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励志故事 >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5篇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5篇

时间:2022-11-25 05: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38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以下是励志人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青春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1:萧敬腾

从台湾综艺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成名,踏上歌唱道路,直至成为金曲歌王,萧敬腾在娱乐圈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在短短的几年里,他迅速成长为新一代唱作艺人的代表人物。有人说萧敬腾的身体里驻扎着一个猛兽,其实,他只是给青春找到了一个支点!

叛逆少年走出阴霾

萧敬腾出生在台北市万华区,青春的焦躁无处安放,沉溺在叛逆和暴力中,成了大人眼中的坏学生。抽烟、打架、翘课,不一而足。

在萧敬腾彷徨无知的时候,台北市少年辅导组织的义工将萧敬腾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因为辅导员的一句“为什么不把打架的力气用到音乐上”,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小学六年级时在家里偶然听到邦乔飞的专辑《Crush》,更让他有了学习音乐的念头。

15岁的时候,萧敬腾开始学习爵士鼓。虽然曾因为经济窘迫而终止,但是他仍然自学苦练,经常一天超过10个小时。16岁时的萧敬腾已经成了台北知名的爵士鼓鼓手。但是他并不满足,继续学习了钢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并开始学习声乐,叛逆少年因音乐走出阴霾。

给青春一个支点

为了拥有登台唱歌的机会,他走进每一个有演唱机会的店里毛遂自荐。17岁那年,他开始在西餐厅驻唱,成为全店年纪最小的驻唱歌手。此时萧敬腾仍是学生,只能在放学后背著电子琴和装满歌谱的背包,在台北县市及桃园、新竹之间骑着摩托车四处赶场奔波直到深夜,曾试过一周演唱50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起驻场的同事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雨,看着萧敬腾夜雨中骑车赶往下一个演唱的地方,他真的很坚持”。两年多的驻唱生涯,给萧敬腾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萧敬腾说,他不喜欢讲苦,在还没有成功,在你还在努力的时候,不要告诉人家你有多苦,当你成功的时候也不需要你自己来说,他们会知道。在狂妄迷茫的青春岁月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将其作为青春的支点,不懈努力,我们的青春将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的生命也将因此获得新生。

奋斗的青春才精彩

20xx年,萧敬腾在参加台湾电视歌唱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时,他以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一战成名。他驻唱的餐厅场场爆满,一位难求。20xx年,出道未满两年的萧敬腾在台北小巨蛋举办“洛克先生Mr.Rock”个人演唱会,成为在小巨蛋开唱的最年轻歌手。20xx年,萧敬腾拿下第24届金曲奖国语歌王,成为继王力宏之后第2年轻的金曲奖最佳男歌手。

如果说星光大道给了萧敬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多年来他在音乐上的不断学习积淀和不懈努力坚持,则是一切的源泉。萧敬腾说:“我爱音乐,我只要活着的一天,我就有做不完的事,做不完的梦想。”

青们,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但就是要不畏惧挫折的考验,就是要不断的奋斗,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一次次的击起耀眼的浪花,因为奋斗,你的青春才会精彩!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2:雷军

雷军40岁生日的那天夜里,他和几位朋友到北京中关村当代商城附近的一家酒廊喝酒。酒过三巡,雷军感慨地说:“人是不克不及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那一天是20xx年12月16日,距雷军离开金山有两年。四个月后,他正式创立小米公司。

这一段感悟,后来演化成了一句更为著名的“雷军语录”——“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与金山时代的雷军相比,小米时代的雷军确实飞了起来,从软件业的“老革命”一跃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炙手可热的新贵。

雷军在20xx年7月回归金山软件(03888.HK),出任董事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最终奠定雷军江湖地位的是小米,而非金山。

“成功仅仅靠勤奋是不敷的”

创办小米时,雷军刚过40岁。“四十而不惑”,雷军自己也说,小米是他最后一次创业,是积累了20xx年的商业经验之后,“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全新测验考试。

“前面20xx年在金山练基本功,后面几年练了一些无形的东西,直到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出来做小米。”他说。

这些“无形的东西”,也就是雷军对人生的感悟——“任何时候都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雷军的老朋友、雷锋网的创始人林军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势比人强,即即是雷军这样的强人”。

雷军极聪明,年少成名。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8岁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雷军说,他用两年时间修 完了所需学分,并完成了结业设计。大四那年,雷军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当时的产品是一种仿制的金山汉卡,在武汉电子一条街小有名气。但 是,随后出现一家规模更大的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盗版了,价格更低,出货量更大。很快,三色公司经营艰难。半年后,公司解散。清点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 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大学结业后,雷军只身闯荡北京,1991年年底在中关村与求伯君结识,随后加盟金山软件,成为金山的第六名员工。两年之后,雷军出任北京金山总经理。1998年,29岁的雷军升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堪称年少得志。

但是雷军在这个台阶上一待就是十年,直到20xx年年底离开。这段时光,也是雷军“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日子。求伯君立志让金山成为一家可以挑战微软的民族软件企业,理想之路步履维艰,金山历经从办公软件到词霸、毒霸,再到向游戏和网络的多次转型,几经起落。雷军带领金山五次冲击IPO,最终还是依靠网络游戏的业绩,在20xx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但金山当年的上市估值,远不如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更不及早几年在美国上市的盛大、百度等互联网企业。

雷军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之时,马化腾、丁磊等人刚从学校结业到电信局上班,李彦宏还在美国念书,周鸿也才加入工作,马云筹办中国黄页在北京到处碰壁。

雷军的湖北老乡周鸿曾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雷军都是仰视的状态,因为雷军出道早,江湖辈分高,是中关村里的元老。但是,短短几年后,这帮“小字辈”都成了赫赫有名的互联网大佬,丁磊、陈天桥、李彦宏更是先后成了“中国首富”。

风云幻化间,时势使然尔。多年之后,雷军回忆起这一段还颇为感慨:“金山在上世纪90年代还很火,1999年互联网大潮起来的时候,我们却忙着做WPS,忙着对抗微软,无暇顾及。到20xx年时,我们再环顾四周,发现我们远远落后了。那一瞬间,我压力非常大,作为CEO,我后面两三年每天都再想,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是团队不敷好,还是技术不可,还是自己不敷努力?”

雷军说,最后自己想明利剑两点,一是成功仅仅靠勤奋是不敷的,二是要找到最肥的市场,顺势而为。在雷军看来,所谓大成,和大势高度相关。就像他的两个快乐喜爱,围棋和滑雪,讲究的也都是“势”。

金山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不过有一件事情却在日后至关重要。20xx年,雷军牵头了一个金山内部的创业项目——卓越网,四年多后,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这次出售让雷军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为其后来的天使投资奠定了资本。

20xx年年底,金山成功上市两个月之后,雷军以健康原因辞去总裁与CEO职务,离开金山。“那一阵他身心俱疲,离开是最好的选择。”雷军的一个朋友说,这让雷军从习惯的枷锁中解脱出来。

事后证明,正是这一次的离开,成就了雷军的脱胎换骨。

“不会因为我叫雷军,就不会死”

离开金山的雷军,转身成了天使投资人,开始从大势出发,以更大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互联网。雷军是最早投身移动互联网的一拨人。20xx年,他在个人博客中写下:移动互联网是下一波创业的大机会。同时,雷军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社交等多个领域连续投出多个业界知名的案子——拉卡拉、UCWeb、凡客诚品、YY、乐淘、多玩、多看等。其中,凡客诚品风靡一时,YY已在美国上市,目前市值跨越40亿美元。

做投资让雷军更加深入了解互联网,也获得了异常丰厚的回报。但他投资的这些公司很难说是雷军自己的事业。

在内心深处,雷军仍想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用一家量级庞大、甚至称得上伟大的公司,来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凡客诚品CEO陈年说,雷军向上的力量或者说欲望,是不成预估的。雷军自己也说,他要做一家百亿美元级此外公司。

很快,雷军找到了自己的“势”——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20xx年4月,小米公司注册成立,第一个产品——移动操作系统MIUI在当年8月上线。20xx年8月16日,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随后,在一片质疑或赞誉中,小米在20xx年卖出719万部手机,20xx年卖出1870万部手机。在此过程中,小米完成四轮融资,估值迅速突破100亿美元。小米已成为业界的现象级品牌。

趁势之外,雷军对人也非常看重。在创办小米之前,雷军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找人,一旦遇上合适的人,他就穷追不舍,直到把人说服为止。他找来了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林斌、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七个人组成豪华的创始人团队。小米的初期员工告诉财新记者,很多国际技术巨头公司的员工,看到几个创始人名单之后,直接就跟了过去。

雷军自己做投资的原则也是只投资人,不熟不投,投资后只辅佐不添乱。雷军说,自己创业初期最大的担心是团队磨合和心态,“看到最肥的市场,找来最厉害的人,事情没有理由不成功”。

决定做小米之前,雷军给晨兴创投的合伙人刘芹打了一个极长的电话,打光了三块电池。事后,刘芹说,其实那晚主要是雷军在说,他在听。

“雷军做事情很周全,计划很缜密,他不需要被说服,只是在做决定前需要有人PK。”刘芹说,他和雷军很熟悉,一直觉得雷军会自己做一摊大事。整个过 程,刘芹只问了一个问题,“你已经功成名就了,还需要跳下来拼一把吗?”雷军回答,“我对创业仍有敬畏之心,不会因为我叫雷军,就不会死。”

第二天,雷军带林斌和黄江吉去上海见刘芹。见面后,刘芹给他们每人上了一杯菊花茶,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三个,一个来自微软、一个来自谷歌,一个来自金山,整个土洋结合,怎么合作?”第二个问题是,“你们怎么看待创业?”一个半小时之后,刘芹就敲定了投资,整个过程并没有聊小米具体要做什么。

20xx年年底,小米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晨兴创投、启明和IDG,公司估值2.5亿美元。

小米火了以后,一位业内人评价雷军:“他是错过了上一波(互联网),成于下一波(移动互联网)。”

“只要不让公司翻船,你就能去做”

一位投资人总结小米模式曾说,小米在思路上领先两年,产品上领先一年,传统的手机厂商很难追上。手机行业对小米的态度也经历了从“看不起”“看不懂”到“看不见”的几度演进。小米起势之后,几乎一骑绝尘。

很多人都曾问过雷军一个问题,市场和大势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他人学不会小米模式?雷军说,小米模式的背后,是互联网思维的胜利,是先进的互联网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胜利。具体展开,又是雷军常讲的七字箴言——专注、极致、口碑、快。

外界对小米的误读,会让雷军非常在意。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马云说小米的核心是营销,下来之后,雷军特意找马云解释,小米的核心在于产品。雷军对外界贴在小米身上的“期货”“饥饿营销”等标签也感到委屈,甚至多次发文辩解,小米每个月的产能达到200万台,已经跨越很多传统厂商。为此,雷军还在今年年初承诺,20xx年的供应量至少会达到4000万台。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在雷军看来,最终还是落在产品自己。雷军也对财新记者说,当营销和产品并举的时候,就说明产品不敷极致了,“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

一谈到小米的产品,他不由自主地就会音量上升,身体前倾。每逢有采访或其他公司前来交流参观,雷军总会拿出小米手机、盒子、路由器等产品进行展示。 他会用小拇指的指甲小心翼翼地划开塑封,逐层逐件地讲解,对每一处细节了如指掌。好比,小米盒子塑封侧面的中线没有恰好对准中间,他也会找到王川(小米盒 子负责人)埋怨一番。甚至,小米微博里发出去的图片都是雷军亲自定的。

雷军的勤奋,也是圈内知名的。金山时期,雷军就是中关村有名的“劳模”,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这个习惯也 被连结到了小米。多位小米员工向财新记者证实,好几次在凌晨两三点时,看到雷军的司机在楼下等他。分歧的是,雷军在金山的时间更多花在管理上,而在小米, 时间更多花在了产品上。在金山,他会要求员工穿正装上班,连结工位的整洁;在小米,他会用十多人的团队花一个月的时间修改发布会的演讲PPT,最多修改 100多遍。

雷军将“让用户尖叫”作为衡量产品的第一准则——如果配置不克不及让你尖叫,那么价格就一定要让你尖叫。去年7月发布的红米,配置参数被提前曝光,市场预期价格是999元,最终发布的价格为799元,结果是红米手机持久处于供不该求。

所有行为都围绕产品之后,雷军的管理思路也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小米公司员工不打卡,不进行KPI考核。组织架构非常扁平,公司合伙人一层,团队带头人一层,工程师一层,会议也很少。雷军说,互联网时代,KPI容易被量化,也容易造假,所以小米选择去管理层、去KPI,目的是提高效率,专注于产品创新。

黎万强是雷军的金山旧部,对此感触颇深:“之前在金山,老大(雷军)会直接挑战你,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现在,他还是很难被说服,但给了我们一个权限,这件事情只要不让公司翻船,你就可以去做。”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3:王宝强

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外表看上去与在城市打工的千千万万农民工没有任何区别,没有受过任何与演员这个职业有关的培训,也没有哪怕一点点在一般人看来是成功必须的一些“社会资源”,甚至没有一个“城里人”亲戚,唯一有的只是一个要靠演电影来摆脱贫困生活的梦想。他的梦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当许许多多都市青年沉迷于港台、韩国的那些胡编乱造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青春励志”电视剧,为剧中人物唏嘘长叹,继而感怀自己的时候,王宝强却用他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演绎了一个真实的青春励志故事。

“以前大家看到我,都‘傻根’‘傻根’地叫,现在他们都改叫‘许三多’了———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因为它说明我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王宝强特有的笑容中,带着些许自豪地说。

“我就是许三多”

让普通观众熟知王宝强的,是《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在王宝强自己看来,“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的则是“许三多”。

王宝强说:“‘傻根’、‘阿炳’只能说有我自己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我不可能像傻根那样。而‘许三多’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宝强,因为无论从举止还是内心,他是一个很丰富很现实的人,而且跟我很像。”

8岁那年,王宝强“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于是他去了少林寺,因为深受李连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以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电影。

在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练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宝强连“拍电影”都没有见过一次。这时,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对他说的话:这里真的不是拍电影的地方。

16岁的时候,王宝强决定去“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当时,他的父母对他说:你这没头没脑的孩子能闯出个什么天地来?的确,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背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演员的训练,想通过演电影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当时看来他这个理想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北漂”生活是极端艰苦的。那时王宝强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门口等待一个群众演员的机会。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挣20块钱,还有剧组的盒饭吃。这个机会不是经常有的,为了生活,王宝强就在北京的各个建筑工地上做起了农民工。

让王宝强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个除夕。当时他口袋里只剩下2元钱,在这个举国欢度春节的时刻,他只能选择躺在工棚里睡觉,用睡觉来熬过那阵阵袭来的饥饿和孤独。王宝强说他那个时候从来不告诉父母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说自己挺好的,因为怕父母担心。

王宝强说:“我跟许三多的经历很像,他在当兵前被他爹叫‘龟儿子’,都不敢言语,我刚从老家到北京去做北漂时,也很懦弱,怕被别人瞧不起,因为俺家是农村的,没有背景,没有条件。我做武行,却又长了一个苦瓜脸,他们都嘲笑我,说我一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我很自卑,但也很好强,所以刚到北京那会,经常打架。”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扬在众多的试镜资料片中看到了王宝强,于是,18岁的王宝强被选中出演处女作《盲井》。这部电影于20xx年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20xx年获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泰国金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王宝强说:“我很幸运,不光是因为我等到了机会,还因为这个机会是在我最单纯的年代降临的。我不敢保证,假如换了今天的我,我还会不会相信这个机会最终真的会到来。”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4:萧煌奇

1976年萧煌奇带着先天性的白内障出生,他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这个世界的模样,四岁的时候他接受了眼部手术,开始可以看见朦胧的大千世界,如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可上帝似乎很喜欢开玩笑,高一的一个下午,他和同学在专用篮球场玩着篮球,他站在篮球架下接到同学传来的球,投篮未进,他跳起来抢篮板时却发现原本很大的篮球变成了小黑点,世界变得昏暗,他伸出手,却再也接不到任何球。

从天生白内障,到见到光明,再到全盲,人生起落到了让他觉得荒诞的地步,一向乐观的他根本无法泰然地来面对这一切。

他害怕,无助,焦躁。幸好他读的是盲校,老师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并开导他说,只要学会怎样生活,找到属于看不见的信心跟力量,眼睛就会无处不在。

他用一年的时间来让自己沉淀,学习盲人该学习的一切,当明白所有的悲惨都已成定局的时候,他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情绪里,始终陪着他的是吉他和那些饱含情绪的音乐。老师和同学,鼓励他参加歌唱比赛,就在这一年,他获得第八届残障人金鼎奖歌唱比赛第一名,他忽然明白自己抓住了老师所说的,那无处不在的眼睛。

20xx年,他把心里所有的心思都写在一首名为《你是我的眼》的歌曲里,该曲荣登金曲榜,一跃成为KTV排行榜的冠军,没有大的宣传,刚出道的萧煌奇入围了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与“最佳作词奖”,音乐成了他的眼睛。

20xx年,一首由黄小琥演唱的《没那么简单》在KTV里感动了许多人,也唱哭了许多人,而这首《没那么简单》便是萧煌奇为黄小琥量身创作的。

萧煌奇和黄小琥相交已经很多年。多年前,萧煌奇的爸爸为黄小琥家做装修工程,他把爱唱歌却无处施展才华的儿子介绍给黄小琥。听过萧煌奇的歌后,黄小琥非常欣赏,带着他去很多Pub驻唱,说服那里的老板,让他有工作机会。

在那段时间,小琥会鼓励安慰他,开车载他去自然美丽的风景区,并用她的眼让他的世界绚烂起来。当然她更欣赏他的音乐创作能力,所以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向他邀歌,萧煌奇对黄小琥的感谢自然是不需用言语,于是他想用一首适合黄小琥的歌曲来报答她。

《没那么简单》,真实地写出了黄小琥的心态,也写出了将近三十岁女人的心情,这首歌在黄小琥出于真性情的演绎之下,席卷了华语歌坛,把他们送上了事业的高峰。

萧煌奇从不介意别人叫他盲人创作歌手,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可是心里很坚强很清晰,他是用耳用心去感受别人的感情。从小到大,从家人到社会,有许多的人都给了他无私的爱,他把这些感激化成歌声回报给所有的人。

从出道开始,萧煌奇凭借他充满真情的音乐年年入选金曲奖,20xx年,20xx年分别夺得金曲奖“最佳台语男演唱人”。而他全部创作的《真情歌》这张专辑获得了最佳台语专辑奖,拿奖的那一天,当主持人念出了“萧煌奇”三个字,这时他看见了无数双支持他的眼睛,这一刻世界就在他的眼前。

他获得了成功,找到自信,有了强大的力量,可沉静下来,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有一天眼睛能再看见,跟自己喜欢的朋友、家人一起环游世界,把我自己的音乐带到世界上每个角落,让更多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萧煌奇。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5:杰克·伦敦

1920xx年,24岁的美国青年杰克·伦敦创作的第一本小说集《狼子》出版发行后,不仅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一举挤进知名作家的行列。同时,也让他得到了一笔优厚的收入。这笔稿费让原本生活还处于贫困线上的杰克·伦敦稍稍摆脱了困境。

由于家庭生活一直非常清贫,杰克·伦敦自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虽然现在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稿费,但他写作起来仍像以前那样节约:每次,在稿纸上写作时,在写完稿纸的正面后,再反过来写稿纸的反面,从不浪费一丁点地方。

一天,一位朋友来杰克·伦敦家里做客。当时杰克·伦敦正在进行小说创作。他抱歉地让朋友稍等片刻,等他写够1000字后,就立刻停笔过来陪他。

十几分钟后,杰克·伦敦写完字快步走了过来。朋友好奇地问他:“你天天都在写作吗,每天大概要创作多长时间?”

杰克·伦敦微笑着回答道:“我每天规定自己只写上1000字左右。同时,每星期只写作6天。剩下的那一天,我会将自己前6天的稿子再全部进行修改,并反复推敲,决不容许文章里有半句废话。”

朋友好心地对杰克·伦敦建议道:“你现在的生活并不算多么富裕,为什么不多挥上几笔,每天写上四五千字甚至一万字,那样的话,不就能多换一点稿费吗?更何况,以你现在的名望和威望,还担心编辑会不刊登你的稿子吗?”

杰克·伦敦听后,严肃地回答道:“一个人如果只考虑填饱肚子,一定写不出好的作品来。须知,好的作品不是从墨水中流出来的,而是用心写出来的。写作好比砌墙,每一块砖都必须经过郑重选择,这样才能盖起富丽堂皇、风雨不动的宫殿来!”

确实有许多捷径可以使我们获得一时的鲜花和掌声。但要谨记一点,想要获得众人的认可,还需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

以上就是励志人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青春奋斗故事,谢谢观赏!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