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大学励志 > 解读复旦大学校训含义及寓义


解读复旦大学校训含义及寓义

时间:2017-03-30 20:47:2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2890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温崇信

论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复旦校训的两句话是由这里来的,用简单的语句来解释,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为阐发复旦校训的涵义,必须分别详细的说明,先说明博学。

博学,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到如今,学识的范围更广,门类众多,以科学而言,凡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均可称为科学,自然科学以物为对象,是研究自然物质及其现象之科学,如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等,社会科学以人为对象,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以求发现其中因果关系之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今日之学识,真是汗牛充栋,浩如渊海,齿豁头童,尚不易有一技之长,一学之精,我们应当先对工具的学识,如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论理学,有切实的基础,然後进一步的对各种学科有个一般的了解, Know something in everything然後再进一步的,各就性之所近,学之所长,国家时代之需要,求一门或数门学识的专精Know everything in Something 前者为通才,後者为专才,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日世界,研究学识的步骤,必须由通才而转向专才,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好多科学均是有联带关系的,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绝不能把样样学识都学得精通,守约就是精通於一种或数种科学,我们求学,很容易犯一通病,样样都好像懂得,其实样样都未深切了解,样样都好像能勉强做,其实样样都做不好,甚至於都不能做,今日求学,不仅读今人书,并须读古人书,不仅读中文的书,并须读外文书,不仅读二流三流的书,还须读原作家的书,并须读报章杂志,听专家演讲,尤其重要的要做记,「日记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读书有时如走马看花,有时如拈针刺绣;有时可浅即止,有时须熟读深思,经过了深切研究,不了解的了解了,记不得的记得了,於面,盎於背,畅於四肢,那种乐趣,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学习这个名辞包括学与习两方面,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注:「学,效也,习,鸟数飞也」无论研究那一种科学,获得知识技能之必要历程,均为学与习,惟有从力行中求真知,数学要做习题,理化要做实验,仅了解原理原则是不够的,我们对「习」一方面,要多下苦功,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常嫌社会科学空洞抽象;研究社会科学的人常嫌自然科学枯燥艰难,许多人常避难就易,认为学社会科学,就不必了解自然科学,而在另一方面,学自然科学的人,常漠视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常识,其实,学识是彼此关连的,是各有其重要性的,研究社会科学而不研究自然科学,没有根;研究自然科学而不研究社会科学,没有果,现在就是研究高深的社会科学,有时也要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任何科学的本身,无所谓难易,亦无所谓有无兴趣,难与易;有兴趣与无兴趣,全是我们的主观,避难就易,易者不一定,而困难增多,咬尽牙关去解决困难,则难者不难,易者更易,如果我们肯集中注意,认真研究,反覆练习,了解熟练,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逐渐的难少易多,兴趣盎然。

笃志,求学不是为的装饰品,「世代书香,荣宗耀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时代是过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不应当再沉醉了,求学决不是为的镀银、镀金、面子、光荣,求学不是为的敲门砖,我们脑海里不应仅有「十年寒窗下,一朝成名时」,不应仅有中学毕业、大学毕业、普考、高考、委任、荐任、简任,更不应有「一佛出世,?犬升天」,求学当然为求生活的技能,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求学是学生活之道,不做家庭的消费者,不做社会的寄生虫,但是仅学会个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够的,士要先立志,且必需笃志,志大人之学,养成德智体群平衡发展的健全个人,社会的健全份子,国家的健全公民,为人群服务,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以生活为目的,以生命为意义,要改进人类全体的生活,要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要学如何使国家转危为安,转弱为强,如何安定社会,富裕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夫饥,我饥之,一夫寒,我寒之」,「承先启後,继往开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以我们小小的空间,短短的时间为当代最大多数的人谋最高的幸福,要立志研究什麽科学,要立志做什麽事,要立志做什麽样的人,未立定志向之前,要多多思考,?立定志向之後,就要坚苦卓?,断不可见异思迁,蜘蛛做网,蚂蚁觅食,全给予了我们坚忍的教训,人生仅几十寒暑,求学与做事,均不相宜冲动性的常有变化,这山望见那山高,到了那山更糟糕,我们要做到择善固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莫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切问,所谓切切实实的问,必须先审问,先审察而後问,问必需先问自己,审察研究而仍有所疑,然後问工具书,问参考书,问教师,问同学,学贵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奇心为发明之母,Curio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学而不问,只做了一半工夫,在若干的学校里,教师讲解,学生读书,听讲及记笔记,孩子在家中不敢问父母,怕父母嫌噜嗦,在学校不敢问教师,怕教师说他捣蛋,因为问教师而有被问的危险,有的问题可能较为简单,学生问了,怕表现自己的程度浅薄,为教师或同学所讥笑,父母及教师有时遇?困难的问题,或为自己的知识所限,竟会一时回答不出,颇伤胃口,其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世也」,父母及教师如一时回答不出,可以查查参考书,弄明白了再回答孩子。从前旧式部队的军官对集合士兵训话後,大声问士兵;「听明白了没有」?士兵齐声高呼;「听明白了!」回答的精神虽气壮山河,其实谁也没有听明白,我们的脑筋,遇着新鲜的事物或问题,要经常的问,这是什麽(What)?这是如何构成的(How)?这是为什麽(Why)?牛顿因为问苹果为什麽一定落在地上而发明地心吸力,瓦特因为问一壶水开了,壶盖为什麽被蒸气的力量所推动而发明蒸气机,我们一定要问字典,问辞源辞海问百科全书,问其他参考书,问良师益友,问热诚的专家,疑问经指教後,要再研究,要再回想,然後触类旁通,一举一偶而以三偶反,其乐融融!问必有所得,问方能进一步的有所疑,有了进一步的疑,再详加审察研究,可能自己就了解,如竟不能了解,则应当再问,这是求学的必然途径,千万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近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近思就是运用思想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由小及大,由已知及未知,行动前有意志,意志前有思想,演讲是行动,决定来演讲是意志,而这个意志是经过思想考虑才决定的,思想不是空幻的想,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想不是杂乱的想,由天南想到海北,由山川想到人物,无目的思想是毫无结果的,思想是要有起点,有方法,有系统,有终点,所谓有思想程序Thinking Process,谈到思想的方法,我们有时用比较法,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用多年的经验来推断,有时用归纳法,所谓万殊归於一本,有时用演绎法,所谓一本散为万殊,较为周延可靠者,则为归纳演绎并用法,我们学习任何科学或技能,全是不断的在「尝试与错误,错误与尝试」的过程中的,先搜集各个特殊的事实,求得一个假定的原则,再根据这个假定的原则,应用到各个特殊的事实上去以求证,结果定会发现若干错误,研究并改正了若干错误,再根据进一步的各个特殊的事实,再求得一个假定的原则,然後再根据此第二次的假定原则,再应用到各个特殊的事实上去求证,结果又会发现若干错误,又待研究改正,意志薄弱的人,尝试发现错误,即自认失败,没有勇气再去尝试,意志坚强的人,不断的由尝试中寻到错误,改正了错误再尝试,错误是意志坚强的人的参考资料,失败是意志坚强的人的成功基石,归纳演绎并用法的确是较为周延可靠的思想方法,归纳演绎,演绎归纳,进化无穷,至善无极,做近思的工夫,必须慎思,慎思必须明辨,明辨就是要辨别真伪,是非、大小、轻重、长短、先後、缓急、公私、利害、忠奸等等,我们要客观的根据事实,最好的论理是根据事实的论理,我们要主观的学有研究,品有修养,要虚怀若谷,有坦荡荡的胸襟,一尘不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事,毋为感情所蔽,毋为孤陋寡闻所欺,毋为现象所惑而忽其本相。

以上说明了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说明了孔门遗教:审问;慎思;明辨。真知重在笃行;惟有笃行,方能得真知,曾国藩云:「出之於口,入之於耳,口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颜习斋云:「凡事心中了了,口中说说,笔下写写,而不从身体力行过,全是无用。」,我们求学要有志,志大人之学,非为装饰品,非为敲门砖,不仅求生活的技能,我们要有识,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工夫,在德智体群各方面充实自己,锻?自己,健全自己,我们要有恒,有恒为成功之本,持之以恒,日积月累,锲而不舍,自然见效,天资高的勿自傲,天资低的毋自弃,天下无难事,天下亦无易事,十分之一的灵感;十分之九的血汗。

附记:温崇信先生是本校首任校长,任期民国四十七年至五十二年,其事详见「崇信馆记」。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