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刘轩先生在自己《幸福的最小行动》一书中,就总结了改善生活习惯的几种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以下三点:
1.把习惯迭在一起
“能够维持习惯的人,除了有毅力之外,还能够为自己设计出一个更利于习惯的好环境。”
于晨会为自己每天的晨跑设定不同的路线来增加跑步的新鲜感,也会边跑边听最新的流行音乐。
既然从跑步本身无法获得快感,那么就尽量给跑步营造出一个让自己感兴趣的环境。变幻的风景,中意的音乐,都会让这个本身枯燥的过程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把跑步和听音乐迭加起来,把做家务和煲电话粥迭加起来,将读书和喝喜欢的饮品迭加起来。这样原本不热衷于跑步、做家务、读书的你会觉得这些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容易接受,慢慢地就会养成新的生活习惯。
2.利用众志成城的力量
改变生活习惯,不妨将他人也利用起来。
根据宾州大学的研究,有朋友一起加入减重的计划,往往会一起成功。于晨和北大的同学们成立了跑团,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聚在一起,彼此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他们在跑步群里打卡,组织各种不同的跑步活动:“母亲节跑”,“马拉松跑”,“接力跑”,还设计了专属款跑步队服。最终这个跑团的140多人共同征战了北京马拉松,一起将跑步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除了同伴的作用,身边的人也可以扮演警察的角色,随时监督你的行为习惯。
像于晨那样,每天都将自己的跑步路线截图发到朋友圈里,只要一天没发,就会有人问他原因。用刘轩的话说,就是为了自己面子,也要坚持下来呀。
自从开始写作后,我经常把自己发在各个平台的文章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要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发,就会有人问我:“你现在还写文章吗?”这在无形之中也对我起到了鼓励督促的作用。
好好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说不定可以帮助监督你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哟。
3.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初衷是你的动力,但会随着时间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初衷拿出来,常常提醒自己。
每当小娴想熬夜时,想想母亲一直以来的谆谆叮咛,就会乖乖关上电脑,按时睡觉。
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肯定是遭遇了某种外部刺激。一旦你想要放弃,不妨多想想刺激源,也就坚持了下来。
生完孩子,结束哺乳期时,我比怀孕前整整多出了20斤,更糟糕的是,多出来的基本都是脂肪。整个人显得庞大和松弛,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
经常有相熟的人见了我就会把我的体型当作话题,当然,他们本身并没有恶意,但还是促使我下了减肥的决心。
除了坚持走路上班外,我还跟着手机上的APP做高强度间歇燃脂训练。不得不说,刚开始,训练的过程还是很痛苦的。
身上不停地出汗,酸痛肌肉在颤抖,每当我进行不下去时就想想别人对我的议论,便也坚持了下来。
就这样,跟着APP训练渐渐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要是几天没有训练反而会感觉不舒服。
终于,在运动的帮助下我又恢复了原先的体重,穿上了之前最心爱的那条连衣裙。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痛苦时不要轻易地去放弃。而是,问问你自己,当初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促使你走到了这里。
我们都渴望拥有精致的自律人生,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作自己的个人标签。可是,自律这条路并不容易走,虽然前途一片美丽璀璨,但路途无疑是崎岖而坎坷的。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获得支撑自律的动力,给这条路的两边增添上别致动人的风景。
路漫漫其修远兮,与你共勉。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