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听广播,听到一个访谈节目。女听众打进热线,向主播提问:“我老公这个人脾气很坏,还家暴,我跟他实在过不下去了。可是一想到离婚,我又心疼小孩子。不要孩子,我做不到。要孩子的话,我一个人又养不起,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正同情着这位哭哭啼啼的女听众,主播说话了,她把打电话的这位听众狠狠教训了一顿,大意就是说她的问题根本不是老公太坏,而是不能自立自强,懦弱无能,所以才丧失了一个女人的尊严。
主播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女听众不时抽泣着附和说是。我想,放下电话之后这个女听众会怎么样呢?没文化,没背景,放不下孩子的她真的会逆袭成女强人吗?我想大概不会,她依旧会舍不得她的孩子。
唯一的改变是,在未来不幸的生活里,她除了委屈,还增添了无穷无尽的自责和惭愧。
当再次接受老公拳头的时候,她可能会想,都怪我太没用,才赖在这里不走。
这样振振有词的人生指导,对她的生活毫无改善,反而让它更糟糕了。
女强人自然很好,但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而且能够去当女强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她本来的样子。
上个世纪,奶粉厂家为了开拓市场,疯狂制造理论,使那时的人们相信,母乳喂养是粗俗的,低下的,只有为宝宝购买高档奶粉,才能做一个好妈妈。
直到后来国际卫生组织出来澄清,人们才逐渐回归母乳喂养。
这样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
我的室友小时候一度自卑,仅仅因为她的胸部比同龄人发育早了两年。
小伙伴们用各种奇怪的理论嘲笑她,她只得学花木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布条裹胸。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她说,她在很长时间不敢抬头挺胸,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跑步,因为她透不过气来。
更要命的是,她在很长时间都以为自己有错。
我们有时候为了迎合他人,对自己过于苛刻。
我认识一个女孩,一米六几,刚刚到一百斤,可是每次照镜子,她都埋怨自己太胖了。
听她说了几次之后,我才明白,她不是矫情,她是真心觉得自己太胖了。
我说,你不胖啊,你挺瘦的。
瘦?她把一张卖衣服的广告放到我鼻子底下,指着麻杆儿似的女模特,说,看到了吗,这才叫瘦。
我还有一个朋友,对自己的皮肤很不满意。在我看来,她的皮肤红润可爱,是很健康的好皮肤。可是她想要的,是那种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的璀璨肌肤。
不止年轻人对自己不依不饶,老一辈也惯于此道,比如我阿姨,每次看到赵雅芝和刘晓庆都要自怨自艾,你看人家,同样是五六十岁,脸上一点褶子都没有,唉,我怎么就老了?
每个人都想做到最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
即便你在这一方面做到最好,你也难免不在另一方面差强人意。
我和朋友一起喝茶,期间谈到心理学,朋友问我,你说社交恐惧症该怎么办呢?我一听敲门声就心慌。
自从选了心理学专业,不少朋友用半开玩笑的语气拿这症那症来问我,心理学上提到的所有症状,我的朋友几乎都得了一个遍。
可惜,心理学有有好多流派,什么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说,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各大江湖门派一样,而我是哪一门下的呢?那时同学笑称我是“无为主义”。比如刚刚人家问的问题吧,我会说:社交恐惧?没事儿,不用纠正,猫不会游泳,狗不会爬树,它们也都好好的呀。
一直以来,我相信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所以最终我没有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因为我觉得自己很难胜任。很多时候,我宁肯让我的来访者相信自己的内心没毛病,也不愿去触碰他们的内心。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是正确的,是好的,是我们应该有的。
无论是性格、能力还是心理状态,我们都有让自己不甚满意的地方,给我们带来痛苦。
有个化妆品的广告令人印象深刻,它说:“你本来就很美。”
然而很多人觉得这是句谎话,因为自己明明就不美。
在美国,17岁的少女丽兹维拉斯奎兹无意中点开一个名为“世界最丑女人”的视频,而视频中的女人就是她自己。
丽兹患有罕见的疾病,身高1.57米,体重从未超过27.3公斤。她形容枯槁,每隔15分钟就要进餐一次,被人们称为“骷髅女孩”。
不仅如此,丽兹在4岁时右眼变得混沌,失去了一半的视力。这个长相怪异,需要不停吃东西的独眼女孩,要生存下来非常不容易。
那个叫做“世界最丑女人”的视频在当时约有400万观看次数,许多人对丽兹恶语相向,留下不少恶毒评论。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丽兹没有跟他们对骂,反而以“世上最丑女人”在视频网站上建立自己的频道,以其自信的态度迅速圈粉30余万,她还出了两本畅销书和一个纪录片,用自己的故事影响了很多人。
丽兹用事实告诉我们:即使你是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你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如果和他们的比较让你觉得痛苦,你不如学着悦纳自己。
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给自己一个拥抱,说,我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
千万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