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在谈论一位94岁的老人,身材矮小,节衣缩食,生活简朴,家中陈设简陋。但是他住在北京西山脚下的军区重地,身经百战,副军级,资助着20多位失学儿童。所有曾和他交往过的人都受到他的潜移默化,变得有理想,高尚而热爱学习。
他的名字叫杨德千。在镜头前,他淡然地说了一句很朴实的话:“天天有个小目标、天天有个小希望、天天有点小进步。”但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这样年纪的老人,功劳卓著,本该悠闲地享受晚年。但是,他却选择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设立目标,做出计划表,节日时,还明示亲友和看望他的人知道,只为了排除干扰,很好地完成既定目标。可以想见,这样的老人,有着何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受他影响的一位现任北京市政府纪检干部,曾经是他的警卫员,18岁跟随他时,这个警卫员只有初中文化,想想在部队里混混日子就这么下去了。警卫员说:“杨老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说,人的每天都只有24小时,懒惰的人选择了懒惰的方式,勤奋的人选择了勤奋的方式,他们的收获是不同的。”这位警卫员深受启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始积极学习,进高中,读大学,终于有所成就。
尽管已到迟暮之年,自信的老人依然对自己说:“我希望自己还能再活20年,看到我们国家更大的变化。”读书、学习,给年轻人和孩子讲故事和道理,他规划和珍惜着自己的每一分钟,让生命活得充实、高尚而尊贵。
反观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或为了名利,或为了享乐,要么疲惫不堪,乱了阵脚,坏了品行;要么玩物丧志,无所作为,自私无聊。即使人不老,心也麻木不仁,老得几乎已经衰竭了,却全然不知。这些,全因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踏实的生活态度。
反观我自己,20多年前,还曾在作文本上很豪迈地书写,“宁可惊天动地一回,决不浑浑噩噩一生。”如今,心中的那份梦想和豪情,在生活的琐碎和挣扎中,已经被消磨得只剩下无奈的叹息和妥协,甚至有时,也会陷入无聊的烦恼不能自拔,让生命在痛苦中白白流逝,相比之下,感觉很惭愧。我当然可以推卸责任,埋怨命运没有创造好的机会给我,但那只会让我更加鄙视自己的人格。我必须相信自己,重新找回自己,就象我给女儿的寄语一样:“心存梦想,踏踏实实做人,每天进步一点点,永远只和自己比,完善自我。” 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94岁的老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精神不老,人就不会老;信念不倒,人就不会倒。这是我在这位老人身上学到的不老的智慧,真诚地感谢他!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