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哲理 > 35岁了,易经教会我的七个人生智慧


35岁了,易经教会我的七个人生智慧

时间:2018-04-06 18:58:43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大树  点击数:105    

一晃眼,35岁生活已到来。有人说,而立以前时间很慢,五年像是一生,30岁以后,时间飞快,五年像是五天,深以为然。

回顾岁月,似乎昨天的自己还像是刚进入传统文化行业耕耘的愣头青。细数这几年的光阴,走过许多地方的桥,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也听了很多人的故事....日子快到来不及品味其中的快乐,欣喜亦或是悲痛,一样被时间的齿轮碾压着,推赶着往前走。

尽管外表已俨然成为一只略显沧桑的大叔,但内心依旧住着一个少女。过去的流年里,该经历的人情世故一点儿没少经历,该懂的人生道理也都深深雕刻在那颗有点深邃的灵魂里。

照例在新的一岁到来的时候写点儿东西以作纪念,算是对看不见脚步的时光的一点点记录和交代。去年是给自己未来写了一封信,今天我想总结一下我自从事易文化应用工作以来“易学”带给我的人生智慧

1.乐天知命,故不忧

乐天知命,是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原则的浓缩,是一种大修养、大境界。《周易·系辞上》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说,其智慧周遍万物,而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会有过失。遍行天下而不放纵离散,乐天知命,因而不会忧愁。相传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也就是无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张尔歧先生曾说,能够乐观地接受天道自然来修养自我,知道自强不息地做好当时该做的事,对过去的事不采取憧憬梦想的态度,而是脚踏实地去做当前的事,尤其是以实践人道、推行人道为己任而不求名利富贵,还有什么得失,还有什么忧虑呢?

2、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段经典的人际交往哲学,认为“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才能相互感应。”启发后人生活、工作、交友、结婚要找跟自己气味相投、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即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3、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即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努力,主动驾驭自己的命运,学会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情感,深挖自己的潜力,自主地对待求学、就业、择友、婚姻,这是成功的要义。所以,为人处世,也应像天道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靠自己最实在,自强者有天助,越努力越幸运。

4、顺天应人,应乎人情

即顺乎天理,应乎人情。是说要在社会上、职场里好好生存一定要做到顺乎天理、也就是说人不要勉强、顺其自然、不能逆天改命。同时你必须了解人的性情,做事情要合乎他人情感,换位思考。做到知命而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生命轨迹,我们都应该以乐观思想来面对,去积极地创造你的人生最大价值,但这又不是要你盲目地行动,而是乐天知命,顺天应人。

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这份敬畏是源自于敬重。“谦者,德之柄也。”因为谦虚才能执德,骄傲则必失德。唯有谦虚才能受到尊崇,而光明其德。人的德行越高,心量也会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高贵。如果处处只是看到对方缺点,那只会自找烦恼,相反如果能处处谦让包容,只看别人身上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谦卑一些再谦卑一些,这样不管为人还是处世,则都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自己更容易成功。

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它不仅仅是指我们在经营家庭、自己的时候要善良,做好自己的同时,更要知道积德行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这条治家克己的智慧,在种族延续的长河里,是值得传承的。

7、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著名的创业导师、新东方CEO俞敏洪著有《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讲述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人生格局、思维方式和时间管理观念。若要追溯到古代,那最早就体现在“易学”上。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别在最该学习的时光沉迷于赚钱;别在最该奋斗的日子选择安逸;别在最好讲究的阶段选择将就......

这些年来,易学于我,它好比一架梯子,它引导我登上易文化的殿堂;它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它亦如同一位慈母,它帮助我抚平内心的创伤......它对我的成长和提升带来的帮助太多了,无奈纸短情长,我只能将一些用有限阅历凝结的人生智慧分享出来,希望你能对看到它的人有所价值吧。

最后,也愿你我在未来拥有一个智慧的人生。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