思考的孩子,就吃亏了。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走入社会后,没有了老师,只剩下了自己。
相反,那些总喜欢自己琢磨事情,总是靠自学一步一步成长的孩子们,毕业后独立的精神就强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当走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大学后,在没有老师的前提下,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发现自己的问题后,独自地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能力就提升得很快。
中国的教育中,把“听话”二字看得很重,很小的时候,老师甚至把“听话”对等于“好学生”,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宰相肚里能撑船”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矛盾,你会发现“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都被前辈说过,世界上的观念太多,各有各的理,听话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