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似乎弥漫着一股“秀”的风潮:美女模特秀身材、情侣夫妻秀恩爱、好学生秀成绩、大款秀财富……不过最热门的,也似乎最有意义的,当属各类成功人士在访谈节目上和各类自传中的“秀经验”了。但是如果我们能练就透过“忽悠”看本质的能力,就会发现在花里胡哨的成功经验背后,总离不开两个字 ——勤奋。
其实,勤奋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换一句话说,勤奋是一切学习方法有用武之地的基础。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学习方法就如同炒菜的技法,这米呢,便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学习就像做乘法一样,时间×技巧=成果,时间为0,那么技巧分值再高,成果也只能为0。
严重偏科的我一直当数学是我的一块心病,每每自己感觉已经付出了不少努力了,却总是在考完试发卷时刻看着少得可怜的分数,备受打击。终于有一次,我按捺不住了,愤愤不平地抱着卷子去找老师,想知道我数学“百学不得其解”的真正原因,是不是我真的没有丝毫数学细胞?
因为平时很少找老师提问题,我费了不少周折找到数学老师办公室,敲门进入,却看到了班上数学成绩数一数二的小胡,正抱着厚如板砖的一本习题集和老师认真讨论着。小胡活泼可爱,平时笑眯眯的,是个人缘很好的小女生,经常也会和大家凑在一起聊明星、侃八卦,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书呆子。但是她的成绩却非常好,尤其是数学,有时能在课堂上解决令老师也十分困惑的难题,赢得满堂彩。成绩平平的我一直觉得她八成是聪颖过人,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学懂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的数学吧!怎么,竟然她也有不懂的问题要请教老师?
我恭恭敬敬地站在老师旁边一看,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小胡捧着的“板砖”是学校发的习题集,老师并没有要求我们做,但她的书上写得密密麻麻、花里胡哨,页脚都卷得不成样子了。我忙不甘示弱地试图在脑海中搜索关于我的习题集的记忆,只晓得这本书发下来之后就被我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擦去扉页上的姓名和封皮上落的灰尘,还可以在书店里卖个好价钱。
我捧着低分的卷子,一腔愤愤不平烟消云散,感觉不好意思起来。顿时明白,什么叫差距?这就叫差距!原来优秀的小胡并不是如我所想,凭着聪明劲儿悠悠闲闲地就取得了好成绩,而是这么勤奋用功,她不优秀,谁优秀?再看看我,本来知识学得就不扎实,除了老师布置的硬性作业之外,又懒得再做其他努力,又有什么资格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学不好?”
那天起,我慢慢发现身边的优等生都和小胡有大致相似的勤奋:艺儿的作文写得行云流水,既引人入胜又内涵丰富,从来不必绞尽脑汁,其实这份娴熟缘自她从小广泛深厚的阅读积累,即使学习紧张她也一定挤出时间来看书;小陈的英语更是好似入了神仙境界,从不见他费力背课文、记单词、做一本又一本的阅读完型书,但每次考试都稳坐前几把交椅,其实这份自如与他高一一年为了备战托福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进行高难度的英语练习脱不了干系,据说一个假期过去他连眼镜都加厚了半毫米;乐乐的文综让人望尘莫及,平日和大家嬉笑打闹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但是要背的内容他能精确到第几行第几个词地复述出来,他总吹牛说自己记忆力好,其实这种熟悉是他考前书不离手、文综不离口的努力换来的……那些我们以为是仅仅凭着天赋便轻轻松松地脱颖而出的人,其实都很勤奋好学,每一分成绩都是汗水浇筑而成的。
是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每个牛人,其实都是“蜗牛”。聪明人要勤奋,需要通过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笨人更要勤奋,需要付出更多辛苦,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成功了我们要勤奋,因为成果需要通过不断的拼搏去保持、去实现新的超越;失败了更要勤奋,因为眼前的困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突破。即使一时间没有显著的成就,勤奋的努力也一定不会白费,因为凡事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每一天的勤奋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上的收获,还有意志品质上的锻炼。这些,都是不能拿“是否已经成功”这个标准去衡量的。
我明白了,偷懒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给学习以足够的时间和关照,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我下决心做一只不怕苦的“蜗牛”。
我开始每天在学校上晚自习,不打折扣地完成作业,再有针对性地做补充练习,之后披星戴月却满心充实地回家。周末和假期,我也一改“一觉睡到自然醒”、 一天从中午开始的老习惯,每天挣扎着抵制被窝的诱惑,八点起床到图书馆或是自习室报到,安顿下来一学就是一个上午。简单的午饭后,继续奋斗直到晚上回家。 平时呢,我尽量少上网、少和同学闲扯,而是抓紧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多看看书、多去老师办公室问问题……这样做收效自然是缓慢却显著的,我几科的成绩都慢慢上升了,连数学这个瘸腿科目也终于稳定下来。
后来,当有人问起我该怎么学习时,我一定能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一番,林林总总列出好多学习的技巧方法。但我也不会忘记,一切学习方法的基础、根本,就是勤奋,一切的成就,都必须要有相对应的付出才可能获得。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