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励志故事 > 刘强东励志故事二则


刘强东励志故事二则

时间:2021-12-10 04: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51    

刘强东励志故事一:从2万元起家到成为准首富

刘强东简历:京东商城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早期代销光磁产品;2004年初,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即京东商城前身。

刘强东长了一张朴实的脸,扔在人堆里辨识度很差。但只要一开口,即使说一口宿迁味极重的普通话,说话时的自信也会把他和一般人区隔开来。

他有理由自信。1996年才毕业的刘强东,1998年在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代销光磁产品。2004年,他放弃实体店面,开始在网上卖IT产品。此后销售数字像滚雪球一样扩大,2010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亿。最近一则关于京东即将启动规模50亿美元IPO的新闻,更是将他变成未来的“中国首富”候选人。

住在北京朝阳区甜水园附近一个小区的很多人,很难把这个“未来首富”跟他们印象中的“强子”联系起来。自从某天一家公司进驻后,每天都有很多人、送货车在院子里出入。楼下的防盗门因为进出的人太多,坏了、永远都大开着??“大家只知道他们的老板叫强子,都烦死了。”一位住户说。

几年后,直到这家公司搬走,居民们才知道,原来这家闹哄哄的公司,居然就是京东商城;众人嘴里的“强子”,就是如日中天的企业新贵——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

从“强子”到身价百亿的准“首富”,刘强东已是传奇。“老实说,我真的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区别,一点区别没有。无非就是坚持,看准路子坚持一辈子。”刘强东自我评价的时候,眉头习惯性地紧锁,没有微笑

在很多人看来,在今年融资15亿美元之后,这个看上去并不像互联网人的CEO,正面临人生最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达到盈亏平衡点,京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扩大销售额,而短时间内的迅速扩容,又给京东的物流和整个服务体系带来严峻的考验,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这很像刘强东热爱的那项运动——穿越沙漠。穿过沙漠,你也许会见到最壮丽的朝阳,但如果没有充足的补给和体力,以及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的能力,你也许会倒在途中。

控制第一位

9月10日,刘强东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两手背后、双腿微分伫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的近照。虽然表情比平时放松很多、但站姿依然板正,如领导视察工作。而他的打扮——蓝底碎花的西装衬衫搭配黑裤子和深蓝色球鞋,多少有些不太搭调,更与越野主题相去甚远。

从2008年开始,刘强东每年会给自己放一次十几、二十天的大假,他利用这段时间长途越野,到荒无人烟之地,手机电邮统统失效。这种旅行安排,像是一种隔离测试——离开刘强东的京东商城,地球照转、日子照过吗?

在这家多达上万人的公司,现行管理架构中,直接向刘强东汇报的一共22人——14个副总、6个大区总、一个助理和一个监察。而刘强东对外透露说,除了每天的早会,自己很少跟高管们交流,对各位副总的工作充分授权。

但是,在一个细节上,你又会窥见刘强东对公司业务超强的控制力——每一个与刘强东有过交流的人,都会折服于他大脑中清楚储存的各种数据。

他可以清楚地告诉你:京东目前在全国有6个一级物流中心,12个用于大家电的二级物流中心以及287个配送站;有49%的订单是当日送达16个城市;他记得京东目前自有配送占70%,第三方配送投诉量是自有配送的12倍。

此外,他张口就告诉你,京东目前有4300多家供货商,90%的家电产品直接供货,网上显示商品现货率在78%-82%之间,现货满足率是97%,每半小时有1.8万种产品发生价格变动。他还记得,自己今年要跟11个站的配送员吃饭,今年管培生甄选基数是6380人。

不要试图去考问他每一个品类的销售数据,他都能对答如流。而谈到未来的计划,他会告诉你,明年京东的日接单能力要提升至100万到150万单。

刘强东喜欢引用各种数据说服别人,这种对数据的热爱也许源于社会学的训练,也许只是一种爱好。他对细节的掌握令旁人心惊。

竞争对手的数据,同样储存在刘强东的大脑里。比如Amazon的毛利率是27%,净利率最高达到5.6%;此外,他也洞悉苏宁新增的55亿元要用于投资电子商务B2C物流体系,而原来花几十年搭建起来的大家电配送网络,最多只能承担12%的电子商务物流任务。

面对外部投资者,刘强东从未在公司控制权的问题上做过妥协。他很早就对融资定下一条底线:自己在董事会的投票表决权永远要比投资方多出一票。

“这事情很简单——他们不答应这个,我们就不谈了。”刘强东的方式,看上去简单而直接,但是有效。京东每年倍数级的业绩增长帮助刘强东找到了愿意妥协的投资人。今年3月,京东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即个人。

坚持到底

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的刘强东来自江苏最穷的地方,小时候家里穷到一连数年每天的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

童年的贫穷给刘强东打上了很多烙印。他的普通话不好,总是穿着朴实,看上去更像一个民营企业家,而不是站在潮头的互联网人。他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为看到周围朋友父母越来越多地得癌症去世,曾表示自己最想从事的副业是做食品。因为自己的经历,他喜欢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他对很多事情,有一种农民式的固执和坚持。

刘强东最讨厌欺诈。京东曾有一个副总让秘书代打卡,被直接开除了事。在刘强东看来,这侵犯了企业道德底线,没有容忍空间。

除了数据,他也喜欢通过自己的渠道去获取信息。至今,刘强东说自己每天80%的精力都花在看用户留言上。不仅看本站的用户评价,还格外重视那些站外论坛、微博上对京东的评论。

特别是2010年冬天刘强东注册微博后,自觉承担了京东商城“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在关键词搜索中输入“京东刘强东”,每天有大量用户通过“@”方式向刘强东发出各种抱怨帖。

刘强东称,自己每天看客户投诉、连续看了七年,“用户体验”对自己来说是“最为急迫、最为直接、形成最强烈冲击力”的事,所以也刺激了自己要使劲投钱在物流上,要改善客户体验。

他几乎从不直接回应投诉,但为此焦虑。京东的一位负责战略的管理人员说,现在最让老板头痛的就是退货问题。“老刘有一次特别认真地叫我们过去,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七天无条件退货。最近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的针对客服的新想法。”

和很多互联网公司不同,刘强东不太喜欢在广告上投入过大,他相信口碑是更好的广告。这在最开始,可能是缺钱——他曾对外表示,京东起步时只用不到2万元在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种自信。

刘强东喜欢用自己创业13年来持续执行的“公司早会制度”,来证明自己做事的“坚持”。这个会每天早上8点半开,大概20分钟到40分钟时间,全国100多个部门的部门经理以上员工务必参加。除了外出有约或出差,刘强东都会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风雨无阻。

在京东的用人机制中,还有一项坚持了五年的特别措施,就是每年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培训生”招聘。这项活动至今总计培养了200人。刘强东说,京东选拔管培生,是要选择那些“真正能够一辈子吃苦的人”。京东对管培生候选人要做家庭背景调查,父母是普通工人或农民的,才能顺利通过。刘强东说得很直接,“那种家里可以三五年不工作都还能吃好喝好的,我们不敢要。”这些管培生由刘强东亲自管理调教,相较于其他人会获得更多、更快的提升机会。但这当然也会让公司的其他员工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而对于公司管理层的招聘,刘强东的选人标准一样是比着自己来——做的要比说的多;一定要从基层做起,民企从业经验比外企更有说服力。

用人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刘强东的自信。成功总是令人陶醉。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刘强东的自信也在膨胀。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刘强东虽然承认京东在物流、售后等环节上还有很多问题,但已经是国内最好的电子商务公司,即使与亚马逊等国际公司比较,京东也要好得多。他是那个相信自己最终总能成功穿越沙漠的人。

刘强东励志故事:京东上市我只做了1%的事

“拍得含情脉脉一点,不然又被人说我张扬。”刘强东一边配合着摄影师拍照,一边开着玩笑。他身穿修身西装搭牛仔裤,不时面露笑容,表情认真。

拍照地点在员工活动室,这里颇有互联网公司的味道,色调鲜艳明亮,配有各式各样的座椅,还有堆满毛绒玩具的儿童室。

“你觉得这几年他的状态有变化吗?”拍完出来,《创业邦》记者问摄影师。这位摄影师从京东的办公地点还在中关村时就开始拍刘强东,几乎每年都要拍一次。

“他现在显得放松一些了,以前总感觉压力很大的样子。”摄影师说。

刘强东,40岁,今年5月他一手创立的京东商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他以71亿美元的净资产攀升至《201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位,与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一起跻身前十。排在第一位的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被认为是京东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

近11年间,京东体量增长了1万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上市当天市值近300亿美元。在这些成绩背后,是从2004年1月开始,京东走过的一条备受质疑的路。其中最受外界争议的是京东“烧钱”的商业模式:依靠大规模融资,花巨资自建物流、大力扩张品类、大打“价格战”。刘强东强势主导,坚持不盈利情况下的高速增长。

每一次扩张,京东都面临着当时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国美、苏宁、当当、易迅,乃至阿里巴巴。刘强东被称为“破坏性入侵者”,他每次战斗都异常高调,甚至恋情曝光都被认为是策划好的宣传炒作。而在京东上市前,这位创始人兼CEO却远赴美国读书,自称“京东上市我只做了1%的事”。

刘强东励志故事二:熬过成长的痛苦阶段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是京东的第一位投资人。她曾经总结说,扩品类和自建物流奠定了京东今天的江湖地位。

“如果当当早期做品类扩张的话,就没有京东啥事儿了。”这是让用户量迅速增长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快捷的物流配送是京东赢得高用户满意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和很多清贫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刘强东最初的创业梦想只是为了挣钱给外婆治病,让她每天能吃上肉。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感情深笃。那时候他的父母靠跑船使得家境渐好,但因为小船换大船借了高利贷,债务压力很大。

刘强东很早就尝到过自己赚钱带来的满足感。大三时,他给人写程序,变成了班里的有钱人。他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当时我们系主任李强老师都没有大哥大”——打电话的时候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就躲到树后面。

有一天,竟然有一个人跑过来,问他手里的大哥大是不是真的——那个年代有很多人为了装酷拿一个假的。“那个时候双排汉显BP机,2460元一个。我那个手机是26000多块钱买的。”

他那时20岁,到人大旁边的学生餐厅,往那儿一坐,把大哥大往桌上一摆,就有服务员过来问,大哥,想吃点啥?“真的像香港黑社会老大一样。”刘强东说。

创业最原始的动力并不足以支撑他走到今天。刘强东一直都在争取更大的商业机会。在面临长期战略和短期利润的选择时,他果断地选择了前者,用今天的战略性亏损打造京东的护城河,力图获得明天别人难以超越的优势。

品类的扩张是在资本的推动下完成的。

在今日资本接触刘强东之前,一个人民币基金答应投资500万人民币。和徐新谈的时候,刘强东想,这次多要点儿,一狠心要了200万美金,但没想到徐新塞给他1000万。刘强东当时心里也疑惑,不知道多出来的800万要怎么花。

当时徐新跟刘强东讲了一个理念,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舍命狂奔,亏着钱也要往前跑,要比竞争对手大两倍才安全。徐新判断品类机会来临的依据,就是后来被她反复提及的一个数据:2006年,徐新见到刘强东时,京东在不打广告的情况下交易额每月保持10%的增长率。

徐新觉得这是自己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对他的心态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个融资过程,无疑让刘强东的胆子更大了,步伐也更快了。

做物流完全就是刘强东自己想出来的。徐新投的一些很厉害的公司都是品类的创新者,但刘强东第一个想到了做物流。刚开始建仓储物流时,京东压力巨大。每到一个城市就要建一个配送中心,一天做2000个快递订单才能把收支打平,可京东当时一天才20单。从20单到2000单,有的城市要养两年之久,发展到50个城市要亏多少钱可想而知。

那时候,很多竞争对手大谈不做重资产,要利用社会资源。这让京东三年没有竞争对手,圈了很多地。

刘强东无疑也给了投资人信心。打价格战时,今日资本给京东提供过桥贷款。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再加上很多人看不懂京东的模式,京东一度找不到投资。徐新回忆:“见了很多人,把标准降下来,还是没有人投。”徐新就安慰刘强东,不是京东不好,是他们被金融危机吓怕了,躲到一边舔伤口去了。

今日资本又做了第二轮领投,加上雄牛资本和梁伯韬私人公司的投资,一共是2100万美金。这是一轮使京东资金链免于断裂的非常重要的融资。

“首先,我们对老刘这个人很放心。再看数据,京东的客户重复购买率高,收入涨得非常快,这说明业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缺钱的原因就是不断地在加品类、自建物流。”徐新说,“我们需要熬过成长的痛苦阶段。”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