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次出差,同行的有一位总部高层领导,在酒店富丽堂皇的自助餐厅吃饭,刚好和那位高层领导坐一桌。领导说,他住过很多国家很多酒店,其实最怀念的,是某次野外地质考察,住过的50块钱的小旅馆。
那是西部的一座高原小城。天空和云朵都很低很低,到了夜晚,漆黑的夜空里可以看到明亮的星星,不像在你的头顶,而是在你的周围,前、后、左、右。
人被星星包围着,在宁静的,辽远的地方。多像一个清丽的梦境。
我惊讶的地方在于,原来50块钱简陋的旅馆,是可以被怀念的。
原来不止有五星级酒店,头等舱和爱马仕,才是最好的生活。
后来我得知那位领导,虽身居要职,却偏爱生活的简与素,山珍海味吃得,路边两块钱一碗的馄饨也吃得;宝马奔驰坐得,乡间农夫开的拖拉机也坐得。
2
我想起少女时代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三毛。
三毛的一生,活得自由洒脱、精致而梦幻。
曾被一个细节感动:三毛回国,坐的是末等舱,和山野渔夫、底层平民百姓共处于拥挤嘈杂、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空间里,却可怡然自得,并和他们打成一片,聊得欢畅无比。
有人问三毛,你是知名作家,为什么和这些人混在一起?为什么不买头等舱,你又不是买不起。
三毛觉得,这些人身上才有最生动的生活。
那位高层领导和三毛一样,都不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应该去住什么级别的酒店,坐什么级别的飞机,和什么级别的人打交道。
他们过的,是一种有弹性的生活。
著名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很喜欢弹性的生活,他的公司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却喜欢和普通人一样坐国家航空,他的助理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呢?
查理.芒格说,因为我喜欢参与生活当中,而不是被隔离在生活之外。
3
什么是好的生活?
如果以物质标准和舒适度来衡量的话,头等舱当然比经济舱好,私人飞机当然比国家航空好,五星级酒店当然比50块钱的小旅馆舒服。
我也曾听很多人这样标榜自己的品味:车子我只喜欢什么牌子,电脑我只用什么牌子,衣服我只会去逛哪几个牌子……把品牌的logo往自己身上一贴,好像就活得比较高级,令人羡慕。
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觉得到了某个年龄某个职位,就一定要有怎样的标配,略有不足,就觉得屈就,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们焦灼又拧巴,将良辰美景虚掷,我只觉得这样的人刻板又乏味。
因为当你把自己套进一个标准里面,就难免变得坚硬、无趣,作茧自缚。
在我看来,最好的生活,最聪明的活法,就是可以把生活过得有弹性——
不是非这样不可,别样亦可;在任何的际遇和环境里,都可以发现美好和有趣的一面,并心怀感恩;对于偶然和意外,能够迅速适应和调整,把失去活成另一种获得。
听起来很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格局、眼界和价值观的总和。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