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哲理 > 最好的礼貌,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


最好的礼貌,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

时间:2022-01-09 04:01:02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48    

礼貌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一个内向的人,让他去跟外向的人相处,相信两个人的心理都会有些不舒服,最好的礼貌就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一起随小编来看这篇文章吧。

咱们没那么熟,请允许我离得远一点。

01

内向的芬兰人

最近,关于芬兰人很害羞、很内向的话题火了。

据说芬兰排队的情形,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在芬兰的公交车站,一眼可以分辨本地人和外地人。外地的游客喜欢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边聊天边等车。

而当地人排队,则会自觉地与前面一个人保持差不多2米的距离,简直像丈量过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相隔非常宽。

有芬兰人在网上提醒准备来玩的游客,乘公交车时,如果还有空位,就永远不要坐在别人旁边。因为对方会觉得非常不自在,当地人都很注意维护私人空间。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张有趣的图片。世界各国公园里的椅子,大部分都是长条的。唯独芬兰都是单人椅,而且每把椅子之间按90度旋转沿路摆放,确保坐在椅子里的人相互看不到对方。免得看到了又不说话的尴尬,也免得紧张。

在芬兰的餐厅,人们会分开坐在每桌最远的一头;在芬兰的演出场所,如果某个座位已经有人坐下了,其他人会隔着至少两个座位再入座,尽可能地不挨着别人。

除了极为在意私人空间,芬兰还是个内敛寡言的国家。

在某个旅游论坛上,说到各国习俗和礼仪时,芬兰人民会善意地提醒大家,“在芬兰,绝对不要随便和任何人搭话”。

为何芬兰人这么“不热情”?网友@ fall_ark摘录了一些芬兰人的解释:

“我们不是没礼貌,只是真的不寒暄。”

“两个芬兰人在电梯里偶遇,他们不会开口说话,但也不会因此而尴尬。他们彼此都明白不需要寒暄,这不是家教或学校的教育,这是在我们基因之中。”

有人好奇,这么不爱和人说话的芬兰人,彼此是如何交朋友的?

一位芬兰人回答:“至少我很喜欢,可以在清晨7点的巴士站见到一位朋友,我们说一声‘你好’,坐在彼此身边。如果不想说话,就一起享受漫长的沉默,冷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关于芬兰人的寡言还有这样一个笑话。两个朋友相约去酒吧喝酒,一人问:“最近如何?”另一人瞪着他说:“天啊,我们到底是来说话还是来喝酒的?”

他们认为,与其说些没有意义的话,那还不如一句都不说。

这就是芬兰人:没事儿离我远点儿;没事儿别跟我说话。

恕我直言。相对于中国人见面就东扯西拉寒暄一大堆相比,我简直爱死了芬兰人。

如此尊重私人空间,不需要寒暄也不感到尴尬,别人从不会随便打扰自己。真好!

不少网友留言:“芬兰真是天堂般的存在”、“可能我更适合生活在芬兰”、“好想移民芬兰,我是精芬无疑了”。

什么是“精芬”?

是指精神上高度认,像芬兰人一样话很少,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02

请离我远点

我的朋友小敏,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她坐在靠着过道的椅子上,打起了瞌睡,迷迷糊糊觉得有人在蹭她的手臂。睁眼一看,一个男人因为没有空位,整个身子完全挨靠在椅背上,离她很近,大腿几乎要贴到她的手臂。

小敏觉得很不自在,她往里面挪了挪,男子反而更靠过来。小敏实在忍不住了,轻声跟对方说:“麻烦不要靠这么近。”男子不高兴了,白了她一眼:“我又没有占你便宜”,然后就走开了。

后来小敏跟男朋友说起这事。男朋友竟也不以为然,“别人就是碰你一下而已,也不是要摸你,至于这么大反应吗。”小敏不解,难道真的是自己反应过激?

其实,这不是小敏过度敏感,而是代表了一种身体意识的问题。有的人对身体的意识感强,有的人意识感弱。

很多成年人之所以不喜欢被别人触碰,是因为在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那就是被父母要求,跟不熟的人进行身体接触。

“哎呀,孩子好可爱啊,过来亲亲阿姨”,“哟,又长高了,给叔叔抱一个”。一些爸妈看到别人喜欢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就让亲戚朋友随便地搂孩子、摸孩子、亲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都是不情愿的,小的孩子不会表达,大的孩子只能躲闪或者哭闹。有的父母不好意思拒绝,怕对方尴尬,所以宁愿孩子“受委屈”,甚至责备孩子“不懂礼貌”。却并不知道,这样非自愿的身体接触,会让孩子觉得内心不安,浑身不自在。

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都有权利拒绝他人触碰我们的身体。

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感知非常敏锐,他们就是不喜欢陌生人的身体接触。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勉强孩子;而成人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就是保护自己身体,维护个人空间,不必为此觉得是自己敏感多疑。

03

不好意思,我只想静静

很多人还在努力学习聊天之道的时候,对于精芬的人来说,他压根就不想跟不熟的人聊天。

跟不熟悉的人寒暄,既怕尴尬,又怕冷场,只能拼命找点什么共同的东西聊,但又一时想不到话题,神经一直绷着,心得多累啊。

阿盛曾经在地铁里遇到不熟悉的同事。已经面对面碰到了,装作没看见太没礼貌,不打声招呼也说不过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聊:

“你们部门最近忙吗?”

“嗯,挺忙的。”

“忙什么啊?”

“呃,也就写稿催稿那些事。”

然后就没有话聊了,两人陷入沉默。幸亏同事很快到站,看到他下车,阿盛这才松了一口气。

又有一次,阿盛需要跟领导外出采访。在坐领导的车时,阿盛显得特别局促,好几次想开口打破沉默,但又不知道说公事好还是私事好,最后只憋出了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

领导笑了,看到下属紧张的样子,他淡淡地说:“你可以不说话,没有关系的。不是在工作场合的话,我也不喜欢跟人聊天,安安静静地就挺好。”

阿盛如释重负,反而问起了领导怎么会有这种想法。领导想了想,说:“我很不喜欢没有意义的对话,有事就直接说,没事就不要东扯西扯地闲聊。我觉得现在的人都太聒噪了,如果大家都安安静静做自己,耳根清净,不是更好吗?”

另外一个同事分享了她的经历。从小她的家人一直希望她能够开朗一些,外向一些。有事没事儿特意带她出去锻炼。

去一些并不熟悉的亲友家串门,甚至连卖菜的叔叔阿姨都不放过。要她用礼貌的用语去打招呼。这反而刺激她越来越不想和别人交流。一想到要和不熟悉的人说话,就觉得紧张、恐惧。现在回忆起来,简直想噩梦。

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有的人天生就是不喜欢,也不擅长和别人寒暄。他们,同样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我们更不用说特意要把谁改造成一个见人都能自来熟的那么一个人。

04

请允许我并不需要和谁都聊得来

有很多人担心,我既不想跟别人接触,又不想跟人聊天,内向又害羞,社交能力这么弱,是不是没法跟别人竞争,难以在这个社会里混下去了?

我想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在娱乐圈中,刘德华性格开朗,朋友多,人缘广;而梁朝伟个性内向,几乎是个资深宅男,不喜欢热闹,也不爱跟人交往。但刘德华和梁朝伟这两位影帝,都能在新人辈出的娱乐圈走红几十年,长盛不衰。

在商业界里,马云擅长演讲,广泛交友,喜欢社交活动;李嘉诚生性腼腆,性格沉稳,不喜欢主动交谈。而这两人,一个引领电商发展,一个称霸传统实业,如今仍能傲居华人富豪排行榜前列。

我想要说的是,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只要在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上做好就行了。其他事情,比如聊天,你不喜欢不擅长,那就不要勉强自己。

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不爱交际、沉默寡言只是你的特点,不是你的缺点。

可能还是优点。

其实,敏感的人,往往都有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细微地体察和感知他人的情绪和状态,不会随便麻烦别人,更受人喜欢。

安静的人,注意力非常稳定,能够高度和持久地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也不需要依靠别人获得快乐,更能享受独自的自由。

如果你是这种人,就不要一边讨厌跟人聊天,一边又勉强自己学习说话技巧,这样反而非常拧巴。

内敛腼腆,没有什么不好,而拧巴,才是真的有问题。

你可以不需要和谁都聊得来,而且这应该受到理解和尊敬。

05

内向一点,不是没有礼貌

最后一点,不是写给那些内向不擅长寒暄的人。而是想讲给那些不能理解这种情况的人听。

我们号称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常常认为的礼貌,就是要热情地问好,主动帮别人做点什么,不要随便拒绝他人,不要冷场让人尴尬。

这可以算是一种积极的礼貌。也许吧。这确实是一种礼貌。但这只属于积极礼貌的这类人。

当然还有一种消极的礼貌。

打扰别人,冒犯对方的个人空间,进行各种不必要的聊天和寒暄,这样的礼貌并不好。甚至可能让双方感到不自在,有负担。

要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不勉强他人的意愿,不打听别人隐私,不说废话。这也是一种礼貌。可能是更好的礼貌。

最好的礼貌,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