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是农村来的学生,这次成了县里的中考状元,本来可以上当地最好的高中,但他却选择就读本县的职业学校。
为此,老师和同学都替王纯惋惜。
但王纯却毫不在意,说:“没什么!就算我将来考取北大清华,家里也没钱供我去读啊!”
王纯进了职校,学的是最冷门的饲养专业。这又让老师感到遗憾,说:“以你的底子学这个,太可惜了,以后出去打工也难。”
王纯淡淡笑了一下,说:“干吗一定要出去打工?在家自己当老板不行啊?”
开学了,王纯对阉鸡产生了兴趣,除了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他还经常跟着阉鸡师傅走街串巷,看人家现场操作。
转眼过了三年,王纯毕业了。
一回到家,王纯的妈就把钥匙交出来,还说:“现在你就是一家之主了。以后吃饭还是喝粥,全看你的!”
王纯假装不高兴地说:“怎么这样说话?应该说是‘吃肉还是吃鱼’!”
王纯当家后,看中了家里的五十根杉木,这是他爷爷年轻时,一根一根从山上扛回来的,根根有海碗口粗,是当时做新房上好的桁条。爷爷自己没本事造新房,打算留给儿子用。不料儿子比他还死得早,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王纯身上。
王纯把一部分木头卖了套现,一部分用来做鸡舍。家里有四间平房,他清理出两间来做鸡舍。然后他又用卖木头的钱,进了一批小鸡,一共300只。
妈妈见了,有些担心地说:“300只小鸡,至少要喂养半年才能出手,饲料钱从哪来?”
王纯胸有成竹地说:“妈,您放心,我自有办法。”
王纯自己动手做了一架牛车,在车上放个木笼,笼里装着300只小鸡,他套上牛,驾!牛车就“咿咿呀呀”地开上了村边的二级公路。大大小小的机动车来来往往,与牛车相遇时,车里的人都好奇地打量王纯和他的牛车。
离村子十里远处有一个叫“牛滩大草滩”的地方,以前村里几百头牛都在那里放牧。等放牧结束,每头牛的肚子都饱得像大锣鼓似的。
现在,牛滩已多年没人来过,这里草密虫多。王纯把牛车赶到这里,把小鸡放出笼。
小鸡可高兴了,忙着捕吃小虫和鲜嫩的绿草。
王纯则惬意地坐在牛车上,晒着太阳,喝着妈妈煮的白米粥,那叫一个惬意!
晚上回家,小鸡都吃得饱饱的。王纯得意地对妈妈说:“这下不用愁饲料钱了吧?”
妈妈乐了,摸摸小鸡,打趣地说:“饭好也不能拼命吃呀,看把它们撑的!”
王纯累了一天,也饿极了,他大口大口吃着饭。
妈妈在一边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那么远那么闷的地方,老人都呆不住,你一个后生家,难为你了!”
王纯却说:“要是你们知道那里有金子,保证不会说闷了。”
牛滩原来有个木棚,是放牛人搭来遮风挡雨的。架子还在,也结实,王纯收拾了几天,又可以利用了。而且,他给自己的牛车取了名字,叫“土鸡专列”。
就这样,王纯驾着土鸡专列,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很快,小公鸡应该阉割了。王纯学的饲养专业就派上了用场,他自己动手,不花一分钱就把鸡都料理好了。妈妈佩服地说:“儿子,你也太能干了吧,就凭你这手艺,今后肯定能挣大钱。”
两个月后,小鸡变成了中鸡。王纯又买了300只小鸡。自此,土鸡专列变成两个车厢,一个装小鸡,一个装中鸡。
土鸡专列出现在公路上,非常吸引眼球。有不少人停下车来,拦住王纯,想买他的鸡,有人愿交定金,跟他预订。
王纯却总是摇着头说:“还不到时候。”
又过了几个月,中鸡变成了大鸡。土鸡专列的车厢变成了三个,前面是大鸡的,中间是中鸡的,后面是小鸡的。土鸡专列招摇过市,一路驶向牛滩,成了最好的活广告。
当王纯宣布卖鸡的那天,他简陋的家简直就是门庭若市。不到半小时,300只鸡就被抢购一空。近千只在栏的未成年鸡也被几个大酒家抢订完毕。
王纯把一万多块钱交给妈妈,说:“妈,您总算放心了吧?其实,名牌大学也是我奋斗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咱们家既然付不起学费,还不如找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呢。”
妈妈含着泪,点点头,也说了一句时髦的话:“对,对,条条大道通罗马嘛。”
一周后,王纯买了手机,把老同学们留给他的号码一一输入,然后群发了信息:“亲爱的同学,我想请大家吃鸡,是我自己养的正宗土鸡!”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