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典语录 > 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


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

时间:2022-09-21 05: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3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书法的励志名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书法励志名句

1、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2、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3、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4、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5、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6、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7、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8、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9、 高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阶段,它意味着奋斗、拼搏、坚持与恒心。

10、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11、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12、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3、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14、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

15、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16、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17、 字怕练,马怕骑

18、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19、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0、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书法名言名句推荐

1、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北宋.欧阳修《试笔》

2、 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3、 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北宋.黄庭坚《论书》

4、 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5、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明.丰坊《学书法》

6、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7、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8、 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9、 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0、 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

11、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

12、 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13、 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晋.王羲之《笔势论》

14、 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南宋.姜夔《续书谱》

15、 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明.项穆《书法雅言》

16、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试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唐.张怀灌《玉堂禁经》

17、 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18、 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19、 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20、 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明.高廉

经典的书法名言

1、 北魏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 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3、 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4、 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5、 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6、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诧丑拙。美丑不同,其为为人之见一也。清.刘熙载《艺概》

7、 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8、 规矩入巧,乃明神化,出没不穷。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清.冯班《钝书吟要》

9、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

10、 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11、 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12、 直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3、 苏文忠公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事行草。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清.梁章钜《学字》

14、 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5、 楷法与作行草,用笔一理。作楷不以行草之笔出之,则全无血脉;行草不以作揩之笔出之,则全无起讫。楷须融洽,行草须分明。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6、 行书之体,略同于真。“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虞世南《笔髓论》

17、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18、 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19、 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0、 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