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故事,有条件的过来看看吧。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关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故事篇1
学说话、学走路都比别的孩子慢,在旁人眼里资质平平的孩子,如今却拥有数十项发明,被誉为‚中国的小爱迪生‛;
高考分数离省控线有8分之差,可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全国性比赛时,成绩却超过了众多优秀学子,捧回众多奖杯……
这个人就是今年25岁的胡铃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今年5月4日,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这是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当代青年的最高荣誉,这也是江苏青年首次获此殊荣。当天,在中国青年群英会上,胡铃心还作为新时期青年英模代表发言。
4日晚,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北京参加颁奖活动的胡铃心。他反复说‚我不是一个天才‛,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母亲的‘纵容’‛
‚我并不是一个天才,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亲的‘纵容’。‛胡铃心说。
1982年12月,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普通家庭。他小时候特别爱动,好奇心强。1岁半时,他对停在家门口的大汽车有兴趣,钻到车底,汽车盘根错节的零部件吸引了他。母亲没有急着把浑身都是泥的儿子拉出来,而是蹲在旁边,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耐心地告诉他,直到1个多小时后胡铃心满意地从车底下钻出来为止。
胡铃心3岁时,天空中偶尔飞过的一架飞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脱口而出:‚长大后我也要造
飞机。‛母亲听了,帮他买了很多飞机模型和玩具。胡铃心8岁时,母亲带他去少年宫玩,一架老式的苏式歼击机‚米格—15‛又激发了胡铃心对飞机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母亲又买来了《航空知识》,让儿子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飞机。
胡铃心上学了,他仍然按自己的喜好去研究、去发明,而母亲从不干涉儿子的学习方法,也不催促他把时间从发明创造转移到学习上来。在中学阶段,胡铃心在母亲的‚纵容‛下,发明了‚高效率扳手‛、‚定量倒药瓶‛等20多项成果,其中15项在各类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还有3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高考差8分,执著的好奇心打动南航老师‛
胡铃心醉心于科学发明,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20xx年,他参加高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他心仪已久的学校。高考成绩出来了,胡铃心只得了597分,而福建的省线是605分,南航的录取线则更高。
胡铃心说,幸运的是,他的执著的好奇心,最终打动了南航的老师。他被南航破格录取,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到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
入校后,南航特别安排我国著名航空航天专家、原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昂海松教授担任胡铃心的导师。为一个刚入学的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南航尚属首例,在全国高校都不多见。
为方便胡铃心研究,学校还为他免费开放大学生科技中心、创新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设立了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等。
‚我并不是天才,我的成果都是失败上百次甚至上千次才产生的‛
如今的胡铃心,在别人眼里似乎是一个奇迹:他的科研成果多次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得最高奖项;他组建南航‚迅杰创业团队‛并担任团队队长,将南航的‚微波快速修复技术‛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并获得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美国一出版社还出版了记录他成长历程,反映他科技发明和航空航天研究成果的彩色画册《航空航天天才少年——胡铃心》……
‚我并不是天才,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失败了上百次甚至上千次才产生的,是汗水的结晶。‛胡铃心再一次强调。
‚微型扑翼机‛是胡铃心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并获得了最高奖项——特等奖。然而,胡铃心却告诉记者,为了研制这个作品,他已不记得自己失败过多少次,经历过多少不眠之夜,甚至放弃了寒暑假……20xx年,在昂海松教授指导下,胡铃心和伙伴开始研制微型扑翼机。当时,国外对微型扑翼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更无人涉足,胡铃心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只有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微型扑翼机的研制中去。那时,胡铃心在江宁的将军路校区学习,而试验室在校本部,往返路程要1个多小时。他经常一研究就到半夜,无法回宿舍就睡在昂海松教授家里。1年半后,微型扑翼机终于飞上了天。
作为一名学生,胡铃心始终坚持刻苦学习。虽然入学成绩不够分数线,但他入学第一年后总成绩跃至班级第二,此后他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胡铃心获得了南航首批本硕连读的资格。不仅如此,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还获得了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当大家依然沉浸在入学的喜悦之中时,胡铃心早已开始了新的征程。在他眼里,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对我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胡铃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都包含着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支持。他先后用获得的奖金购买了‚数字存储示波器‛捐赠给了南航大学生科技中心,并捐出奖金1万元资助了好几位经济困难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他深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将科技的魅力传播给更多爱好科技的同学,激励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科技创新的洪流中,他为同学们作发明创造报告。
‚我选择了蓝天,我就要在蓝天放声歌唱。‛如今,年轻的胡铃心将继续深造,为明天遨游长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故事篇2
个人介绍:张奇身患残疾,矮小与侏儒让他遭到很多冷眼歧视,但他乐观自强,积极进取,学习成绩优异之外也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活动近百次,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在他担任学院志愿团团长期间,组织参与湘潭县大安学校的爱心图书馆的援建,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有了更接近知识的机会,也将志愿的阳光播撒在他们心中。同是张奇也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谈起张奇,无不点赞。
矮也能顶天立地记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张奇的追梦之路
梦想似乎是遥远的,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一步步的拉近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越来越短时,它就不再是梦,而成为了触手可及的想法,无论如何,不要放弃走向梦想的脚步。勤奋学习、热心公益,他在追梦路上永不言弃;身残志犹坚,命运挑战面前,他没有沮丧与沉沦,而是用他的毅力与乐观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我就是不一样的我,我为自己而活。张奇。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1991年,张奇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一个农村家庭。由于生长激素的缺乏,致使他从出生起就比常人矮一截,1米26的身高总是让他无情地被茫茫人海所淹没。幼年时,为让独子张奇能像同龄人那样正常成长,他的父母总会在农活空闲时带着他四处奔波求医,巨额的医药费让原本就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添霜。
从小到大,张奇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异样的眼光冷冷地射向他的内心,总会有嘲笑的话语传入他的耳朵。坐在课桌前,他要尽力向前伸躯半个身子才能够到桌面;上下楼梯时,他要尽力抬升双膝才能登上台阶
当说到身高给他带来的诸多困扰时,张奇说:我的童年充满了冷眼与嘲笑,每当出家门前,我就会开始担心害怕、羞于见人,总觉得自己走到哪里都会无地自容。面对儿时的自卑感,张奇的父母就以霍金等身残志不残的成功人士为列,以此让他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成。
所以当再面对冷嘲热讽时,张奇已经能将这一切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并朝着自己坚定的方向大步迈出。以第三名考入重点高中、多次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被学校感动十大人物提名接连不断的硕果就在张奇的辛勤耕耘后毫无疑问地成为囊中之物,而他并未因此冲昏头脑,反而以更好的心态、更高的标准和更多的行动来不断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矮小与侏儒或许注定会永远伴随着张奇,但他说:我要永不间歇地向前跑,就在那些冷眼和嘲笑中跑出属于我的灿烂人生。
向前追 带着勇气和执著
初进大学,由于档案分配有误,原本报考工商管理专业的张奇被安排就读历史学专业。军训期间,刘校长看见了虽身体不便但仍坚持训练的张奇,并在了解了他的相关情况后帮助
他转专业。当谈到这知遇之恩时,张奇说:感谢校长,这才使我有机会重新学习我热爱的专业,并走进商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但是,伴随着转专业带来的问题接踵而来,除去公共课程,工管专业在大一上学期还另设有包括高数在内的六门课程。除了要补修未学过的学科,还要学习新学期的课程,这一切让从未接触过经济类课程的张奇苦不堪言。于是,视频授课网站成了他经常主动学习的宝库,自习教室则是他长期学习的战地。每当在学习中遇见困惑时,张奇总会在独立思考后向老师诚心求解,并积极与同学们进行经验分享。
水滴石穿,铁杵磨针,张奇终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大一学年内补休完剩余课程,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面对老师的表扬,张奇说:我就像刚站上跑道的赛手,所有的同伴都已经比我先启程了半年,我必须强逼着自己日以继日地狂奔,只有那样才能追上甚至赶超大家。
关于大学生的青春励志故事篇3
谷振丰
谷振丰,男,党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曾获得清华大学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家一等奖学金,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谷振丰已签约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决心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谷振丰的家庭是一个三代军人之家,祖父参加过解放战争,父亲、伯父、舅父和姑父都参过军。而且,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看了不少革命题材的电影,对冲锋陷阵、勇敢杀敌这些情景早就憧憬不已。军人家庭环境加上这份天性,他的军人梦越来越强烈。
20xx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看到了清华大学国防生的招生简章,当时真是欣喜万分。从小到大,清华一直是自己梦寐的知识圣殿,而如果能够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光荣的国防生,又可以圆自己长久以来的军人梦,这是多么两全其美的事情!如今这最佳的选择就摆在面前,谷振丰当然不能错过。他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进入清华园之后,随着知识的增长,谷振丰体悟了更多的道理:国防生其实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国防生既是普通的学生,同时还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国防事业的重要性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高标准。谷振丰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花了许多精力培养自己其它方面的能力,并且参加了许多国防军事方面的活动,以求增进对部队和国防现状的了解,便于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国防事业。
勤奋努力,永争第一
在清华园里不乏学习的好手,但谷振丰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每一个学年都是班级第一。谷振丰最初考入清华大学时成绩并不突出,仅在一学期之后就攀升到班级第一名,可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勤劳的汗水;也可以看出他在学习方法上有其特别之处。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从班委到党课小组长,再到院团委理论组组长和TMS协会航院分会长,现在是航院20xx级本科生的辅导员。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谷振丰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谷振丰深深地感受到:大学的学习,更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因而,学习不仅是懂得那一系列的原理或者方法,还要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它们,学会运用它们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学的学习要学会思考。他在学习微积分的时候,对教材上的每一个证明题都仔细做了推导。他认为要很好地把握这些原理,想清楚它们的来历,有时候比多做几个习题有效得多。他阅读教材非常仔细,经常给教材挑错。这让他受益很多。此外,他经常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是一经讨论就让人豁然开朗,集思广益。他对学习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在勤奋学习之余,谷振丰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要真真切切为大家做点事情,扎扎实实地为同学服务就是体现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谷振丰说担任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付出,对自己锻炼很大。在每一个岗位上,谷振丰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毫无怨言,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在同学心目中,谷振丰是一个非常容易相处的人,和周围同学的关系都很融洽。在做人上,他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对他言传身教:跟别人相处,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想一想,善待别人,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与和谐。由于在农村长大,而且又是长子,所以他特别能吃苦,特别勤快。在大学里,他总是主动地去打扫卫生、打热水,从不计较。
谈到与同学的相处之道,他说:“我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处世办法,无非就是对自己严格点,对别人宽容些。而且,在清华,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优点,都有长处。不能因为自己的某些方面比别人强,就自以为很了不起——谦逊一些是很必要的。”谷振丰的兴趣非常广泛,在专业学习以外,对体育活动倾注了不少的热情。清华有句著名的口号“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谷振丰正是此言的躬行者。从大一至今,每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他都没有缺席过,除了大一参加的是十公里的赛程,其余皆跑完全程。在他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还给了他坚强的意志力。此外,他还涉猎了许多文史哲一类的著作,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求他所关注的问题的
答案。博览群书是他的一个追求,他课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阅读许多学科的书刊,包括文、史、哲、经济、自然科技等。现在,他对中国哲学和古文化很感兴趣。
在清华,有句名言广泛流传于学生之间:“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谷振丰正是这句名言最坚定的拥护者。身处航天航空学院,本科专业是飞行器设计,谷振丰从进入清华园的第一天就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了。20xx年9月开始,谷振丰和同学一样开始面临就业的选择,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历程。谷振丰深深思索着自己的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将决定是否能将自己最大的能力体现出来,是否能为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选择什么样的单位不应只考虑自身的物质利益,而应该放眼未来、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就大事业,应该看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是否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选择了国防,就不应该去讲求生活的舒适,环境的安逸,而应把自己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谷振丰毅然选择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地处西部戈壁荒漠中的卫星发射基地。他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将会充满坎坷和艰辛。我深知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要求我坚强地去走,要我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我不会畏惧,因为在我理想的路上,每一次战胜困难必然会让我看到父母和同胞们的笑容,听到母校和老师们的鼓励,那会令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我已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任何考验,并坚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去,真正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