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重温经典美剧欲望都市,感觉读书的时候把她当上个世纪的GossipGirl看是我当时年纪小没看懂。比如说第六季里面理想主义者夏洛特小姐在跟近100个男人约会后,终于找到了她理想的男人——一个各个方面都非常完美的男人。
可惜他是一个犹太教,并且母亲的遗愿就是让他娶一个信奉犹太教的女人。而夏洛特出生以来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权衡再三,决定为了爱情放弃信仰,加入犹太教。当她抛弃了上帝,圣诞节甚至把圣诞树都扔出家里的时候她觉得非常委屈,觉得自己为了完美先生放弃了一切,甚至背叛了上帝。
直到有一天夏洛特把从不做饭的闺蜜们集中到家里,大家手忙脚乱忙碌了一整天帮她准备犹太教复活节的晚餐,想要给她的理想先生过一个完美的复活节。完美先生下班回家后看到这一切非常的感动,但是吃饭的时候,他习惯性的打开电视看球赛,而忽略了与夏洛特交谈。
夏洛特就愤怒的说,我为你准备了一整天的我并不熟悉的复活节晚餐,难道你就不能关掉电视好好跟我说会儿话?理想先生反驳到:我很感激,但是我不过是想看一眼球赛。这场比赛很重要并且我已经调成静音了,你继续说,我听着呢。
夏洛特忍不住歇斯底里的咆哮到:我为你放弃了上帝,放弃了圣诞节,我为你准备了一天的复活节晚餐为什么你还要继续看这场该死的球赛!理想先生愤然离席,只留下她一个杵在原地。虽然他们最后是Happyending,可这终归是电视剧,现实生活可没那么多破镜重圆。
付出感才是扼杀爱情的首要元凶。
从夏洛特爱上理想先生的那一刻她就了解到他只能娶一个犹太教徒做妻子。然而为了他的那份完美,她心甘情愿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去迎合他。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煽动她,没有人强迫她,只有她自己想要跟完美先生结婚的欲望在驱使她。
那么她所有的付出都是自愿的,怨不得任何人。只是渐渐的,她觉得不值得了,不平衡了,于是就歇斯底里的索取回报,却忘记了这一切本就是她忠于自我的,心甘情愿的选择。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觉得不值得了也有随时放弃的权利。而不是时时刻刻把“我为你做了多少,而你为什么不为我做点什么”挂在嘴边,这是赤裸裸的利用正常人类都有的内疚感进行道德绑架。
一次两次也许管用,时间久了这种沉重的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并且从你心理不平衡想要疯狂的索取回报的时候这段感情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爱情里最棒的心态就是: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场心甘情愿,我对此绝口不提。你若投桃报李,我会十分感激。你若无动于衷,我也不灰心丧气。直到有一天我不愿再这般爱你,那就让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相对于爱情,这种强烈的付出感也在时刻谋杀着我们的友情。例如,你是否也听到过:“上次那么冷的天我都陪你出去做头发,你今天晚上来机场接一下我怎么了?”“每次聚会都是我买单,哥们儿现在手头紧你不会这点钱都不借给我吧?”“看在你逃课我每次都帮你点名的份上,毕业论文你就帮我写了吧!”
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一般会满足他当下提出的要求,然后不再参与他之后的人生。不是我小气,只是我不想把交朋友这么真诚的事变成一场赤裸裸的交易,把为朋友做过的事都放在天秤上去称,一旦发现对方的回报缺斤少两便立刻狗急跳墙,翻脸无情。
我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人,我也不想交任何一个这样的朋友。我对于朋友圈子的挑选一向谨慎而又严格,因为朋友是我们后天选择的家人,是要在我们父母百年之后继续陪伴照顾彼此的家人。我认定了的朋友就会是一辈子的事,如果你没有通过考验或者半路撤离,我也不会把你在半夜哭着笑着只讲给我一个人听的秘密告诉任何人。我会微笑着和你告别,这是我们对走散的友谊最大的尊重。
不过无论是恋人还是朋友,相处下来发现大家不合适都是可以重新选择的,只有家人是无法替换的。可通常我们的父母就是付出感最强烈的那个人。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为什么你不能像隔壁家的小孩一样乖?”“我为了方便你读书把家都搬到学校旁边去了,为什么你还是考不了前三名?”
长大后,这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你要是坚持跟某某结婚,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我们老了怎么办?这个孩子真是白养了!”“你要是还当我是你妈(爸)就安安心心做我给你安排的工作。”
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听到过父母发出这样的声音。无论内容是什么,其中心思想归根结底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你一定要听我话。”
毋庸置疑,每个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可有时候,就是这种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爱让无数孩子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
可能我从小到大都是“不太听话”的小孩,虽说成长轨迹里也没做过什么真正出格的事,但是在考学,找工作,结婚生子这种大事上我从没遵循过父母的任何安排。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质问我为什么跟别人家的小孩不一样,我非常肯定的告诉她:是的,我就是跟他们不一样,我为什么要跟他们一样?
渐渐地,我父母也接受了我的“不一样”,没有以爱的名义过分干涉我的人生。我始终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
“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一天都不愿意工作,我们也可以保障你这辈子基本的生活。但是你想要的限量名牌包,豪车,环游世界我没有这个义务提供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基本生活以外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创造。我们对于晚年生活的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并不需要你养老。你所有努力成果的受益人都是你自己。”
小时候,我觉得妈妈对我十分严格,不近人情的严格。长大后看到她口中那些“别人家的听话的小孩”都还在做着父母安排的工作,跟父母安排的对象结婚,20多岁的人过着50多岁的生活。我突然很感谢她的“苛刻”也很庆幸自己坚持的“不听话”。这让我跟她都以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方式去享受人生。
她不是那种照顾我饮食起居,整天给我买这买那的妈妈。所以我从小就比其他孩子独立,毕业后也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她从不把生活的重心放在我身上,比方说我发着高烧在家昏睡,她提前约好了牌局照样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门去。所以我丝毫没有“公主病”,对于朋友,恋人的关心从来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不视作理所当然。
她对我没有那种异常强烈的“付出感”自然也不会时时刻刻的索要回报。我对她没有“妈妈为我操碎了心付出了一切,而我无以为报”的内疚感,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肆无忌惮的做自己。
我最近时常在思考,将来我结婚生子了,我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当他成为我孩子的那一刻,我就欠下了他一份需要用一生去偿还的人情。因为我可以完完全全的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而他却是被动地,“无辜”的被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将来要成为我宝宝的那个人,妈妈不奢求你为我做任何事,甚至不会像你外公要求我那样,去要求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选择了我做你的妈妈,可以让我有机会孕育一个生命,听你开口喊妈妈,可以参与你的成长,那便是你给我最好的礼物
至于你将来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搞体育还是搞艺术,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我都不干涉,我都支持你。你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妈妈感恩欣喜。你如果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站在路边为栋梁之才鼓掌喝彩的平凡人,妈妈也一样视你为我的骄傲。
毕竟我这一生,既不想跟人比出身好,也不想跟人拼嫁的好,那么自然也不会把孩子当做跟街坊四邻亲戚同学炫耀的工具。我会尽量努力,让你有个牛逼的妈妈,但绝不要求你成为牛逼的孩子。我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需要你替我完成,你想去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定居我也不会感慨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
如果真要说妈妈对你有什么要求,那么我希望你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如果再奢侈一点,我希望你的存在能够利益他人,让他人欢喜。就像打理鲜花一样,无论何人看到,何人闻到,都会给他带来欢喜心,这就是你在尘世最好的修行。
“付出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补偿心理,但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往往要顺着天意做事,逆着个性做人,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精彩顺遂的人生。那么从现在起,别再让付出感谋杀你的人际关系,全然的投入去爱自己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有机会为了自己热爱的一切付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