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虚浮与自恋,才能使自己不至于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虚妄。声名如梦,总得双脚坚实地踏在现实的土地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审美判断力。有人说眼下人人都在比较,思之,也不无道理。社会经历转型,一方面是多元形态的市场经济激活了许多个体的创造力,商品价值观激励着人们比效益、比效率、比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变革带来的极为深刻的逆反性乃至价值错位,引发一些人的物欲膨胀与轻贱精神价值而向物质金钱与唯我主义的倾斜,于是有了比钱、比阔、比消费、比级别、比头衔,追求豪门气派、皇帝口福等。这让人因此想到放弃这个人生课题,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句名言。
人作为智性生物,对自己的责任就在于克服包括虚荣在内的人性弱点,走出心理误区,努力认识世界本质的同时,认真把握自己的生活坐标。舍得放弃,就是人生不可什么都要的另一种语言表述;换一个词汇,该叫节制。满世界飘着铜钱雨,你甘守清贫躲进一个角落搞学问;处处五光十色充满诱惑,你把定人生不浮躁,很不容易。人,生而有欲,荀子也不否认。欲而求,也是常理,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之间的无尽路,而心想事成,只是一个美好的词汇,用心祝愿与祝福而已。怎么能一想发财,就一下子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想成名,不三更灯火五更鸡就学贯中西?这样的人,即便有,也是极特殊的情况。就绝大多数的我辈平常人,信奉的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取与舍、退与进的人生法则中理智地生活,有自己的价值追求。
从人生终极意义上说,有追求,是引导人生积极向上的途径,只有对追求赋予完整正确的内容,才具有意义。可往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就忘了拿得起、放得下的最简单也最难为的生活真理。人是一个微妙的存在,可能因为放弃而成就一生,也可能因为放弃而偏废一生。问题是,放弃的是不是该放弃的,有个内在尺度,有种价值取向。人都追求成功以体现生命价值。在获得成功之前,珍惜拥有是主要的,按马太效应运作的规律,愈是成功愈拥有更多的机会容易更加成功。当成功的光环笼罩着人的时候,难免精神亢奋,欲望膨胀,这时候如果不懂得放弃,不善于放弃,就很危险了。任何人的负荷与承载都是有限的,在鸟儿的脚上系上黄金后,飞不起来,天空再广阔也失去了对应的意义。
把握自己,走出误区,寻找真理。人贵乎有一个生命,在于生命能够创造价值。放弃安逸与悠闲,才能发奋与刻苦。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充分用于生命的使用与创造上,因而才成为一代大师。放弃虚浮与自恋,才能使自己不至于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虚妄。声名如梦,总得双脚坚实地踏在现实的土地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审美判断力。放弃无聊与世俗琐屑的纠缠,把有限的精力与时间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追求。检视自己是必要,增强自信走自己的路更是重要的。做人难,很普遍,可当你放弃了畏难情绪,勇敢就增强了,通过对社会深层结构与人的精神领域的洞察与思考,进而成就自己。当然,一味放弃,是精神的颓废,也不可取。有求有舍,方是智慧人生。善舍者,须知有所不舍。我想是不是这样,生活之树上的果子许多,每个人只能摘取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或那几颗,而放弃对整棵树的占有。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