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晚上,有个前同事找我有点事,随后问我,为什么她当初在公司待了五、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领导依旧不肯重用?
虽然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是公司的失误,没有好好珍惜人才。但我心里很清楚,她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一次周末,她的领导在外出差,急需一个重要的数据,于是立马给这位同事打电话。但电话响了七八声都没人接。原本领导以为她可能外出有事,于是间隔了一会儿又打,但连续打了十来个电话,依旧没有回应。
直到领导把事情处理完,这个同事才回电话解释说,手机忘在家里了。但晚上领导看朋友圈,才发现她居然给共同好友点了赞,而时间恰好是打电话那会儿。
其实不用说领导也知道,她是装没听见,因为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懂,打了这么多次电话,肯定有急事。
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觉得周末是休息日,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不接工作上的电话。
其实谁都不愿意在休息时间去处理工作上的事。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工作的性质和使命就不得不要求你,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和舍弃。
许多时候,我们总在问工作给了我们什么,却很少问自己为工作付出了些什么。人人都想要升职加薪,却很少有人,真正把工作当一回事。
2
认识一个朋友,她曾经是一名行政人员,但经过自身的努力,居然成了老板的助理。
其实论实力和能力,她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因为公司里,业务水平比她高、思维比她更敏捷、比她更优秀的人,比比皆是。但她之所以有这样的好运,跟她的工作态度,有莫大的关系。
比如有一次老板需要一份公司的全年规划,刚好那段时间秘书请假。当老板提起这件事时,大家都在尽力往外推。
有的说,自己不擅长写报告,有的说自己手里的事都忙不过来,甚至公文写作能力强的同事,也不愿主动请缨,因为大家都知道,少做少犯错,做得多错得多的道理。再说了,这是额外的工作,又拿不到丁点好处。
但就在此时,只有她主动担责,说自己可以试一试。她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把规划写好交给老板。
其实那是她第一次写,虽然并不符合要求,但罗列了要点,老板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和润色,工作量减轻了一大半。
她虽然起点低,但在一次次挑战和锻炼中,慢慢成为了全能型人才,领导也更愿意栽培她。
能力和实力,都可以积攒和培养,唯有态度很难纠正,也不易改变。只要肯学、肯干,即便能力差一点,也可以不断精进。
3
最近听说,刘哥又升职了。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刘哥当初在公司也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团队意识特别强。他忙完了自己的工作,还会去当临时帮工。
比如综合部缺人手时,他会去帮忙复印资料、打印文件、寄送快递等;人事部需要做问卷调查、人员清理、建立档案时,他也义不容辞来搭把手;甚至有一次,公司要开一个重要会议,接待人员忙得团团转,他也会去帮忙,掺茶倒水、布置会场、搬桌椅等。并且他做这些事,完全任劳任怨,一点儿邀功的意思也没有。
后来他成为了公司的“救火英雄”,哪儿需要,就义不容辞地去哪儿。虽然当时领导并没有特别地表扬过他,但也从他做事的态度里,看到了他作为管理者的潜质和能力。后来在新一轮的竞聘中,就顺势给了他机会。
在工作中,但凡想要扎根立足、有所建树,就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不怕吃亏、不怕辛苦、不怕累。顾全大局的人,才有资格统筹大局。
4
也许一个人的前途如何,跟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自身的实力、遇到的人以及碰到的机遇等。但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几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能走多远,有多好的发展,以及可能做成什么样的事。
一个只计较个人利益、只在乎个人得失、总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员工,顶多是不犯错,但也不立功,更谈不上成为单位的核心人物。
但一个能挑起重担、扛起大任、勇于冲锋并且关心集体利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员工,更容易成为单位的顶梁柱。
记得有位老师曾跟我说过,无论做任何工作,比你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比你更多一份用心:责任心和耐烦心。
一个人的学历低点、能力差点、反应慢点,都不必担心,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和改善,就能将事情越做越好。
但一个人哪怕再聪明、想法再独特、脑袋再够用,只要不肯去动、不肯去做、不肯去付出,也无济于事。
通常情况下,那些想要把工作干好、想要有所进步、想要为单位排忧解难并且付诸行动的人,总是比那些看似条件不错、能力很强、发展空间很大,但只管自己、得过且过、只想待在舒适区的人,更值得认可,值得信赖,值得托付。
来源: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