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励志故事 > 讲如何处世的小故事两则及感悟


讲如何处世的小故事两则及感悟

时间:2019-09-15 20:53:29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10    

故事1 猫的名字

一个人高价买了一只猫,他自认此猫长相不凡,因此便取名叫虎猫。一天,他特别邀请了一群朋友来家里观赏这只猫。

有个朋友向他建议,老虎固然凶猛,不如龙来得神奇莫测,不如叫龙猫。

有一个朋友则建议,龙固然比虎神奇,但龙升天需要依附空中的云彩,云岂不是超过龙吗?不如取名为云猫。

又有一个朋友对他说:“云虽能遮天,但风一来云就消失无踪,不如叫风猫。”

又有一个朋友说道:“风一碰到墙,就被挡住了,不如叫墙猫。”

有一个朋友则说:“墙最怕老鼠打洞,不如叫鼠猫。”

这人听过这些人的话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捕捉老鼠本来就是猫的本性,猫就是猫,为啥要使它失去本来的面目呢?他终于想明白了。

【感悟】

猫就是猫,猫的本性就是捕捉老鼠。离开这一点,而奢谈其他种种威猛形象,过人本事,都会将猫弄得面目全非,猫不猫,虎不虎的,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故事2 付出与得到

楚国大举进犯齐国,齐王派淳于髡去赵国请救兵,让他携带黄金一百镒、车马十辆作为赵国出兵的交换条件。

淳于髡接到大王的口谕之后仰天大笑,齐王莫名其妙,问道:“你嫌东西少了吗?”

淳于髡忍不住笑答道:“哪敢嫌少!”

齐王追问:“那你笑是什么意思?”

淳于髡回答道:“臣想起今早遇到一个人的可笑行为,故觉得想笑,决无嘲笑大王之意。”

齐王问道:“今早有什么可笑的事发生,给寡人讲讲。”

淳于髡回答:“臣今天早上在上朝的路上,经过田地时,看见有一个农夫跪在路旁祭田,他举着一只小猪爪,端着一盅酒,嘴里振振有词地祝愿说:‘土地爷啊,求你保佑,让我五谷满仓,猪牛满圈,金银满箱,儿孙满堂!’我见他手里拿的这么微薄,嘴里要求却那么奢厚,所以越想越好笑。”

齐王听了很惭愧,便增加了黄金一千镒、白玉十对、车马百辆,让淳于髡带着这些东西到赵国求救。

赵王看到这些东西,立即拨给齐国精兵十万,战车千辆,星夜赶来齐国解围。楚国得到消息,连忙星夜撤兵回国。

【感悟】

付出与得到,永远是对等的。如果“手里拿的这么微薄,嘴里要求却那么奢厚”,只想要丰厚的收获,却吝于付出,其结果只能得不偿失。

热门专题: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 评论
6人参与,6条评论
  • 最新评论
2022年11月25日 13:47 天南地北 [山东省东阿县网友]

果断支持

2022年11月25日 12:36 怒默语晨

1. 大伙看龙舟赛,烧麦被挤到水里。粽子想都没想脱了衣服就跳下去救,结果自己直往下沉。两个都被汤圆救了上来。汤圆骂粽子,你丫脑袋被石灰水泡了,看见穿裙子的就不要命!2. 端午节到了,公司行政部给外籍员工每人发了一篮粽子,第二天一个外籍员工打电话给行政部表示感谢:“你们送来的那个东西非常好吃,尽管外面的生菜有点硬。”3. 米饭与包子打群架,米饭见包着的就打,豆沙包,蒸饺无一幸免。 粽子急了,把衣服一撕:“看清楚我是卧底! ”

2022年11月25日 9:30 只因我爱你 [河南省市辖区网友]

言过其实一个品性不良,不务正业,老是花天酒地的男人死了,他太太平时虽恨他入骨,但也不免含悲在灵前谢客.听到朋友在念祭文时,有一段竟是:君性纯厚,品性兼优,赡家教子,济富扶贫,无不爱戴.他太太低声问儿子:你快去看看,棺材里躺的是不是你爸爸?谁更节约妻子:你看我多会过日子,衣服一个月洗一次,节约了多少洗衣粉?丈夫:我比你更节约,我抽烟一支接一支抽,连火柴都不用一根.

2022年11月25日 7:25 弄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网友]

口渴爸爸把儿子哄上床后,回到自己的卧室准备睡觉。“爸爸! ”儿子叫道。“什么事儿?”“我口渴,给我拿杯水好吗?”“你刚才不是喝过了嘛?快睡觉,我已经关灯啦! ”5分钟后……“爸爸,我口渴,你就不能给我拿杯水吗?”“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你再叫我揍你! ”又过了五分钟……“爸爸! ”“又怎么啦?”“你过来揍我的时候一定要带杯水! ”夏日的蚊子有一天,两兄弟在睡觉弟弟对哥哥说:哥今天蚊子好多哦~......

2022年11月25日 2:47 和风戏雨

某寝室女生,为了表示友好与亲切,排号为大姐,二姐,三姐……另一寝室男生得知,遂偷偷排号为大姐夫,二姐夫,三姐夫……

2022年11月24日 20:52 僧尚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网友]

我们高中时候快会考了,上的是地理课,老师在上面报一个地名我们就在下面回答矿产,说了很多地方,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江南产什么?”全班男生齐声回答:“江南产美女! ”


欢迎阅读『讲如何处世的小故事两则及感悟--励志故事--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