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庸易,辨贤难”。识别人才,历来是最难做的一项工作。企业中有这样一些人,从他们外在表现来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性格缺陷,有的甚至看起来很有优点。但恰恰是这些看似的优点,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进而掩盖了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作用。我对此进行过一段长时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有四种人最值得老板警惕。
第一种是马屁精。这种人给老板的印象通常是办事周到圆滑、唯命是从、执行力强、可信赖、可依靠。但究其实质,这种人其实是只以个人利益为目标,以老板为圆心,以取悦老板为手段的纯利己主义者。这种人的处事观是“干事不如跟人”,并且由于它所跟的人是能够直接决定其命运的老板或直接领导,所以,马屁精往往能获得纯粹为企业干实事的人无法得到的荣誉和利益。马屁精是老板最容易放松警惕的一种人。亲近和重用这种人,会严重侵蚀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产生负面的榜样作用,形成众多的效仿者,进而打消正直干练人员的工作干劲,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种是言过其实的人。这种人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能言善辩,在某些领域能够夸夸其谈,给人一种雄才大略的印象。三国的马谡就是这类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从马谡身上,我们既看到了言过其实人的蒙蔽性,又看到了这种人给组织带来的巨大危害。由于诸葛亮未能识别出马谡的真实本领,把守街亭的重任交于此人,因此导致了伐魏行动的重大失败,最终失了街亭,斩了马谡。平心而论,“失空斩”悲剧的责任不在马谡,而在军师诸葛亮。如果他能听信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临终嘱托,如果他能够在平时多观察和考验马谡的真实能力,悲剧完全能够避免。
第三种是讥讽“朝政”的人。讥讽朝政是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看不到积极和阳光的一面,一味加以指责、贬低,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人通常给人一种正直敢言,不惧强权的印象。古代朝堂流传一种“文官死于谏,武官死于战”的说法。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说法,几乎被封建士大夫尊为了表示其忠于国家的行为宝典。讥讽朝政者,就披上了这种宝典的外衣,让人觉得他们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企业的利益。但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人讥讽朝政,完全是自以为是,不顾实际情况,片面和偏激地进行评价。其动机往往不是进行善意的批评,帮助公司改进和完善企业管理水平,而是含有诋毁、讽刺之意,以求达到压低别人,彰显个人另类能力之目的,三国的杨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讥讽朝政者,说到底是个人英雄主义加狭窄心胸的混合体。这种人几乎没有可能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老板要从此类人的慷慨陈词中辨别真伪,理智处理,切忌冲动性灵,授之重任,以至耽误大事。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