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时间:2017-10-11 21:49:44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17    

你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么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

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通常,人们把这样的生活,称之为无聊。

01

国庆期间,给刚考上大学,

在哈尔滨读书的表妹打了个电话:

“放假没出去玩么?”

“就宅在宿舍了,来旅游的人太多了。”

“反正大学空闲时间多,没必要挤着看人头。”

说到这,表妹突然激动了起来:

“就是空闲时间太多了,好无聊啊。”

这句无聊,也一下子击中我记忆的阀门。

那年,当该死的高考结束时,

“自由万岁”,是我走出考场的的第一句话。

眼看着,有大把的时间供我挥霍。

可这种想法,甚至没坚持到暑假结束。

上网开始没劲,打游戏也开始感到无聊……

拥有了处置时间的自由,

但最后发现我只是用来了无聊。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

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进步,

让人们有了更多处置时间的自由,

但也让人们更容易陷入无聊的境地。

《纽约客》的专栏作家Paul Tough花半年的时间随机采访了1400人,

得出了一个结论——每天,

一个人至少有三个小时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中。

于是也有了这么两种人:

有人忙里偷闲把自己过得活色生香,

也有人一边说着“我没有时间”的的谎言

一边把自己推入无所事事,

干什么都提不起劲的无聊模式。

02

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一次演讲中,

讲述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那么两条年轻的鱼在漫无目地游动着,

他们遇见一条年长的鱼游向相反的方向。

年长的鱼向他们点头示意,说道:

“早上好啊,小伙子们,今天的水感觉怎么样?”

那两条年轻的鱼继续往前游了一段距离,

然后其中一条看着另一条突然说道:

“‘水’是什么玩意?”

这,岂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不知不觉,我们的日子都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永远的两点一线、永远的同一班列车……

在这个死循环里,会否也会有那么一个时刻,

你也会概叹:生活是什么玩意?时间都去了哪儿?

你说,等我有时间了,就去运动,

等我有空了,就给自己学习充电……

可最终,时间都没有等来,

等来的只是愈发无聊。

而无聊久了,还会温水煮青蛙一般,

让我们丧失掉对生活的感知力,

从而不再有生活的热情,

不再有工作激情

“无聊的下一步意味着堕落。”著名作家王朔说。

于是有人为了变得更好,没有时间无聊,

也有人一边抱怨无聊,

一边在无聊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03

假期期间,跟一众朋友聚会。

不出所料,一个朋友面色不太好。

一聊,果然工作上正在虐心——

被下放到了一个很差的部门。

不是我未卜先知,

只因为我曾帮他看过他的工作总结——

工作成绩是流水账,来年打算是放嘴炮。

犹记得当时我的意见是四个字:

没有主题。

他一脸哭丧:“你说我招谁惹谁了?”

我能怎么说呢?

只是双手一摊:“这是你自找的。”

之所以他的工作成绩是流水账,

是因为他工作时间,

大部分时间是在聊Q、淘宝、逛体育论坛;

之所以他的来年打算都是打嘴炮,

是因为他的空余时间,

都被各种娱乐八卦、肥皂剧占满,

对行业趋势一无所知。

曾看到一句话:得闲暇者得天下。

然后我改编送给了朋友:得无聊者自无聊。

有聊生活不尽相同,无聊生活总是殊途同归。

于是,有人尽可能利用时间,

为自己开启各种“主题模式”,

也有人应付着无聊,

进而让自己活成了“无聊模式”。

04

如何把自己的无聊模式切换到主题模式?

先来看公众号作者杨熹文讲过一个日本姑娘的故事。

这个姑娘名叫萨奇,

杨熹文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她的名字。

之所以一再提到萨奇,

是因为32岁的她活得比大多数20岁的姑娘甚至男孩都要热闹,跟她一比,我们都活得太无聊了。

每隔一段时间,杨熹文都能听到萨奇又完成了给自己设定的生活主题:跑马拉松,学会了冲浪,

学做蛋糕,学拳击…… 

你可能以为这样的萨奇一定拥有足够的空闲,

可事实上她每周工作近五十个小时,

比常人更加忙碌。

你或许以为萨奇很富有,

但她如大半的背包客一样,

拿一份普通的工资,

牺牲了喝啤酒的钱去上拳击课。

你也许以为她天生能量充足,不知疲倦,

但她之所以能够让生活如此充实有趣,

仅仅是依靠着强大的意志力,

意识到尚且年轻的日子万不可冷清地过。

看到了么,

这就是把无聊模式切换到主题模式的第一步:

没有无聊的人生

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你留给自己的时间越多,

那你无聊的时间就越少。

05

师姐大春子毕业时,考上了一家职业高中

是对口专业——教语文。

也大概是毕业那年,她有了两样爱好——

跑步和学英语。

这两样爱好都无一例外都被鄙视了。

跑步,是因为她想减肥——

研究生期间的无聊时光

把她催成了一个160斤的女汉子。

于是周围的人说:跑步有什么用,要节食。

学英语,是因为她想出国——

学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但她想去国外看一看。

于是周围的人说——你一个教语文的,

学英语有什么用。

其实,“周围的人”不正是那些无聊的真相——

总想着每一分钟,都要有每一分钟的价值体现,

假装自己很忙,

但却什么都没去干,什么也没干成。

回头一看,只能慨叹:无聊啊。

而我的师姐大春子,

当然没有理会这些无聊的劝说。

两年后,大春子在周围人的无聊鄙视中,

华丽丽地重新亭亭玉立,

同时,因为出色的英语,

顺利取得一个前往国外孔子学院交流的机会。

喜欢梁文道在《悦己》中的一句话: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

花一些无用的时间,

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

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

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这也是把无聊模式切换到主题模式的第二步:

在自己的的空闲时间,不要什么也不做,

坚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也许很多年过去后,你会发现,

当年的有趣,也变成了有意义。

06

写简历的时候,大概都有这么一个选项:

你的爱好。

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无聊的选项。

也曾问过一个HR朋友:你们会去看这个选项么?

他说:不重要的岗位,可能就略过,

但若是重要的岗位,这个还会进一步了解。

我很吃惊:为什么?

他倒是很意外我的吃惊:

你难道不觉得一个人真正的价值,

就是在无聊时,才能看得更清楚么?

看过一个TED演讲,演讲者提到,

观察众多成功人士,发现他们与常人最不同的,

是他们的时间表——

他们最值钱的时间,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

他们并不会挤出时间去过想过的生活,

他们会先抽出工作之外时间,创造想要的生活,

从而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应付那些不想要的无聊生活。

这也是我想说的把无聊模式切换到主题模式的第三步:别让自己在无聊中继续堕落,

你需要勇气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个新的选择。

这个新的选择,

不妨是在业余时间去学习一门外语——英语。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北岛说。

而一个人语言的边界,

也是他思维的边界。

作为一门全球性语言,

就生活来说,

去国外旅行,会英语可以无障碍地与人交流沟通,

更方便体察当地风土人情;

就工作来说,

英语则意味多学了一样本事,

自然会有更多的机会,也更容易升职加薪。

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英语,

就是在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

把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在你自己的疆界开疆扩土。

这个疆界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没有无聊,只有不气馁,

有召唤,爱自由。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