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忘记,几年前初见鲁迅那几本著名的杂文集时心中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冲动,脑海里顿时激发了无数关于鲁迅的联想。记忆里当时写了一篇作文,倾注了我的真情实感。而今重温《祝福》,拿笔涂鸦的冲动让我再次感受、体验鲁迅文章的点点滴滴。
我读鲁迅的高洁。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责与诬蔑,他是“彷徨”在暗夜里仍忍不住要“呐喊”的猛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恰如自己的写照,是漫漫长夜中孤独却努力发亮的一点微光,是万物俱浊中的一片清新。
我也读鲁迅的幽默。《 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讽刺可笑可悲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周朝土地上的薇,毫不留情地剥下忠君的伪善画皮。《肥皂》里把脖子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想象奇特;《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令人触目惊心;《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我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避让,以一种毅然决然的无畏态度,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残忍的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更大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文章如一把把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他敢爱,更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的深切,所以“怒其不争”。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他的小说,他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心胸之广阔,眼光之锐利,更像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凝视着黑色背景下熟悉的清瘦老人的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与崇拜“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三易其志。选定文学工作后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藉着不是希望的希望,他一生都“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初衷。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睿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于是我读鲁迅。读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一面;也读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一面;还读他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坚定的民主人士,勇敢的自由斗士的一面。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随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茗;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凝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意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