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哲理 > 不要总想在别人的生活中扮演好人


不要总想在别人的生活中扮演好人

时间:2022-01-04 04: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3    

她是一个好人,周到体贴聪明能干。

年轻时离异,一个人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女儿成家后,因为男方家境不好,她用毕生积蓄为女儿付了房子首付。按说这样的岳母应该格外受到爱戴与尊重,然而女婿讨厌她,女儿也不站在她这一边。

我为她感到不值。直到有一天,与她女儿一起饭。女儿说起母亲与丈夫的矛盾。“我妈确实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无论什么事都能扯到这房子是她买的,其实我们也很不舒服。”

女儿对她的评价是:好人,但嘴巴讨厌。

中国传统的刀子嘴豆腐心,就是做了好人以后觉得自己没得好报,要在打击与谩骂中捞回来。

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好人有时候会显得没分寸,甚至持善行凶。

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朋友介绍她的同学给我。“她人特别好,很会照顾人。”朋友说。

她果然很好。去机场接我,帮我订酒店,详细询问我的行程。我想上楼休息,她说她回家。结果我下来的时候,发现她一直等在酒店大堂里。我当时既感动,又有负担。更让人惊讶的是,她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在每一个行程空白点都帮我安排好了活动。

“有些地方我去过。”我小心翼翼地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有我陪你,肯定玩得不一样。”她把那张纸塞到我手里,叮嘱我注意时间,她会准时在楼下等我。

我是一个最怕出门带东西的人,她一再建议我买土特产,我都婉拒了。到最后一天,她拿着一大袋土特产,让我带回去。拎着大包小包登机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怪她,同时又不断自责,觉得不应该埋怨这么好的人。

她用自己高大完美的形象,显出了我的“小肚鸡肠”。

然而,过度的关心的确是一种干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可以随便施于人。

后来,我与她联系不多。朋友一次酒后失言,说她埋怨我冷漠,不通人情世故。

大多数好人,无条件地付出,表面上不求回报,其实他们需要的是一份很重要的回报:希望你亲近他、关注他、尊重他、表扬他,甚至爱他。好人什么都不缺,缺的是情感上热闹,而这份回报,恕我没有办法给予。

喜欢有个性的人,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他人的想法,只有这样的人,能够让我在情感上产生亲近的欲望

做一个好人,到底有多委屈,我也有过深刻的体会。

大学的时候,我谈过一个校草男朋友。我熬夜给他织围巾手套,攒零花钱给他买新年礼物,用小酒精炉悄悄做饭给他吃,他没课的时候,我翘课跟他去约会,我没课的时候就陪他去教学楼上课。同寝的女生说从来没有见我对谁这么好过。

人终究没有那么高尚。虽然在心里对自己说过一百次,对他好是无怨无悔,吵起架来还是说人家狼心狗肺。

那两年,我特别脆弱,也特别容易伤心,情绪就像拍皮球,一会天上一会地下。我曾经以为是特别爱他才会这样,分手的伤口愈合以后,才发现,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付出与压抑,让我从俏黄蓉变成了穆念慈。

在那场感情中,我太想要做个好女友,甚至穿起高跟鞋去讨好他,走在樱花大道时崴了脚。我的怨气在讨好中不断累积,全都写在脸上。

多年后再见,他说:“你比大学时明丽很多。”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对人好,可以赢得认可与尊重,但若想赢得亲密,只有一条路——真实和敞开。”

如果对人好,自己却充满怨气,可能连认可与尊重都得不到,只能收获别人的敬而远之。

无论是真心喜欢一个人,还是真心爱一个人,甚至只是想在社交中显得更重要,无条件地做好人,都不是最佳的选择。讨好型人格的问题是,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对谁都好,所以你的好,不值得珍惜

当有一件事情无法满足对方,对方就会生你的气。因为你的人设就是大好人,从不拒绝别人,一旦超出这个人设,会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你答应了一百个人,却拒绝了我,这种伤害谁能忘得了?

无怨无悔地做好人,尚会遇到这样的风险,更别说其实在我们心里,多少会对自己的付出有所期待

好人缺乏人格魅力,容易被忽视,这时候,你就会抱怨。于是,你的好与你的嘴互相撕扯,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怨妇或怨夫。

做一个讨厌的坏人,是理所当然,做一个讨厌的好人,却是可悲可叹。无论什么时候,当你想要对别人好,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委屈,有没有牺牲自我利益,其次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作为成年人,自己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成就感,远远超过被喂饭的舒适感,何况如今的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走出舒适区才有新天地。

真朋友好爱人,不是把对方养成软体动物,以被依附为乐,而是给他力量与鼓励,帮他想办法出主意,让他成长成熟成为大树。

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以离别为目的,陪伴我们最终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宽容豁达,是自己那颗不屈不挠的灵魂。不要总想在别人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好人,而是多想想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做主角吧。

-END-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