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人处世 > 倾听是一种慈悲


倾听是一种慈悲

时间:2015-01-22 14:40:54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42    

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两篇文章。一篇题为《学会倾听》,一篇题为《学习倾听》。一字之差,题旨迥异。前些日子与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人的童年情感积淀于人生的意义,大家谈到小镇的夜晚,谈到花椒树下听故事的田园月色,也谈到现代都市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当时我想起傅斯年,想起傅斯年婉约而又温馨的童年。傅斯年出生于鲁西望族,其第七世祖傅以渐乃清王朝的开国状元,自此傅家取得进士第、太学生、举人者,不下百人。到了傅斯年的祖父傅淦,无意仕途,却博通经史书画、文武双全、精通医道。傅斯年幼年丧父,从小由祖父带大。每天早上起床之即,祖父总坐在床上给傅斯年讲述经史子集,而傅斯年听得总是那么专注与凝神。不到五岁入私塾,但在入私塾之前,即在床上听完了中国二十四史。没有童年晨时倾听,我想,不会有后来的学者傅斯年。我还想,年幼的傅斯年之所以能听完祖父口述二十四史,一定是因为他学会了倾听。

倾听让我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倾听让我们学会了穿越时空的隧道。然而,我们真的会倾听么?然而,我们努力去学习倾听了么?

记得十多年前,我在一个乡村度假,遇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整天笑眯眯地坐在那里,抽着一杆长长的旱烟。每天总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去找他,叙说自己的心事,诉说自己的痛苦。与邻居口角了,与家人闹别扭了,都要找到他倾诉。老人总是眯着眼听,一句话也不说,一脸的浅笑。听完了,屋里总要静一会,最后老人说,别把这些记在心上,也许骂你的人已经后悔了。或者说,回去好好睡一觉,事情就过去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带着一肚子委屈的人,离开老人时,总是一身的轻松。有一次我问老人,他们怎么都愿意把烦恼告诉你?老人笑笑,说,他们哪里是告诉我?他们是在告诉自己。我只是一个听众。老人沉默了一会儿说,其实他们只是为了倾诉一下委屈,倾诉是需要听众的。

我的心一下子亮了起来。原来倾听有这么大的魅力,倾听他人的烦恼,原来是为了帮助他人消除烦恼。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曾采访一名小朋友,问他长大想做什么。小朋友说,长大想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没油熄火了,你将怎么办?这位小朋友想了想,说,那我就请所有的人系好安全带,我自己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好一个“先”字!当场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这时,这位小朋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突然发现孩子的脸上有一种深深的悲悯之情。他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朋友哭着说,我得去拿燃料回来,我一定得活着回来,我要回来救他们。在场的人,一下子全部安静了下来。

林克莱特这才明白小朋友自己跳伞的真正意图。他差一点因为忽视倾听,而伤害了孩子的真诚,差一点因为忽视倾听,而忽视了一颗悲悯的心。

倾听是一种慈悲。倾听可以真正让我们与他人同感其苦,倾听可以让我们真正与他人共享其乐。沧海桑田,昨是今非。今天,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与花椒树下听着月光长大的一代,究竟有着何样的区别?

穿越历史,倾听历史的款款脚步,让傅斯年从小有一种冲淡闲云之情。难怪有那么多人以《学习倾听》、《学会倾听》为题,写下一篇又一篇透析心灵的文章。因为不去倾听,我们没法走进他人的内心,因为不会倾听,我们无法悲悯有情苍生。林克莱特不就差一点失去走进孩子心灵的机会么!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