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入职新公司也有几个月了,原本以为经过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她与新同事的关系早就得到改善,结果昨天一起吃饭的时候才知道,她的日子依旧过得不那么舒服。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认为自己已经为了维护和加深彼此的关系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妥协了很多事,但没有收到相应的回应,这让她有种莫名的失落,还有一种更深沉的自卑:是不是我还做的不够好?
细细聊来,我倒是有点吃惊于她的毅力——能如此持之以恒的取悦别人,难说不是一种能力。
融入一个新的人际圈子其实应该是件在时间的帮助下水到渠成的事,是急不得也求不得的,但她却选择了最累的一种方法:放弃自己的立场去迎合别人以求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一开始她也提醒自己这应该只是暂时的,绝不是长久之计。但她高估了自己掌握情绪的能力——取悦别人其实是有快感的,她陷入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她开始因为同事的一个小认同欢欣雀跃,即使这认同并非是因为她的工作能力,也许只是她答应帮他加班做未完成的工作。也会因为别人偶尔的夸赞兴奋不已,即使这只是在她牺牲自己的利益后的客套话。
她都没发现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逐渐开始依赖认同感才能正常的生活。
2
我小时候在家长眼中一直是那种很“懂事”的孩子,为了维护这种“良好形象”,我打小就学会了如何取悦家长。
亲戚的孩子来我家玩,看到喜欢的玩具想要带走,其实都是孩子,那时候的我也很喜欢这些玩具,我还给它们都起了名字。但我通常会装作大方的样子送给那些小孩,因为我这样做了之后,亲戚会夸我懂事大方,父母会在亲戚离开后夸我善解人意,那时候弱小的我对这种夸奖几乎没有抵抗力,即使晚上会躲在被窝大哭一场,也觉着被夸奖要比一个玩具重要多了。
那时候太小,还不懂得人的价值并不是靠别人的喜欢获得的,这一生路还很长,要是一辈子都想让身边所有人喜欢自己,一辈子被这种空荡荡的夸赞捆绑的人生得有多糟糕。
而随着年龄逐渐长大,我愈发强烈的感受到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里,做一个“懂事”的后辈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可怕。
高中时常常给杂志写一些稿件,做自己喜欢的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难以名状的。但很快的,我耗费在写作上的时间开始让父母感到不安,他们不能理解写作也是一种职业和技能,他们告诉我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算有出息。
这一次我没有再妥协,我有些强硬的拒绝了父母和众多长辈冠以“过来人”名义的经验之谈,变成了他们心中那个不再懂事不再听话的叛逆孩子。
我突然发现,摆脱了别人评价的束缚的感觉实在是爽翻天。我不用再为了“认同感”做我一点都不喜欢的事,我靠自己的作品和能力获得欣赏,而不是做迎合别人委屈自己的事。
从取悦自己开始,我变的更强大。
3
读书的时候有过一个很特立独行的舍友,在宿舍属于奇葩一般的存在。
说起来本来也不是奇怪的点,只是因为他好像从来不太在意别人的意见,但又不是刚愎自用,也不是高贵冷艳,就是会单纯友好的拒绝一些意见而已。
可是在那样一群普遍内心还没有成长到靠自己的学生之间,会拒绝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同寝四个人,他的生活最规律,按时上课,按时休息,时常健身,从不参加社团和学生会之类的活动。在我们都挣扎在社团活动中常常通宵的时候,他早早就准备好了考研,也早早开始了对口专业的实习。
大家对他的态度褒贬不一,不外乎是“羡慕他的自在”和“笑话他的死板”,更有甚者“嘲讽他的自大”。
可是当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那些纠结在社团活动和人脉交际中的人慌慌张张的开始找工作找实习,为了给自己空空如也的简历加上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他们又怕又忙,狼狈的厉害。
而奇葩室友却依旧按部就班的生活,直到毕业我们才知道,他早早就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和实习经历找到好几个上家,他要做的选择只是继续读研或者走向社会,而曾经笑话他的那些在学生会呼风唤雨的人如今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灰溜溜的不知道最后凑活了什么工作。
其实彼时习惯了取悦别人的我,发自内心的对他有一种崇拜,但他并不领情。我一度以为我是被他不喜欢的,还因此懊丧了很久,结果发现根本不是,他压根就是不在乎所有人对他的看法,他自己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撑得起生活。
4
对自己的能力一再否认,对自己的态度一再忽视,对自己的爱好一再打压,只是为了让别人更喜欢你,这代表你的价值太过于依赖别人的评价,基于别人对你的喜欢和好感的人生实在是虚的厉害。
对别人的一味谄媚与讨好说明你自卑,你以为“乐于助人”是美德,但其实这会让你逐渐丧失自己的价值,更会给自己贴上“没能力”“没思想”之类的标签,在职场上这可是大忌。
你要明白,你不是靠别人的认同感活着的,这世上多的是不喜欢你的人,但反过来想想,也多的是喜欢你的人。
人海茫茫,你我有缘遇上,若能互相理解引为朋友是一件幸事,但若是缘尽于此互不喜欢,那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好。
你不需要那么多的朋友,也不需要被那么多人喜欢,比起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来的快活自在。
让自己变得更强,就是最好的取悦于人。
能取悦自己,才是对这世界最大的尊重啊。
-END-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