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我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充斥着一股“感时伤逝”的浓浓情节,所以有了题主所谓的“最美好的年纪”。
在我还是十五六岁的时候,就经常在文学杂志上看到各大青春写手这个觉得青春伤逝,那个为青春祭奠。这个被黑暗所纠缠,那个望着望着天空,一行眼泪就掉了下来。
如今我30了,他们又开始回忆起青春,感叹岁月蹉跎,荣光不再,拍一些粗制滥造片来赚取人们的眼泪。
我在看片的时候,时常看到国外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头,还留着长发、开着哈雷、吹着口哨,在街头当混混。而我们国家这个岁数的人,都已经天天看养身节目、吃着保健品聊以度日了。人心老了,就真的是老了。
伏尔泰曾经相当精确地描绘过这种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叔本华亦相当精确的,描绘了这种人的这种状态: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的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他们简直是将世间的悲苦都占尽了,事实上,我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见到这种人——好像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倒霉蛋,全世界最倒霉的事儿全都“哐啷”一下,一股脑儿地砸在了他们的头上,而幸运之神从来只光顾别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所谓“最美好的年纪”,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忧伤,亦如他有他的幸福一般。一个悲观的人,年轻的时候叹穷、叹幼稚,年老的时候叹青春易逝、荣光不在——是的,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人。
关于这个观点,叔本华已经非常详细地概括了这一切,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直接引用了:
事实上,我们习惯于把青年期称为生命中的幸福时期,而老年期则被视为悲惨的。如果情欲真的能够使人幸福,那么这一说法就会是真实的。
在青年期,人们受到情欲的百般煎熬,感受的快乐很少,痛苦却很多。
到了冷却下来的老年期,情欲放过了人们,他们也就马上得到了安宁;人们随即有了一种静思默想的气质。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人的认识力摆脱了束缚,占据了主导地位。无论如何,青年期是躁动不安的时期,而老年期则是安宁的时候。
热门专题: