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励志 > 如何利用每天下班后的黄金时间?


如何利用每天下班后的黄金时间?

时间:2017-08-31 20:48:39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Lachel  点击数:215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做好了计划,要健身、阅读、学英语,但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又忍不住对自己说:今天实在太累了,明天再说吧……

于是,做好的计划,就这么拖着。一个月、三个月、半年……

每一次都信心满满地给自己鼓劲,却最多只坚持了两三天,就失去了动力。

又或者,终于挤出了难得的时间,却不知道要做什么。结果,就在发呆、看剧、逛街、无所事事之中,消磨掉了一天。

于是,我们就在这样的模式中,一天天变得平庸下去。

要知道,许多优秀的人,未必比你天资聪颖,也许,他们只是把你用来休息和消遣的时间,用在自我提升上而已。

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差异。但是,时间长了,彼此之间,就会慢慢地拉开差距。

而差距一旦拉开,想要追上去,就非常困难了。

追本溯源,这些差异来自于哪里?也许就是每天下班后,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积累。

那么,作为上班族,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掉队,可以在每天的这段「黄金时间」里,做些什么,来提升价值呢?

下面,介绍几种做法,仅供参考。:)

1.内化信息

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一篇公众号文章,可能是一则报道,可能是一个灵感,可能是一次交谈……

它们往往会给你一些启发,或者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

这些信息,错过了的话,非常可惜。当你需要的时候,也许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

但如果仅仅是读过一遍,抛诸脑后,或者只是存起来,告诉自己「有空再读」,其实跟错过是一样的:它并没有真正被你消化。

你只是在心理上「知道」了这个信息,并没有能真正去记住、理解、运用它。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信息流」这个概念。什么是信息流?就是对于有价值的信息,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对它进行一环扣一环的处理,直到将它妥善地「嵌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之中,彻底地「为我所用」为止。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行动」。

行动是什么?就是在充分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运用,在运用中巩固。

我的建议是: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对当天获取到的信息、学到的新知,通过实践,进行内化。

如果读到了一篇行业分析的文章,觉得很棒,那是否可以参考文章里面的方法和角度,来分析自己所处的行业?

如果读到了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那是否可以借鉴文章里面的方法,尝试运用在这一周里面?

如果学到了一个Excel的小技能,是否可以实际跑一下数据?

如果学到了一个抽象的知识点,比如历史、哲学、经济学,是否可以将它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写一篇小短文?

这些,都是通过「行动」,将这些信息内化的方式。

只有通过实践,用多角度、多视角去审视这个信息点,榨取它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对它的吸收利用。

耗时:30分钟。

2.记录日志

我带新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习惯:让他们每天写一页工作日志,第二天交给我。

这个做法一般会重复一到两个月,直到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做法,不需我去检查为止。

效果呢?几乎每个人,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会主动找我,对我说:我觉得思路清晰多了,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多亏您帮我养成了这个习惯。

为什么呢?很简单。只有将自己每一天的收获记下来,你才能真切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思考和进步,才不至于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

做每天的日志,至少有三点好处:

1)通过记录每天的收获,你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是在不断成长,还是在重复着机械的工作。

如果你的日志上面,连续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任何新东西,都是在到处救火,重复着日常的琐事,那也许,就该引起警惕了:你手头的工作,或许对你来说,价值并不是特别大。

2)通过记录重要信息,可以成为你的资料库,在需要时快速查找到。

举个例子,在我做一个项目的过程中,每天都会处理一些问题,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用在以后的工作和项目里面的。如果不把它们及时记下来的话,就很容易忘掉,下次再遇到一样的问题,也许还是会出错。

3)通过记录自己的成长,不断给自己正向反馈,强化信心。

这不用说了。让自己感到「每一天,自己都在成长」,过去的日子没有荒废,本身就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在你消沉的时候,低落的时候,这些内容,都可以给你力量。

那么,如何做每天的日志呢?

推荐的平台,是Google表格。用表格的形式做日志,非常容易格式化,便于阅读和记录;而用Google表格,好处是云端同步,在不同终端上,打开网页就能用。

另外,也可以用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最近的更新版,新增了对表格功能的支持,包括底纹、定宽等,非常好用。(移动端暂未支持)

内容方面,建议采用这两种模板(见图):

前者适合较为按部就班的人,后者适合时间和思维较为弹性的人。

或者,你也可以设计出自己的一套模板。欢迎跟大家分享。:)

耗时:15分钟

3.学习英语

在这个信息时代,英语的重要性,无论提到多高,都不为过。

国外有这么一种风气:大多数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会著书立说,或者写博客,来传播他们的观点和知识。而国内,业已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靠个人能力和经验法则,并无太多可复制性的知识体系;而愿意去钻研、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人,又大多还年轻,尚未达到那样的高度。

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的书籍,大多数是对国外知识的引申、演绎和搬运,真正有闪光点的,极少极少。无非是打一个信息差罢了。

可以说,如果你能坚持阅读英文的一手资讯,至少在视野和格局上,就能走在95%的同龄人前面。

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呢?

我自己的经验,是直接阅读英文内容。每天读一到两篇文章,遇到生词就查。日积月累,培养起语感,基本就没有太大障碍了。

这里推荐一个网站:lzrsh.com

这是一个很大的博客平台。许多专业的专栏作家,会在上面更新文章。专业性上比起Quora要高一些,难度也不会太大,适合大多数人阅读。

每天花15分钟,读一到两篇文章,日积月累,你会发现,无论是英语阅读能力,还是知识和信息的储备,都会有巨大的飞跃。

耗时:15分钟

4.广泛阅读

有段时间,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提高自己的文案能力?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我回答他:你会这样问,就说明你还没有理解「写作」的本质。写作并不是一项适合「学习」的技能,而是长期阅读、思考所带来的必然的产物。

也就是说,带着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去上课、读书,往往没有什么用。因为真正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的,是日积月累的阅读。

这就叫做「厚积薄发,博观约取」。没有大量的积淀和储备,是无从谈起的。

其实,不止写作。深度思考的能力,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这背后,离不开的,都是大量的阅读。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在于消除你的盲区,从边界上拓宽你的视野和思维。它可以使你发现更多的路径,将你散落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无论思考,理解,学习,但凡想真正实现个人的提升,都离不开知识网络的力量。

为了达成这一点,我的建议是:先去阅读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书,开拓视野,打开思路,建立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类不同人群的基本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耕细作,精读最前沿的著作。

查理·芒格提到过一个「格栅模型」,就是同样的观点:你必须先广泛涉猎各大学科,找到各学科、领域背后的共性,将它们联系起来,发现它们的底层原理和固有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作出探索和调整,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这也是我很推崇的观点。在我的文章中,你会经常看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影子。其实,读得多了,就会发现,在许多层面,这些学科是彼此交叉、互为支撑的。唯有多管齐下,进行广泛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不至于盲人摸象。

这方面,建议去读各领域的经典教科书,或者最权威的科普书。比如《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大问题》《全球通史》《牛津通识读本》「剑桥系列」,等等。

这些书往往经过时间和范围考验,是最不会出错的选择。

耗时:30分钟

5.其他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这几个点,可以参考:

1)提高精力

以前的文章也讲过,精力是一切工作、学习的基础,也决定了你利用时间的上限。如果精力有限,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你对时间的利用都是难以达到最高效的。

如何提升精力呢?无非就是三点:规律作息,平衡饮食,多运动。

建议每天花半小时在运动上,有氧和无氧交替。如果不是为了体型,无需去健身房,在家里做无器械即可。

耗时:30分钟

2)深度学习

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是要树立一个目标,然后有的放矢地去努力

这个目标,可能是掌握一门技能,通过一个考试,找到一个新职位,提升收入,掌握一个领域……诸如此类。

你要做的,是根据目标做好规划,并分解到每天的时间段里面,利用业余时间逐步攻克。

可以参考:

有效提高执行力,你需要这几个技巧

耗时:依个人而定,约45分钟。

3)整理任务

临睡前,对自己的任务清单做一下回顾,整理一下明天要做的事情,排好优先级,写好大致的思路和操作,会有利于明天的执行。

耗时:15分钟

以上这些事情加起来,是3个小时。

对很多上班族来说,这或许有点太奢侈了。不过,未必一定是要下班后的时间,你也可以早起一点,也可以利用午休、通勤时间,尽量灵活一点。

最重要的,不要强迫自己坚持,而是要从中找到价值,真正去理解这些事情的意义。

毕竟,成长本应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