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3篇


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3篇

时间:2021-10-04 22:17:14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20    

导语:就知识获取手段而言,什么都不能取代读书。在电视面前,教授和打工仔是一样的,在书面前就显示出巨大差别了。读懂不同档次的书,就需要不同的思想见解、不同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励志人生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3篇,欢迎阅读。

篇 1

今天把《生而有罪》这本书看完了,正好今天也有时间,所以就来写一下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这是一本自传,作者是Trevor Noah,来自南非。作者的生活跨越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存在与消亡两个阶段,这也呼应了书名,因为他的妈妈是黑人爸爸是白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出生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但是她的妈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独立,勇敢,乐观。我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作者的自传倒不如说是作者妈妈的传记,正因为有这样的妈妈,才会有作者今天的成就。

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妈妈多次强调,我现在追着打你是我为爱你,当这个世界追着想要打你的时候那就真的是要狠狠教训你了。因为他们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保护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你知道外界有什么危险,在这些危险威胁到你孩子之前就要让他有心理准备。

作者妈妈是个很虔诚的人,每周末都要去教堂祈祷,无论风雨,疾病还是交通不便,这都不会是借口。在文章的最后一章my mother's life介绍了母亲再婚后的生活,经历了多年家暴,却要为了两个孩子,作者的弟弟,忍气吞声,而作者在成年后也要被迫离开母亲。一家人在继父的酗酒滋事中度日。而母亲在被继父枪击后奇迹的生还了,这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作者将自己很悲惨的生活以一种幽默风趣的方式讲出来,笑中有泪,这可能跟作者做过喜剧演员有关。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过这本书里的一些片段,真的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这本书,不仅内容很好,而且也非常适合学习英语,哈哈哈哈,这个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篇 2

化山水为文,牵古迹成思——读《文化苦旅》有感

那是一次文化的旅行,无论是恢宏安详的莫高窟,还是凄凉萧瑟的宁古塔,抑或是悲壮肃穆的阳关,总能让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历史的踪迹,先人们留下的痕迹总能点燃他思想的火焰;那是一场辛苦而充实的旅行,当地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景总能与他的思想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更让人回味无穷。

他就是余秋雨先生,用《文化苦旅》浓缩羁旅与苦思,化山水为文,牵古迹成思。当我们捧读这本著作,仿佛看到余秋雨先生带着他国土之上万里行过的步伐,带着他笔下被风景嚼过的文字和被岁月酿过的情怀,向普罗大众缓缓走来......他摒弃了那些陈词滥调,用他独特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笔力雄劲浑厚的水墨山水画。跟随余先生的脚步,无限风光映入眼帘。不论是优美的,还是凄楚的,他的思想,抑或他的文字,都层层渗透到这万千景色之中,让这景色更增添了一份理性与思想的色彩。

敦煌莫高窟,在那里守了一千年,恍如一位安详的老者,默默地用壁画记载一个又一个的时代的变迁。莫高窟的艺术主题是佛教,它是形象艺术的佛教,但它所承载的又不仅仅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还是一千年的绘画史、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敦煌莫高窟的恢宏是超乎想象的,是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你永远是个才疏学浅的小后生;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

神秘府邸天一阁所蕴藏的文化更是深沉。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自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所留下的一部分书籍文明,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归拢的房子。余秋雨先生写道:“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不去说它了,明以后没有被归拢的书籍,也不去说它了,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个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这些藏书虽然命运多舛,最后在战火中消失殆尽,不禁让人痛惜。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个天一阁。文化作为精神基因,时刻存在于你我的脑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

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初识宁古塔,我以为那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塔式建筑,但是宁古塔没有塔,只有那蛮荒与流放的可怜人。但是,宁古塔的历史总是凄惨中带着几分艳丽,就仿佛寒风凛冽的冬日中几点腊梅的红一般。在这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见的流放地,余秋雨先生回望那无数文人被流放的历史,一段段已逐渐被人遗忘的旧事也缓缓走入我们的视线。文人的到来让宁古塔也有了文化的绚丽,《宁古塔志》《宁古塔纪略》《宁古塔山水记》等作品的相继问世让这个荒芜的地方也有着文化的色彩。凭着这种苦难中的高贵,被流放的文人可以在生死存亡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余秋雨先生一路依雪孤寻梦里阳关,置身于“白域”,自己被天地吞食,天地也被无尽地延伸,思维被理清,也被放空。“任何站在这里的人都会感到自己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阳关既不像敦煌莫高窟那样恢宏,也不像白帝城那样世故,更不像黄鹤楼那样华美。阳关有自己的特点,它生活在沙场之上,必然会有许多英勇将士之墓,它给人一种肃穆,使人对他肃然起敬。先生走过迎风铺陈的坟墓,古战场的悲泣、幻想中的惊骇,一座座凹凸中的英魂,不在史册中留名,仅在这冰天雪地中静默凝望着千百年来岁月剑穗的流光,何其悲壮!

《文化苦旅》似文化悲喜的向导,看见太多别人眼中一望足矣的风景,也掀翻太多的历史封尘:柳侯祠的石碑,裸陈着沧肃;沙原隐泉的老尼,孤守着平静;都江堰的石像,是至圣至善的遗言……走一程,听一程,着墨在纸上,引思在世间。无数文化古迹背后,是一个个高贵的生命在支撑;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势必会经历坎坷。因此,余先生所说的“苦旅”,确是指创造之苦,即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艺术的重大使命,便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给人一丝慰藉。余先生在书中也告诉了当代人文化存在的真正方式:文化并非阳春白雪,而是镶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这些来之不易的文化遗迹、历史流光,需要我们去邂逅,去发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读罢《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之所以回溯来处,发掘精神的河床,最终是为了向广阔未来奔涌而去。我们要履行好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守好文化的特色,传承文化精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漫漫文化路,需要我们勇敢、执着、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篇 3

不知不觉间,我的人生已到了中年,一个快要步入不惑的年纪,心态却与少年时无二,庆幸自己在三十多年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的洗刷下,还能保持着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我想应该是阅读在起作用,读书总是让我的内心充实而丰满,面对外界的霜打风欺时有种踏踏实实的安稳感。

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或者养成,所谓的培养会更加被动一些,多是来自父母的刻意要求,而养成则显得主动一些,往往是在无意间获得的阅读习惯。不论途径如何,只要形成了阅读习惯,必将受益终身,让你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历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量。

下面我就分童年,青年,中年三个时间段来分享我的读书经历和体会。

童年

我的阅读习惯是养成的,因为我家里并没有太多的书,好像压根就没有,年代久远记忆不清了,父母也没有要求我读书,但是我的爷爷和外公那里却有很多的书,有的被放在箱子底下,有的被放在高高的柜子上,我被告诫说这些书本是大人的书,不是玩具,小孩子不要碰,于是,我就真的就没有碰这些书。

但是,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我突然想看看大人的书是什么样,于是趁着去爷爷不在家的时候,拿出来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聊斋志异》,是白话文版本,配有插图,我立刻就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书里面说有个人能听懂鸟语,一只黄鹂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众人厌烦无比,可是他却知道黄鹂鸟说的是要着火了,一群鸭子走过,嘎嘎嘎的叫唤,他一听就知道来鸭子们说的是谁家刚才吵架了,对于动画片匮乏的我来说《聊斋志异》里描写的故事就是一个奇妙大世界。

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对我而言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被完全吸引了,经常的拿出来看看,再偷偷的放回去,过几天找机会再偷偷的拿出来看,这应该是我认认真真读过的第一本书,刺激而愉快的体验到现在也忘不了,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偷偷的又看了很多书,《乱世枭雄别廷芳演义》,《西游记》,这些书本都有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的故事,阅读时候的愉快体验悄悄的种在了自己的潜意识里,读书时感觉很爽,于是慢慢的就爱上了读书。

青年

这时候就开始买书来读了,因为住校,自己有了可以掌握的生活费,于是校门口的小书摊成了我的最爱,虽然只有两家小书摊,但是我更喜欢光顾东边的哪家,摊主是一个男的,比较容易讲价钱,西边的书摊老板是个女的,说话不好听,我不喜欢去,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们其实是夫妻,同时在校门口卖书,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真是够傻的,还以为自己用脚投票已经沉重的打击了书摊女老板。

这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应该是《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家书》,这是一本地摊畅销书,汇编了167封曾国藩的书信,有译文,有背景介绍,还有点评,在最躁动的年纪里,是曾文正公的书信让这个青年踏实下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让身处逆境的人精神一振,“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此后每遇到困难时,脑海就出现曾文正公的话语,激励着自己。

青年是人生的巅峰,也是阅读的巅峰,现在再看当时所写的读书笔记,发现自己仍然没有超出当初的认知格局,不同的只不过是把笔记中写的现实化,细节化罢了。

中年

这个时候开始买书收藏了,虽然中年之后,用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书已经成了奢望,手机阅读,功利阅读已经成了常态,但是仍然无法割舍对纸质图书的喜爱,读到了喜欢的书时,还是会忍不住买回来,放在书架上,偶尔翻一翻,心里就美美的。

我的历史观启蒙书

以前遗失的书也会想办法再买回来,比如一本《万历十五年》,不知道被谁借走了,多年过去了仍一直念念不忘,对我而言,这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还有回忆和感悟,它不是一部书斋里堆砌的文字作品,是一副翔实的历史画面,是自己的历史启蒙老师,直到它再回到身边才算圆满。

总结:总结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从读书中的故事,到读书中的道理,再到读书中的感受,这三十多年一路走来,内心时常满满的,难道只是一种愉快的记忆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我觉得还有更深层的东西,读书更容易的把一个人从想当然,自以为的感性状态中解脱出来,每一本书就像是一个微型的理论模型,像是一种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算法公式,人的大脑经过长时间的侵染,能够更容易的逻辑化,理性化,就像书中的作者一样层层递进,条理清楚的表达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发现和认识。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