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记忆中,100年前的1909年没有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此时距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已经10年有余,当年支持维新的皇帝光绪和反对维新的太后慈禧都已于前一年(1908年)相继辞世。辛亥革命要两年后才发生,“五四运动”是十年之后的事,而距离新中国的成立还有40年。
可是,1909年依然不平静。这是大变革的前夜,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潜流暗涌。这一年,50岁的袁世凯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冬眠期”。袁世凯靠小站练兵起家,受到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赏识和抬举,于1901年当上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成为中枢重臣。在1901年到1908年间,袁世凯大力推进新政,废科举,建学校,办新军,筑铁路,成效不凡。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的势力也发展壮大,形成了日后所谓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爱新觉罗?溥仪继承了皇位,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本来就与袁世凯政见不合,更因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出卖光绪皇帝一事而心怀怨恨,一度欲“铲除”袁世凯,后来害怕激起北洋新军兵变,遂于1909年1月将袁世凯“开缺”(解职)回乡,理由是袁有“足疾”。
位高权重的袁世凯突然被清廷解除了所有职务,这堪称1909年中国政坛的一次大地震。不但很多中国人感到意外,就连国际社会也“深感震惊”。袁世凯被解职后两小时,美、德、英等国的驻华大使在英国使馆召开紧急会议,商议采取统一行动;次日,各国大使再次在美国使馆开会。德国外交部甚至宣布,鉴于中国局势不明朗,德国将推迟从中国撤回远征军的计划。国际上的媒体也报道和评论了此事。《泰晤士报》指出,清廷解职袁世凯的公告冷淡无情;《芝加哥报》说袁世凯的解职标志着中国的新政(改革)将就此停滞……
外国人的判断并没有得到印证。被解职的袁世凯并没有利用自己掌握的政治和军事势力向清廷发难,而是“温顺”地回到了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烟蓑雨笠一渔舟”的赋闲生活。他还将自己披蓑衣、戴斗笠,悠然垂钓的照片送到上海的《东方杂志》去发表,目的当然是向朝廷表态:我老袁很享受这种优哉游哉的赋闲岁月。
实际上袁世凯是在韬光养晦。他知道,当年的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诽谤,不得已而选择隐居,隐居的地点就是洹上村。三年后,商王亲自到洹上村礼请伊尹回朝。在内心深处,袁世凯是以伊尹自比的。他为自己的“垂钓照”写了两首诗,名为《自题渔舟写真二首》,其中的一首是:“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持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另外,他在1909年还写了一首《登楼》:“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云太行低。”这两首诗明明白白地道出了他身虽隐居,心雄天下的心态。
袁世凯果然等到了机会。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不得不请袁世凯重新出山,这次,他坐收渔翁之利,一面逼着清帝退位,一面与革命党讨价还价,为自己谋得了大总统之职。看来,袁世凯在人生低谷时所写的励志诗并非虚妄。
同样是在1909年,22岁的蒋介石正在日本士官预备学校读书,他也写了一首诗《述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作者的志气亦为不小,“东来志岂在封侯”,后来的蒋介石成了“委员长”、“总统”,地位远在“封侯”之上。
还是在1909年,年仅16岁的毛润之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离别之际,他写了一首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诗中的那份志向、那种决绝丝毫不逊于前人。毛润之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其业绩妇孺皆知,不必赘言。
中国古代有“一诗成谶”的说法,三位大人物在1909年都写下了励志诗,他们后来都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的诗成了“谶语”。仅从这一点上看,1909年就是很特别,因为此后中国几十年的命运,都与这三个人密不可分。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