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人处世 > 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


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

时间:2022-04-22 05:00:02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27    

人有千差万别,有高矮肥瘦美丑之分,没有谁一定比谁高贵,谁比谁低下。只要能够在自己生活的领域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用的“废人”,每个人都可拥有完美的人生。励志人生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篇1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xx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xx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有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1998年夏天,小智华如愿以偿考取了旗重点中学——鲁北一中,也就是在这时,妈妈的病情却加重了,于是小智华产生了一个想法:牺牲学业,照顾妈妈。鲁北一中的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xx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高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许许多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关爱着她的学习生活。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资助,李智华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回报社会。20xx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头市学习,姐妹俩每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当得知同学申怀宝面临失学时,她们每月向申家寄20元钱;20xx年非典疫情爆发,哥哥给李智华邮寄来300元卖牛粪的钱,可李智华却把这笔钱给同学们购买成防护用品;20xx年,她被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评为“十佳学习之星”,同年,她又在陕西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中一举夺冠;20xx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20xx年7月,大专毕业的李智华被一家单位聘用,单位发给她1000元的月工资。在得知13岁少女马依曼患白血病时,李智华将自己首月工资,全部打入医院账户,作为马依曼的治疗费用。多年来,李智华还一直给农民工子女做书画辅导。《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靠驾驭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

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篇2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20xx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古今中外成功的残疾人篇3

如果将人的身体比作笼子,郑卫宁就像是一只关不住的鸟,自小的生理病痛折磨他,困住他;生活的苦难折损他,仿佛老天都看衰他,但这一切都阻碍不了他,去飞翔。

借着互联网的翅膀,他将最初只有5名残疾人的“残友”,发展成世界级的残疾人高科技就业平台,让3700名残疾人过上了全新的、有尊严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一生,带着残疾人朋友活出各自的精彩人生。

不选择死,就好好活

喜欢泰戈尔的这句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如果颠倒其中两个字变成: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那这句诗就突然多了分大胸怀、大气度。一个人若能这样活在世上,多难的路不能被轻松走过?”——郑卫宁

1955年,郑卫宁出生在一个有着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外公舅舅都患血友病。郑卫宁未能幸免,“我妈给我喂奶,我喝着喝着突然满口鲜血,她就知道,这又是个血友病孩子。”

因患血友病,他从小就被告知不能摔跤、不能磕磕碰碰,也丧失了学走路的机会。13岁之前,他都只能坐地爬行。

因行动不便,郑卫宁不曾走进学堂,他只能看哥哥姐姐的书自己揣摩。之后文革十年,让他彻底失去入学机会。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他的双腿开始萎缩,最后残疾。

1995年,为了能让郑卫宁安全输上含有凝血因子的新鲜血浆,72岁的老母亲带着他来到当时唯一实行义务献血的深圳。为摆脱内心空虚,郑卫宁不停读书,上电大,学完中文后继续学法律、学企业管理,但仍难以找到出路,那段时间他几度抑郁,三次试图自杀。在家人的劝说和鼓励下,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准备为有价值的人生“放手一搏”。

接触网络,创办残友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互联网就是属于残疾人看向外界的窗户。”——郑卫宁

90年代末,网络在国内逐渐兴起,郑卫宁也开始接触互联网,结果令他欣喜若狂。“血友病让我感染了丙肝,国内的治疗方法不起作用。后来我竟在网络上搜索到了台湾一位名医撰写的关于治疗丙肝的资料。”他发现足不出户也能做许多事。1997年,他找到另外四位残疾朋友,在家里成立了“残友”。

血友病、肌肉萎缩、侏儒、脊椎重残又如何?这家以软件开发制作起家的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是意志坚毅之人。经过20xx年艰苦卓绝的砥砺拼搏,“残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有1台电脑、5位工作者的“小作坊”,已成为一个拥有33家社会企业,1家基金会和11家社会组织的大型公益社企平台。

20xx年9月10日,一场以“感恩奉献,自助助人”为主题的CMMI 5级评估成果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业界无数人的目光,这也标志着残友成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小企业。

一般公司都希望员工能够 “以企业为家”,而残友人是真的把公司当成家,因为这里有家一样的温暖。残友公司实行工作和生活一体化制度,员工大部分在内部过着集体生活。公司不仅专门雇人每天为员工洗衣服;还有专门人员为员工制作“员工妈妈菜”;此外,公司卫生间淋浴龙头下放有坐椅,残疾员工可以盘坐洗澡。

转身告别,残而无憾

“ 我一生最美好时光,是我和你成为‘残友’!当你深处绝境、或罹患重疾,对人生无能为力。我们打造了残友,只为尊严与快乐。如今,已无法选择回程,只能面对已造成的挑战。蹒跚同行在美丽畸岖的小路上、我和你......”——郑卫宁

50岁是血友病人的生命极限,而今已58岁的郑卫宁被称为医学上的奇迹,但晚期糖尿病、晚期丙肝等重大疾病接踵而来,他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所以开始着手“去郑卫宁化”。第一步就是“裸捐”成立基金会。

20xx年,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成立,郑卫宁同时以遗嘱形式将残友集团中90%的个人股份和各分公司51%的个人股份,及“残友”和“郑卫宁”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等,通过律师公证全捐给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让基金会控股企业,实现企业收益通过基金会决策,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生活及长期服务和保障。20xx年,他辞掉了自己所有的职务和头衔。

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至今未接受捐赠,因为郑卫宁希望“这个平台是为每一个残疾人创造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

在残友集团,95%的工作人员都是残疾人,有些残疾人员工因病在工作三五年之后就有可能面临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样的员工在残友工作几年,他(她)不能工作后的有生之年,都可以从残友领到工作期间的最高工资额,直至去世。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我们降生时老天的不公平有时候是为了考验我们降生后是否拥有获得他眷顾的资格,如果我们一味只会埋怨它的不公平,不会改变自身的缺陷,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埋怨他呢?又有什么资格去获得他的眷顾呢?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