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高三励志 > 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


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

时间:2023-02-10 04: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5    

不要让心中常存悲戚,年轻人要阳光才能充满对未来的希望,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依旧奋发向上。下面是由励志人生小编整理的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篇一

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满足这种追求,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体验最大的快乐

有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获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的同时,自然会接受外在信息,在先前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的知识大厦。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完善。

按理说,学习是不需要督促的——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孩子厌学呢?原因很简单,学习的诱因是自我需要,本应该让学生充分自主,主动求索,自发进取,而学校教育将学习变成了高压灌输——思想、方法、知识,乃至一切行为都要用灌输的方式来处理。其结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追求。打个比方,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境界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方略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做法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厌学由此产生。

要想让学生乐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需要什么呢?搞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人的本性谈起。马斯洛的五种需要中,除了生理、安全、社交外,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才是学生最实际、最迫切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内需”,获得尊重靠“外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尊重。

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由这些智者的精辟论断不难看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精神的成长首先需要自信。只教给知识,而没有培养信心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远年轻。遗憾的是,我们的掐尖式选拔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分数的获取,而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无人上心,往往还泼点冷水,讽刺打击。孩子只有在获得精神关怀后,才能投入地学习,而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点困难就会退缩。所以,明智的老师第一节课都会对学生说,“你可以忘记我教的所有知识,但不要丢掉你的自信”。

精神的成长还需要自主。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学生独立精神的缺失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之源。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说:“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当今的独生子女依赖心理严重,在学习上被动接受,不求甚解,即使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教学又习惯于包办,惟恐学生不会这不会那,不敢放手,不去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反而以“驯服”、“压制”为能事,以学生“听话”、“顺从”为管理目标,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的机会。

有效教学要想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欲望,前提就是归还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只有自主,才能解放学习力。就像当年的生产队吃大锅饭一样,社员没有种田自主权,于是出工不出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包田到户后,拥有了自主权,民农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大增,与此前形成鲜明对比。

自主学习,学生与教师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作主,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能自主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不会再敷衍塞责、偷懒磨滑。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应该是自主、能动地生成,而不是外部力量的雕刻、打造。

自主学习必须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具体说来,学生有如下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真正的自主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兴趣而拼搏,再累也觉不着。正像爱打球的男生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出汗是享受;棋迷盯着黑白棋子——熬夜就是幸福。你让一群老太太追着足球跑,让不知围棋死活的书呆子去下棋,那比出苦力还不堪。学习需要自主,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

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篇二

假期就像一次博彩,时间就是一笔赌注,有些同学随意挥霍,一天天被浪费掉,输得血本无归,直到开学前一天才熬通宵写作业。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通过假期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成功的潜质。在寒假,除了正确规划学习,还要进行严格的自律训练和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让这个假期成为人生新的起点。

同一时间补习一门功课

在寒假期间的学习,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在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每个假期都会参加一个补习班。根本原因就是我不想很辛苦地思考一些方法、规律,因为老师几个小时就能够把他们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感觉就像学会了“吸星大法”,可以把别人的“内力”瞬间化为己有。开学以后,我拿着那个厚厚的笔记本形影不离,生怕别人偷取了这本“秘籍”,成绩自然上升很快,因为我用一个假期走就完了别人要摸索好几年的路。

一个寒假最好选择一个科目补习。我见过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上午上英语,下午补数学,晚上还要学物理,从教室出来,孩子们一个个表情麻木。这种被安排让他们消弭了学习的动力,忘记了自己最需要什么,结果只有一个:孩子的成绩永不见提高。这就像烧水,一次只烧一壶水可以很快烧开,如果在同一时间烧10壶水,不会有什么结果。

另外,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一定要看师资。如果一群老师年轻又很牛,那就一定要去,这样的老师会告诉你离你并不遥远的他们的学生时代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做题,就要做真题

除了参加辅导班,大部分时间还属于自己,但很多同学的学习效率很低。有没有盯着一页书看半小时?有没有一天看不了一个单元?有没有做了好几套卷子错误率依然很高?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说明学习方法有问题。

我的核心理念是“以终为始”。不管大家是初三还是高三,最终要面对的就是中考、高考的那一纸试卷,所以我们课下所有的努力都要围绕中考、高考展开。真题代表最新的命题趋势和测试难度,对待真题我们既要做考生,还要做学生。

做考生的心态是面对题目,严格按照时间检测,以熟悉每种题型所占时间和自身弱点。但做真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提高成绩,因为它只是检测你当前水平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还要拥有做学生的心态,扎扎实实地对错题进行精细研究。

如果大家能够把每一套题目中的错题全部收入囊中,做完10套真题以后你将拥有一笔“财富”。错题之所以会错,是因为那部分内容是自己的盲点,如果把所有的错题全部总结下来,就是把所有弱点补齐,那时候就是“天下无敌”了。

远离学习的天敌——床

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堪称是效率最低的学习环境。有多少次,你是背着所有的书本回去,立志要在假期通读所有科目,但最后又都原封不动地背了回来。

在家学习的天敌之一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床。很多同学前一天晚上把闹钟调到6点,躺在床上想着一早起来跑步、读书、好好地吃一次早餐,甚至为父母做一次早餐。第二天闹铃一响,许多人动作基本一致:顺手把闹铃摁死,然后宽慰自己说,我再睡10分钟,就10分钟。于是,当再次睁眼的时候,已经是早上9点了。

这种早上想起但起不来的痛苦大家都经历过。如何克服呢?首先,不要太生猛地改变你的规律。平时8点起床,突然要提前两个小时起床,自己说了都不信,身体更不能接受。一开始只需要比平时早起15分钟就行。建立成就感是坚持下去的核心动力,当很轻松起床以后,就有了第一次的自信,然后慢慢扩大到提早30分钟、40分钟……

另外,晚上不要熬夜。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旧的一天,早上不起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新的开始。晚上洗漱完后在床上看书是很好的选择,困了顺手把灯关掉,也不用刻意培养自己的睡意。

不要在鼠标上消磨掉好时光

如果早上没有起来,而且家里还能上网,恭喜你,这个寒假基本荒废了。

荒废的过程大体如下:9点起床,怀揣一颗内疚的心,边吃早饭边忏悔,但转念一想,没关系,我利用白天好好学习就是了。然后,把自己最头疼的英语卷子打开,一道题接着一道题地往下做。过了20分钟,很是受伤,眼前的文章什么也没看懂。接下来又转向听力,过了15分钟几近崩溃,因为除了冠词、连词没一个能听清的。这时安慰自己,我先上网放松一下,于是打开微博,更改一条状态,然后很自觉地继续做题。这个时候,内心开始变得浮躁不安,“有没有人给我留言呢?”“谁会看我的新状态呢?”最后实在忍不住,打开电脑,发现果真有人留言,于是兴奋万分地去回复,同时还浏览着别人的分享,一会儿看个视频,一会儿看篇日志,顺便再玩个什么游戏……时光匆匆溜走,直到父母叫你吃饭,不知不觉中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如此,晚上如此,天天如此。开学后,你又发誓,回到学校我一定好好学习,把寒假在家浪费的时间统统找回来……

这个问题的核心解决之道是去图书馆。我经常去省图书馆做讲座,有时会到自习室逛一逛,发现身在其中会产生无比强烈的学习冲动。因为每个人都在安静地读书、做笔记,形成了足以感染一个人的强大气场。骑个单车,带上一本书去图书馆,一天丰富而充实。

学习优秀者的思维程序

有一句话叫做“优秀是一种习惯”,我认为优秀是一套独特的心智程序。寒假期间,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

我们不能改变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于这些事实的看法,由此产生完全不同的精神。举一个例子: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贫穷;第二体弱多病;第三小学没毕业,如果他去创业,会成功吗?”许多人会回答说“这个人将死得很惨”。但是,有一个人的回答完全相反,他说:“这三个条件是上天给予我创业的恩惠,让我受益无穷。第一、我家里很穷,托贫穷的福,我从小就尝到了擦皮鞋、卖报纸辛苦劳动的滋味,并以此得到了宝贵的童年创业经验;第二、我一出生,就体弱多病,托病弱的福,我得到了锻炼身体的机会,这使得我到老年也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第三、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托学历低的福,我没有以书本为师,而是以世人、红尘、生活为师,这让我比一些纯粹的书呆子更有智慧。”贫穷、体弱多病、学历低,这些创业中的死穴,被这个人的心智程序构建成受益无穷的恩惠。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松下幸之助,日本经营之神。

以上问题的回答反映出人们的心智程序是截然不同的。

强大从内心开始,希望同学们从这个寒假开始改变,不再懒散拖沓。从明天起,每天多做一点点,终有一天,别人再也无法超越;从明天起,每天多梦想一点点,终有一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高考前必须看的励志文章篇三

20xx年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初步建成,解决了“何人、何时、何地”的问题。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其实也缺乏“卫星导航系统”,没有目标、不知做什么、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

每个学生可能都知道这个道理: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的确如此,搞好学习确实要懂得劳逸结合。俗话也说得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英国也有句名言: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有些学生也把这样的话当作自己的经验之谈,或者是想让这样的话来规范自己,然而事实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呢?

关键是“度”的把握。

以下六个字可以帮助大家把握好这个“度”,值得每一个学子铭记:此时、此地、此事。

所谓“此时”指的是:某一个时间你该做什么就应做什么。比如,晚上过了11点你还不睡觉,就是不懂得“此时”。

所谓“此地”指的是: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比如,上体育课,你在操场上却拿本书,到了教室,你却拍篮球,就是不懂得讲场合。

所谓“此事”指的是: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就要努力认真把这件事做好,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人在曹营心在汉。比如,广播里放听力的时候,你却想着用自己的MP3放听力,就是不懂得“此事”。

大凡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懂得“此时、此地、此事”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佼佼者往往并不是一味埋头苦干者——他们不仅会学,而且会玩。恰恰相反,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学习差,而且也不会玩。

比如说,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同学都喜欢打篮球,然而真正要他上场进行篮球比赛,他们却有逃避,不敢上。学校开运动会,你本指望那些平时的“玩头”踊跃报名参赛,哪知他们一个项目也不参加—原来这些平时舍弃吃饭的时间在篮球场上“汗流浃背”的同学只不过是“浪玩”、“傻玩”,“狗肉包子端不上正席”,真正能上战场的,还是要靠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者。

难道说这些同学的智力差吗?非也,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同学有一个聪明灵活的大脑。那为什么成绩差?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做到“此时、此地、此事”是也。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