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能否把持住自己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能否把持住自己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时间:2017-05-07 14:44:2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17    

人的一生中要靠很多东西支撑才能实现人生目标,比如健康、知识、素质、智慧、勇敢、勤奋、认知、人品、格局等等,但真正重要的却是情绪稳定、性格外向、乐于尝试、为人亲和与做事尽责等几种能力。可我以为,最重要的只有一项,那就是把控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无论普通还是优秀,无论平庸还是显赫,即使你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但只要你缺乏把控自己的能力,你仍将难以成事。人生像一辆车,无论发动机的动力多么强大,轮胎多么先进,若方向盘不灵活,刹车装置不敏感,安全系统不健全,车子是不能上路的,即或上了路也不敢跑快。可以说,自律就是人生的方向舵,自制就是人生的安全刹。人一辈子不能缺乏自律和自制,少了这两样,人生就走不稳、行不远。

自律是一个人无须提醒和不用监督,能自觉遵守社会基本价值观、普世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它本质上是自己能克制自己情绪,而让自己为或不为的一种行动的能力,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双重特性。而自制则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既能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能抑制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其主要是人的意志力的体现,是坚强的重要标志。自制与自律相比,自制在主动和自觉的程度上略有逊色,自律的境界更高。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提倡自律的同时,更多地是强调自制力的培养,一方面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另一方面尽力发扬自身的优势,学会把控自己,做到把持住自己,做一个既不负于人又不愧于己的,既有用又有趣的人。自制力对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人的自制力。从小处看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大处而言则关乎人生的得失成败。无怪乎亚里士多德说:“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中外历史上因为不能把控自己,轻则受挫,重则败事甚至丧命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张飞之死就是一例。表面上看,关羽之死,死在一个“骄”字上,他看不起屡建功勋的老将黄忠,声称“不与老兵同列”,他瞧不起吴主孙权,对孙权为子求婚,不仅不允,而且还加以侮辱,竟然说:“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对同僚也是不屑一顾,嚷着要找糜芳、士林算帐。对东吴年轻将领陆逊也轻视有之,呼其“小儿”。上下左右全不如他,其视野狭窄,肚量极小,落得众叛亲离,身疲力竭,束手被擒,实之必然。张飞之死,更为典型,咋一看,其死在一个“躁”上。他性情急躁,稍不如意,就对部下出气。加之好酒,酒后更是肆无忌惮,动辄鞭打部下,迁怒于人,好逞威风,蛮不讲理。终于自食其果,死于末将范疆、张达之手。两人的能力不能说不强,智商甚高,情商却不敢恭维,人际能力差,难以自控。最后的结果,取咎于己。两人之死,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分析,其因如明代吕坤所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自?”把持不住自己由着性子来才是他们自置于死地的元凶。

无独有偶,美国富兰克林克制情绪,消除对立,化敌为友的做法则让我们欣佩不已,借鉴颇多。一位议员因为政见各异,对待富兰克林的态度很不友好,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骂他。但富兰克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想跟那位议员结下宿怨,他决定主动行动,让对方改变对自己的态度。他曾听说那位议员藏有一本特别的书,他便给那议员写了一个便笺,表示自己极欲一睹为快,请求那位议员把书借给自己,认真仔细阅读,没过一个星期,富兰克林读完后,把书还给他时附上了一封信,强列表示感谢。后来,当他们再次相遇时,那位议员竟主动与富兰克林打招呼,十分有礼。最后他们还成为了极好的朋友

人与人的差别,虽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能否控制情绪,把持住自己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结果,两者天壤之别。

把控自己关系到人生的成败,当然应成为我们人生修炼的重点。人生于红尘,难已脱俗,人本身带有与生俱来的“邪念”和“恶性”。古老的佛经哲学中,总结概括了六种危害人生的犹如西方所言的“潘多拉的盒子”中的“怪物”,贪、、痴、慢、疑、恶见。用错误的方法喜爱事物为贪;用错误的方法憎恶事物是;不了解事物的动作过程称着痴;慢则指傲慢;疑就是怠惰怀疑真理;恶见就是错误的认知见地。把持住自己就是要扣紧心里“潘多拉盒子”a href="http://www.lzrsh.com/huati/muqi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母亲樱蝗萌诵灾械ldquo;恶魔”跑了出来。那么,如何把持住自己呢?

把持欲望,勿放大,少苦。欲望是人与生俱来最强大的本能,是人性固有的东西。它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若把持不住,它也可能会成为使人跌入苦海的陷井。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也不能放纵欲望。当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被欲望驱动的时候,我们既不要像道德家常教人的那样,简单的抑制,因为那是不会有作用的。罗素曾言:“……有些热心的道德家却异想天开,以为靠责任和道德原则就可以对抗欲望”。也不能一味放任我们的欲望肆意枉为,那样会掉进人生的苦海,痛不欲生。正确的态度是以“度”为则将其把持,及而不过。首先正视其存在,合理引导和满足,对正常的欲望让其释放;其次构筑底线,确立范围和边缘,对不合理的欲望实行阻隔。特别是对过度的“私”、“贪”、“色”三欲,一定要严加防范和管束;最后远离诱惑,增强抗体和免疫,让理性战胜感性。

把控情绪,勿失控,少躁。情绪是心魔,你若不把握住它,它就会控制你。你若成为不了它的主人,就一定会沦为它的奴隶。人,其实最后就是情绪的产物,你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情绪决定。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早晚毁掉一切。把握情绪重点在于保持心安勿躁,一是平时要注重理性修炼,着眼长远,看淡得失,自我平衡,这是把握情绪的根本所在;二是若正要发怒时可以保持沉默,心念数字,强迫自控,冷静理智,这是临场治怒的权宜之计;三是遇到情绪不佳时采取转移调节,运动纾解,音乐舒缓,日记倾泄,这是排遣不良情绪的方法。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你若能把握自己的情绪,你就会成为强者。

把紧言语,勿多话,少事。智者嘴在心里,愚者心在嘴上,开口神气散,舌动祸根生。世间最惹事的就是多话,言多必失。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像钉子钉在木头上,即使拔出来了,也会留下深深的戳痕。语言是把双刃刀,正如俗话说的那样,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得人跳,说话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接人待物的水平。人们通常将一个人说话的水平由低到高概括为四层境界,开口就杀人,开口就烦人,开口就服人,开口就乐人。说话水平的修炼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最高妙的办法是少说或不说。我们的老先生孔夫子很早就再三教导我们:“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不必说而说,这是多说,多说必招怨,不当说而说,这是瞎说,瞎说必惹事。把紧言语就是做到“四不说三少说只两说”,四不说就是不说恶话,恶语伤人六月寒;不说怨话,怨天尤人惹人嫌;不说狂话,狂话一出难收场;不说胡话,胡话惹祸是必然。三少说就是标榜自己炫耀的话少说;议论别人是非的话少说;没有价值的闲话少说。只说两种话即只说具有正能量的话,只说有利于团结的话。

把住行为,勿放纵,少祸。你的行为决定你在世人眼中是一个什么人,人们会听你怎么说,但更会在意你怎么做。你的行为也最终决定着你的命运。人的行为总是通过人的处事表现出来。曾国潘曾说过,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把住行为就是要尽力可为之事,戒除不可为之事。中国人崇尚“中庸”,奉其作为处事的最高原则。所谓“中庸”,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合乎情理者,可为之;然不能为之太过。逆于社会运行规则者,则坚决不能为。为人处事得体恰当是“中庸”的最高智慧。能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知道何时何地何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把住行为不放纵,具体来说就是诚信不害人,坑人之事不做;自信不自满,傲慢之事不举;圆通不圆滑,狡黠之事不为;成熟不世故,刁钻之事不行。

把握时间,勿浪费,少悔。时间是构成生命的元素。从本质上看,生命的外在表现就是时间,所以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人的一生没办法延长其生命的绝对长度,但可以通过扩展人生的厚度来增加生命的相对长度,而把握时间,珍惜光阴就是延长生命长度最重要的方法。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增加意味着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对总效益的贡献不言而喻。这虽是经济学的原理,但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生。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人生中比金钱还宝贵的财富,它在人生中的有限性决定我们要比珍惜金钱更珍惜它。否则,等闲了白头,空悲切,后悔莫及。把握时间就是爱惜光阴,珍惜时间,最大限度利用好时间。第一,明白时间的宝贵,建立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光阴的意识,第二,做好时间管理,做到做事要有计划,事先做好安排,按计划推进;第三,做重要的事而不是做紧急的事,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放弃一切可以放弃的事,减少无谓的劳累,尽力使效率最大化。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把控自己。当经过了生活的锤炼和洗礼后,我们才明白,把控不住自己,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人的自控能力的大小与人生成功紧密相关。只有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否把持住自己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