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一个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能促成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避免让自己受到伤害。话虽如此,在生活中能做到这样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本着在伤害来临时再抹眼泪儿的原则,处理着自己生活中的大凡小事。
人之所以如此执拗,一方面是该死的自尊、“面子”在作怪,一旦听别人的意见,就证明自己不如人,肯定没“面子”;一方面是“忠言本身是逆耳的”,人都愿意顺着自己说,对于有悖于自己的劝告,往往会不待见;还可能是出于“自信”,一旦自信过度,就降低了相信他人的可能性,因为人都是相信自己胜于相信他人的……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不善于听取身边人的意见的人,尤其是不听忠言、圣言、善言的人,往往都会碰壁,受打击。相反,有时候能够接纳一下身边人的意见的人,往往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受到的挫折和磨难少些,成功来得快点。
当年的汉高祖刘邦,正是善于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才由一个小混混,一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帝之一。当时,刘邦大军冲进关中,虽然他也对陕西咸阳的美女垂涎已久,对阿房宫的财宝日思夜想,最后关头还是听了萧何的意见,全部封存等待项羽到来处置;当刘邦面对项羽的“鸿门宴”不知所措时,没有讲自己的面子以逞匹夫之勇,对张良的建议言听计从,从而得以全身而退;尤其是刘邦面临项羽大军压境需要韩信的帮助,韩信却趁火打劫要求封王,他正要站起身大骂韩信使者时,张良的一脚顿时让他清醒过来,迅速答应了韩信的要求,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刘邦知道自己文不如萧何张良,武不如韩信项羽,但只要善于听从周围人的意见,他就能成大事,笑到最后,少走很多弯路。如若不然,估计随意拎出来一个秦末称王称霸者,就能将刘邦老儿就地正法,哪有他后来的显贵?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见地。因为你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更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撬动地球,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从别人的见解中吸取合理、有益的成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减少失误,取得成功。就像有句成语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一明一暗间,就决定了你人生的格局,是苦闷徘徊,还是大刀阔斧。事实证明,愚蠢的人都很固执,固执的人都是愚蠢的人。这样的人会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其实,即使你真的是正确的,也不妨做一些让步:你的正确是无法掩盖的,人们最终会承认你,并且会称赞你的大度。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甲对于《新华字典》倒背如流。某次参加一个名人聚会,饭桌上,一个颇为有头有脸的人乙说了一个错别字,甲一听错了,立马为对方改正,但这位乙某人是个好面又固执的人,非要坚持自己是对的。于是两人争执起来,就在两人面红耳赤之时,甲的朋友丙在桌子底下踹了甲一脚,并打圆场道,你们俩说的都没错,这是一个多音字。聚会结束后,甲颇为不满,责问丙为什么那么说。丙说道:“假如最后你赢了那又会怎样呢?再说说你赢的后果吧,你得罪了对方,让其下不了台,以后与你结了夙愿,未来人生说不定你还有要用到对方的时候,到时候你如何求见?”丙的一番话让甲恍然大悟,甲立马握着丙的手说道:“幸亏我挨你一脚后立马闭了嘴,如果不听你的,继续争执,那我将损失很多啊!”
忠言虽然逆耳,但会让你受益终身。不要总是固执于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听听别人的,绝对益处多多。
做个会听取意见的人:
首先,保持“空杯心态”,不要自满,认为自己仍旧需要充实,需要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
其次,忘记你取得的成绩,敢于向比你资历浅的人讨教。有时候,有人会觉得自己在行业里就是老大,没有他不知道的,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殊不知,有时候再大的工程,往往因为一个小小的蚁穴而濒临崩溃。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身边比你“弱”的人的意见。
第三,听别人的意见不丢人,这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来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伤害。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