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儿也没有去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把未知的事物想得很艰难,把自己困住。曾经,我被自己的想法困住许多次。现在回头看看,总觉得那些恐惧其实没有根据,也没有必要。
第一次上网购物前,我以为网络购物非常危险,生怕要是遇上了“万一”,“万一对方收了款却拒绝寄货给我,岂不当了冤大头?”“万一收到瑕疵品,对方又拒绝让我退货怎么办?”“万一对方是诈骗集团,那我的个人资料会不会外泄?”于是迟迟没有尝试。但后来渐渐发现上网买东西比逛街方便很多,于是开始习惯另一种实体以外的购买方式,而且觉得不必出门好便利。
第一次出国旅行前,我以为出国旅行很难,不但人生地不熟,而且深信必须具备用英语对答如流的程度才能问路。所以刚开始只想做个跟屁虫,跟着朋友排好的行程走,当个走马看花的观光客。
“万一迷路了,会不会露宿街头?”“万一别人听不懂我问路怎么办?错过火车是不是就永远回不了国?”后来我发现出国旅行并不如旁人说的那么困难,于是开始以自助旅行的方式闯荡世界,至今也糊里糊涂走过五大洲,要是没有踏出第一步,也不会有那么多难忘的体验。
所以实际的情形,总是和尝试前的空想不一样。演讲时,我常常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出国旅行或女生一个人旅行,如果发生万一呢?我喜欢这个回答:“为什么要为了万分之一,而放弃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呢?如果做好万分之一的预防准备,是否就不必放弃原本很棒的人生经验呢?”
如果过马路发生车祸的几率是万分之一,是不是就要为了万分之一的危险,而每天死守在家不出门?还是过马路前留意停看听?如果我选择了最安全的途径,不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不出门旅行看看这个世界,可能到了今天,我还是以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讲英文。
与其“恐惧”,不如做好万分之一的准备,去享受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开心,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当我老得走不动时,看着充满世界各国回忆的照片时,对自己说:“还好!趁年轻时去过了。”而不是怨叹:“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