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了,世界都美好;心偏了,这个世界就都不好。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苏小妹听了之后,叹一口气说:“哥哥呀,你已经输了。禅师心中是佛,所以他看你就像尊佛;你心中是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会像牛粪。”
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就会还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这一切都犹如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你对镜子笑,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对你笑;当你对镜子哭,自然镜子里的自己会对你哭;当你对镜子发脾气,镜子里的自己也会对你发脾气。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
做人则如同照镜子原理:你对人微笑,人家自然会对你微笑;你对人好,人会加倍的对你好;你对人不好,人家自然不会对你好;你对人诚恳,相信好人也会对你诚恳;你懂得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会尊重你;你做事做得让人信服,别人自然会信任你;正所谓种什么花结什么果!也就是说,人们怎样对外部世界发生作用,外部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其施以反作用。如果你对众生充满挚爱,众生也会回报爱给你。
照镜子让人得以自省,找回真实的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著名的“照镜子”哲学家。李世民就很懂得照镜子的作用,他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不但随时对照,还总结出了“照镜子”的心得:“以铜为镜,可以正以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诗人艾青有一首题为《镜子》的哲理小诗: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在这首诗中诗人写出了镜子的诚实、正直、无私的可贵品质。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镜子从不虚伪媚俗,始终奉行客观公正的准则。不管你是腰缠百万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乞丐;不管你是头戴金冠的权贵,还是平头布衣的百姓……在它面前人人平等,从来不改变标准。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去找原因,让自己减轻压力、卸下责任。换句话说,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然而,这样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自己提升的方向。凡事归因于外,也会让我们错过最重要的人生体验!谁都不想人生如白开水一样平淡,人生的精彩恰恰在于风浪来时,要像冲浪一样勇于冲向浪尖!决不让机会因恐惧、害怕而溜走。
通过照镜子,我们将不再从外界去寻找原因和借口。也就是你要常问的:“你自己要为此负什么责任?”或者“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能做成功?”照镜子就是针对归因原则,让我们自己来面对事实、找出真相、从中学习,不但为失败负责任,同时也把成功的因素归为自己。无论怎么样我都接受我自己、认可我自己。照镜子自身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盲点,还能让我们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更清楚的认识你自己
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齐臣邹忌欲于徐公比美,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后来他会见徐公,有一照镜子,才知道不如徐公美,同时他也恍然大悟:老婆和客人说自己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罢了。他还把自己的感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生活中不照镜子可能会因为自己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而被欺骗,那么,处理国家大事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有可能会因为不经常“照镜子”而蒙受更加严重的欺骗!
学会了照镜子,就不会犯自卑的人所犯的错误——用放大镜寻找自己的优点;学会了照镜子,也不会犯自傲的人所犯的错误——用显微镜寻找自己的优点;学会了照镜子,也就学会了剖析自己,就会让你觉得很踏实。一个人先认识外部世界,然后才开始认识自身的。而在此之前,他对自己即使不是浑然不知,也是懵懵懂懂。难怪古希腊戴尔菲城的神庙大门上会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警言。
《韩非子·观行》云:“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对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由此可见,镜子的诚实、正直、无私的可贵品质。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镜子从不虚伪媚俗,始终奉行客观公正的准则。不管你是腰缠百万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乞丐;不管你是头戴金冠的权贵,还是平头布衣的百姓……在它面前人人平等,从来不改变标准。正因为如此,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很容易地就会陷入盲目。在这一点上,日本青年可谓勇气十足。他们为了发挥照镜子效应,已经开始花上一笔钱去调查所或侦探社,委托别人专门调查自己,然后让别人告诉自己是怎样的人,以便真正把握和确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镜子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你给镜子一个真实的形象,镜子就给你一个真实的形象;你给镜子一个虚伪的形象;镜子就给你一个虚伪的形象。生命中固然有表演的时刻,但真实越多显示一个人真正为自己活的越多;尤其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必须用真实的面目去取得,这个东西才会长久地属于自己,并且适合自己,否则,辛苦表演一场,得到的东西,要么留不住,要么就是代价昂贵的枷锁。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