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人处世 > 与人为善,厚道方能成事


与人为善,厚道方能成事

时间:2015-01-22 11:53:38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296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许多人有忧苦烦恼,都是肇因于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人际疏离、沟通障碍。有的是拙于言辞;有的因表达不当;有的则因为自己预设立场,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然无法沟通,也有的人态度冷漠,令人不愿碰触。但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贡高我慢,对于自己的主张要别人奉若圣旨,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如此之人,人际关系怎会良好?

人生无绝对的大小、高低、好坏、贵贱。自古以来,越是礼贤下士的帝王越是以贤名流芳,越是不耻下问的老师越能以学问传世。所以,人际上要能做到“老做小”、“小敬老”。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谦虚,他不会不懂强装懂,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

可见谦虚是人际相处的重要秘诀。一个人的学识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谦虚,难受主管的青睐;一个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负,不知含蓄,难受他人的赞美;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忍让,难得他人的友谊。一个人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而一味地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又怎么能令别人接受认同呢?

另外,人我之间也常有“见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或看到别人升官发财,就嫉妒他、打击他、障碍他,如此的损人又不利己,人际当然不会和谐。人,一旦有了计较、比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亲密如家人,恩爱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斗争。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明白事之常理。”人之所以会有纷争和不平,往往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与人相处,要把“你”当做“我”,你我一体,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将心比心,互换立场,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此外,和人相处共事,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要生起恭敬心,当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时,更要心存恭敬,欢喜赞叹。有些人因为卑慢而处处自我防卫,甚至摆起架子,凡事都拒绝,凡事说“NO”。拒绝人情,拒绝因缘,主要是由于能力、慈悲、道德不够,一个人如果经常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一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会提供取代的方案。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每个人在满足生理、安全、社交三种需求之后,会进一步希望“被尊重”与“自我实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严的人,就会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以期发挥自己的潜能与才华。所以,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论亲子、朋友,乃至上级与下属之间,如果能以责人之心责己,就会减少自己的过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进人间的喜悦。

《菜根谭》说:“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时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小、你对我错、你有我无、你乐我苦来要求自己,如此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也才是一个善于教诲的人。

和谐社会,我们提倡“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都有春风、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进入无为而治的状态了。

一个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就能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