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哲理 >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时间:2015-04-13 10:25:49   来源:罗文博的新浪博客  作者:罗文博  点击数:389    

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诚信的人,不管到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不讲诚信之人,人们会忽略他的存在。诚信之人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诚信之人将会被世人唾弃,脱离社会,成为一座孤岛,成不了大事。因此,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报你以实。诚信,从字面上来看,有诚实,信用之意。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的道德准则,理应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优良品质。自小,我们就从书本上学过狼来了的故事,故事当中的那位孩子,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导致了最后没有人帮他,最终害了他自己。

诚信之人就像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当您靠近他的时候,会把自己身上的污垢清除,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当你走过一段路程,经历了风尘仆仆,此时遇到一条清澈的河流,你或许就想洗清身上的污垢,让它带给你久违的清新之感。诚信之人也正如这清澈之河流,为你源源不断地带来清澈的感受,注入清新之风。

那么,做人应该拥有一颗诚信之心怎样去践行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怀有一颗诚信之心的人,应该做到言行一致。

诚信,不只是一种美德,还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报你以实。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石,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讲,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人与人相处,惟有诚实守信,才能给人以亲切感,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人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诚信的重要性。如果你做到了诚实守信,别人就会真心和你相处、放心共事,就会得道多助,有利于成长进步和事业发展。反之,就会失去信誉,失道寡助,人生天平就会倾斜,最终自己成为最大的输家。

人与人相处,相敬如宾是门很重要的学问,关键是要真诚,要真情实意。从哲学角度上来分析,真诚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因此是真实可信的,真实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是经得住事实和时间检验的。真诚做人,待人真心诚意,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怀有一颗诚信之心的人,应该做到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为人诚恳,待人真诚,讲究信用,以诚信见信于人,这才是为人处事应当的道德原则,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是啊,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同样如此。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诚信是万能定律,我觉得有诚信的地方才能沟通,大家在交朋友时,最起码的标准就是希望对方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如果一个人拥有诚信,那么,他就能够赢得尊敬,为自己插上成功的翅膀。说到守信,我们会记起古代大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说轻易答应别人一件事,就一定没有足够的信用。没有信用的人,不会有朋友,也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的根基。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实包含了要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守信就是要说到做到,信守诺言。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戒除隐瞒真相,欺骗他人的不良行为。因为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人们愿与诚实守信的人交往。

诚实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中国有句古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这被人们奉为金玉良言,人生没有永远的占便宜,也没有永远的吃亏,如果你占了一时的便宜,最后得到的可能是永远的吃亏,相反,如果你为了自己的信誉吃了一点亏,你可能因此而得到更大的收益。

怀有一颗诚信之心的人,应该做到恪守诺言。

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了诚信,那么就等于失去了他所有事业的精神根基,而他自己则好比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大厦一样,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最终被社会淘汰。

对人守信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一种对事负责的态度。对事负责是对人守信的具体表现,只有对人守信的人,才能对事负责;只有做到对事负责,才使对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实,而不是一句空话。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对承诺最好的释义。关于承诺,还曾经看过一段话,特别的喜欢:承诺不是天上的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绿波上的一朵浪花,轻盈、潇洒;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漂游不定;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朵昙花,转瞬即逝。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勤劳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承诺如同清晨绿草尖的露珠,晶亮而短暂……

一个人有没有诚信,只要看他能不能实现自己许下的承诺。一个人能轻易许下承诺的人未必就是有诚信者,因为通常这些人在承诺之前时是没有经过周全考虑的;而每个诚信的人必定是在慎重考虑过自己能力所及之后才会许下承诺,因为对于有着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诚信者来说,一次失约、一次迟到都是不诚信的表现。

怀有一颗诚信之心的人,应该做到讲究信誉。

做人做事要讲究信誉,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之所以有人不循此规则行事,是因为他们太计较眼前的那么一点点利益了,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不惜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做任何事都需要与人合作,而没有信誉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从根本上而言,失信誉之名事大,而失实际利益事小,因为利益是暂时的!

信誉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誉,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不要轻易许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这被人们奉为金玉良言,人生没有永远的占便宜,也没有永远的吃亏,如果你占了一时的便宜,最后得到的可能是永远的吃亏,相反,如果你为了自己的信誉吃了一点亏,你可能因此而得到更大的收益。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坚持实事求是,是信誉做人的守则之一。

怀有一颗诚信之心的人,应该做到注重修养。

一个人“守信用”,而不说他“守诚信”;说“健全信用制度”,而不说“健全诚信制度”,就因为这两个词的涵义是所不同。当然,当我们说要“讲诚信”、“讲信用”时,两者也都有讲道德的要求,二者也有相通的道德涵义。因为讲信用必然包含讲诚信的要求,否则社会信用体系就失去了道德主体的支持,信用制度的存在和作用就难以保证。

人的内在实有的德性,总是要通过人外在言行表现出来的。某人的言行就构成了其他人对某人具有多少诚的德性的了解、判断和评价的依据。然而,某一个人的言行常常不能完全地表现一个人内在德性的实有。其他人受自身言行习惯的局限和对某人言行了解程度的局限,常常不能对他人的德性做出恰当的评价。真正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有多少“诚”德性的人,是某人自己及对其有深刻了解的“知音”。

与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诚信。然而,正常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则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信字还包含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如果双方当面说一套,背后搞另一套,友好的关系不可能得到维持,两人更不能成为朋友。彼此以诚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动摇,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