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的帮忙更会受到欢迎。但是,如果您是被某种心理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行动之一就是学会说:“不”!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与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毛姆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
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愉悦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也许艺术有所夸张,但生活中的确不乏类似故事中的人物,他们不善于拒绝别人,担心那样会伤害彼此友谊,于是经常违心地答应别人的要求,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别人而活,甚至逐渐迷失了自己。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