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极为复杂的多面怪,只有上帝知道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时候看变形金刚,最崇拜的不是擎天柱,不是大黄蜂,也不是威震天,而是六面兽。或许是受了孙悟空72变的影响,我觉得和有六种变形能力的六面兽相比,擎天柱之流弱爆了。甚至于,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更多的变化手段,可以在不同人面前展示不一样的自己。
比如,在父母面前,我希望是一个听话懂事不挨揍的好儿子;在老师面前,我希望是一个学习好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同学面前,我希望是一个学习好会唱歌会打球长得帅爱笑爱玩不生病的活泼男生;在邻居面前,我希望是一个谦虚谨慎温和礼貌乐于助人有出息的邻家好孩子。但事实上,这些多面的自我大多都是想象中的形象,或者某个小说、某个影视剧里人物在我心里的投影,它们只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我的期盼中、我的歌声里(吹牛),从未真正出现过。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一直保持原本的淳朴与耿直,就这样傻里傻气地活一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愿望,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好比《天龙八部》里的虚竹,刚出山时是那样纯洁的一个小绵羊,和萧峰、段誉混了一段日子后就发生了显着变化,最后破了杀戒、色戒,还娶了西夏公主,当上了灵鹫宫宫主和逍遥派的掌门,再也不是那个胆小怕事的青涩小和尚了。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人既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好人,也可以仿照别人显露自己原本的恶劣本性。虚竹跟着萧峰学会了义气,从段誉那里学会了友情,从梦姑那里收获了爱情。林平之却不一样,他只从岳不群那里学会了阴险狡诈和假仁假义,却没能从岳灵珊那里体会到爱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简言之,一个人能够变成什么样的人,和自己的出身环境有关,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有关,和自己选择的那个爱人有关,但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还在于自己的选择。
有一次,被一个朋友拉着聊天。整个过程都是她在说,我在听,偶尔附和几声,间或说说自己的观点。开始,我还努力跟上她的思维,仔细理解她想要表达的观点,判断她想要得到的反馈是什么。后来,我发现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倾诉对象,一个不需要有多少分析、理解、判断的听众。于是,我开始学会了在对话中神游虚空,学会了表情严肃地敷衍了事。
虽然如此,我也在这样毫无意义的对话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假如一个人对某个人形成了固定的看法,那么她会把这个人的一切言行都往那个固定看法上靠拢,通过自己的臆断、拼凑,最终成功将那个人拉进自己已经设定好的靶心,然后“砰”的一枪,10环!
这样的对话次数越多,我的心里越是震惊、恐惧。《大话西游》里孙悟空问观音菩萨,为什么一个人的仇恨可以维持500年时光。观音菩萨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这才是唐僧求取西经的目的所在。
假如将取经当做人生的一种修炼,那么每个人都将在这条道路上苦苦挣扎前行。取经路上的崇山峻岭、妖魔鬼怪,无一不是我们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的人和事。只有那些善于认识自己本性、勇于发现自己缺点、敢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才可能度尽一切苦厄危难,成功抵达灵山方寸之间,完成人生最为关键的蜕变。
有些人会将艰苦的工作环境当做一种挑战,用乐观的心态打败悲观的情绪,我佩服这样的人。
有些人会将艰苦的工作环境当做一种挫败,想方设法地要逃离现实,并为了实现逃离将自己变得异常强大,我也佩服这样的人。
还有些人,既不愿意适应当下艰苦的环境,也不愿意想方设法去改变现状,只是不停地告诉别人自己很艰苦、很悲催、很愤怒,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我们有时候强大,有时候软弱。强大时,我们豪气云天,软弱时,我们萎靡消沉。但就像天有日夜,时分四季一样,人都会有那样一个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时期。与其憎恶它、拒绝它,不如承认它、改变它。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