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把握分寸,说话有度,交往有节,办事伸缩得当,人们就会通情达理地接受你的要求,尊重你的体面,满足你的愿望。如果你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不知厚薄,那么你的人缘不但是一筹莫展,处世也可能处处留下败笔。所以,掌握于分寸之间是为人处世的普遍规则,是获得好人缘的关键。在为人处事的分寸之间,应该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刚柔并济
人际交往中,心平、和颜、谦逊的态度,柔言、细语、悦色的谈吐,容易给人以好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提倡。与“柔”相反,则为“刚”。刚的表达方式,一是刚毅生威,即遇事沉着冷静,情况越是紧急,越能表现出强者的姿态,有处险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其神态自若本身就能给人以强大的心里影响或是强烈的心灵震撼。二是对于“吃硬不吃软”的无聊者,要利用其色厉内荏的弱点,据理力争,有时要抓住其语言上的漏洞发起进攻,强化自己的优势和强硬地位,迅速把对方置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古人曰,无欲则刚;今人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想成为刚毅之士,就必须有过硬的内在修养,这样才能刚中见柔,以柔制刚。只有一身正气,才能底气十足,词严雄辩;只有光明磊落,才能刚柔并济,刚硬无比。
阴阳相滋
“以阴克阳”“以静制动”。阴与阳本无褒贬之意,只是该阴则阴,该阳则阳,该互补时互补,该相滋时相滋,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既能成就大事。
为人处事,只要你动机不恶,手段不毒,心胸坦荡,光明正大,在关键时刻不失分寸地耍一点“小花招”,搞一点“小名堂”,既对事业有利,又不损害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阴谋”有时候并不完全阴,阴谋完全可以阳用,这是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的一次转换,是对长期以来那些“非对即错”“非我即敌”“非真即假”的绝对化、极端化错误倾向的一种批判。我们应当辨证地对待世界、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真正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关键是掌握好阴阳相滋之分寸。
能伸能屈
伸是创新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在反复伸屈状态中走过的。在生活和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者逆境、失败时,如果能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一味地去伸,必遭沉重打击,甚至殃及生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古语道“人活脸,树活皮”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事 业都不能保障,连自己的性命都要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条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是根据地势、地貌,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人生也是 如此,一般说来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辉煌。这就是屈的功能。
冷热适中
对一切事物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是为人处世所必需的。比如你想得到朋友、同事的认可和接纳,就必须首先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怀,讲真话,做实事,以诚相见,这样朋友被你的诚实所感动,内心深处喜欢你,才愿意与你真诚交往。歌德说过一句话:“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开诚相见。”
但是你千万要注意自己是否热情得过了头。比如涉及朋友的隐私之事,你却不知眉眼高低,非要帮人家忙里忙外,让朋友难为情,既不好拒绝你,又无法谢绝你,搞得非常尴尬。再如你讨好领导,自觉与领导亲密无间,对领导的阴暗面都知晓的一清二楚,那么你迟早是要倒霉的。所以,最好的分寸就是冷热适中,不即不离,勿以尊卑亲疏定冷热,这样才有可能使彼此友好关系保持长远。
不前不后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你的朋友、同事都在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 竭”…… 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们,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这里并不是要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是也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进退自如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这种做法明为退,实为进,是一种比较圆滑的做法。一条路本就狭窄,再加上拥挤更是无处下脚,若是自己退一步让人先走,那么自己也就相当于有了两步的余地,可以轻松走路。两相对照,自然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做法。
“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就要在拥有自己骄傲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兼有的卑微之处;就要勇敢地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普通人”人不仅要知道进取,也要学会认输,知道放弃。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外圆内方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方”即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他人所左右。“圆”即圆滑世故,融通老成,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也不落人后,或是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做人应当方外有圆,圆内有方。外圆内方之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对大喜大悲能够做到泰然不惊;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动摇;退避时,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够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可得可失
从战术上考虑问题的人是强者,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人是智者。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但是人们总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象摆钟一样,总是在得与失之间来回摆动,非常痛苦。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可得可失、无得无失。因为有得就有失,失得都一样,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必须以变化的心态看待人和事,看待得与失,这样才能处变不惊,分寸不乱。
能够真正掌握于分寸之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分寸不单纯囿于“情”字,也不单纯拘于“理”字,所谓通情达理者可识分寸,可见“分寸”二字就在情理之间。
所以,要学会把握分寸,必须通人情、晓世故,有修养。把握分寸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内在涵养与外在经验的集中表现。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